圖為挖掘機
挖掘機是現代施工領域非常常見的工程機械,全球知名的挖掘機前20強企業,日本就獨占7家,尤其是小松挖掘機,更是在上世紀50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但現在國產挖掘機成功實現彎道超車,已經強勢逆襲,直接終結了日本在華64年的撈金史,別想再賺走一分錢,同時國產挖掘機還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去與日本爭奪訂單,一分也不給日本賺,挖掘機,又稱挖土機,是用鏟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機面的物料,并裝入運輸車輛或卸至堆料場的土方機械。
圖為挖掘機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卻在美國的扶植下迅速重生,并且在機械制造與設計能力上爆發出巨大的潛力,也正是因為如此,日本挖掘機才能夠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日本畢竟是一個島國,國內面積有限,國內市場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龐大的挖掘機數量,所以日本直接選擇讓本國挖掘機打入國際市場,很快,來自日本的小松挖掘機就占據了半壁江山。
圖為挖掘機
跟日本相比,中國在挖掘機領域起步比較晚,國外發展了幾十年,中國才真正起步,并且一開始國內挖掘機企業只能通過從國外引進技術,然后拼裝出一臺國產挖掘機,不僅性能無法與國外產品相提并論,并且故障率也非常高,稍微有錢的工程企業也更加愿意采購進口挖掘機,而不是國產貨,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產挖掘機想要實現技術反超,難度可想而知,同時面對數百噸級別的挖掘機,中國當時也沒有任何實力可以研制。
如今,這種局面已經被中國徹底打破,隨著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奠定,讓國內制造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再加上國內外大基建工程的出現,中國對挖掘機的需求量暴增,直接促使國產挖掘機企業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以徐工、三一重工、柳工以及中聯重科為代表的中國工程設備企業,成功在挖掘機領域實現了逆襲。
圖為挖掘機
而且在巨型礦用挖掘機上,中國的表現也十分不錯,除了徐工的XE7000外,來自太原重工的WK75挖掘機更是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因為它光重量就達到了2000噸,一挖斗下去可以裝起上百噸的礦石,有了它助陣,中國采礦行業才能夠事半功倍,而且依靠這一臺挖掘機,一年的挖掘量就相當于一座大型煤礦的年產量。
隨著中國基建不斷走出國門,中國的挖掘機設備也越來越多出現在國外工地上,也讓很多外國人進一步見識到了國產挖掘機的實力,跟日本以及西方國家的產品相比,國產挖掘機顯然具有更佳的性價比,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中國挖掘機,并且放棄日本貨,專程來采購中國制造,看來這就是大國實力,而且有了大型礦用挖掘機的助陣,也讓中國可以承包國外的大型礦場,對此西方發達國家也只能羨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