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推動“雙碳”目標落地的進程中,汽車行業正在從傳統內燃機變革,新能源汽車必將迸發更大能量和價值,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發展新能源汽車完全是大勢所趨。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因為中國早在幾年前就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更早的推廣新能源汽車,讓這個領域在中國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2021年就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增長的一年,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為2014.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
在2020年的時候,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還只有5.8%,2021年卻達到了14.8%,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了。
同時乘聯會還預測,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市場滲透率在22%左右,也就是說,未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會變得越來越主流化,街道上隨處可見新能源汽車。
在此背景下,國產新能源汽車廠商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讓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市場部分替代,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彎道超車”。
在眾多國內汽車廠商中,比亞迪無疑是最大的贏家,這家坐落在中國深圳的汽車行業巨頭,從2008年開始就實施新能源產品計劃,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引領者。
比亞迪長期以來的堅持,讓這家企業的優勢開始越發凸顯。乘聯會數據顯示,過去的2021年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584020輛,同比增長221.3%。
憑借這份成績,比亞迪穩穩地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名,比第二名多賣了超過15萬輛,相比之下,熱度居高不下的特斯拉銷量僅32萬輛,增幅為133.3%。
如果2020年比亞迪是僥幸戰勝的特斯拉,那么2021年可以說是輕松打敗了特斯拉,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都非常明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而比亞迪能夠輕松打敗特斯拉,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大優勢。
首先是電池優勢,比亞迪自主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擁有更低的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性,并且磷酸鐵鋰電池由比亞迪自產,所以也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
再就是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也比三元鋰電池更高,因為三元鋰材料在200攝氏度的溫度下就會發生分解,而磷酸鐵鋰材料被分解的溫度在800攝氏度左右。
從使用壽命來看,磷酸鐵鋰電池也明顯更具優勢,可以循環使用約2000次左右,而三元鋰電池滿充滿放的循環次數大概只有800次左右。
其次是自主研發和生產三合一電機,比亞迪能夠生產電機、減速器和電控系統,基本上掌握了核心電控單元,擁有精密的制造能力,其優勢在新能源領域處在金字塔頂端。
也正是因為這樣,比亞迪在純電動平臺和產品組合上,已經處在了絕對領先優勢,隨著品牌在插電混動領域的全面布局,比亞迪也在2021年迎來了全面爆發。
得益于此,比亞迪的股價也被資本市場持續看好,最近這兩年已經從一家2000億市值的企業,壯大成了市值突破7000億的汽車行業巨頭,目前的市值在7300億元左右。
據悉,比亞迪接下來還將推出漢DM-i版本,再加上產能持續提升,2022年的銷量表現必定會更加出色。那么你看好比亞迪未來的表現嗎,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
下一篇:蔚小理沖破魏建軍的“長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