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潮流浩蕩。新能源汽車正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的路標和激發經濟活力的引擎。
▲奇瑞集團2021年累計銷量歷史性突破96萬輛,同比增長31.7%。
2021年以來,蕪湖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并借經濟工作“一號工程”——“雙招雙引”攻勢,爭創以經開區為主體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已落地包括孚能科技動力電池、比亞迪電池、奇瑞“未來工廠”、奇瑞新能源汽車四期基地等重大項目108個,總投資1543.63億元。
▲2021年,比亞迪投資總額達200億元新能源動力電池及配件項目落戶蕪湖市無為經濟開發區。
精準服務,核心項目加速落地
汽車及零部件是蕪湖的四大首位產業之一。誕生于蕪湖、被譽為民族工業之光的奇瑞,至今已帶動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近千家,形成完整產業鏈,產值超1400億元。因與奇瑞合作緊密,到蕪湖投資的世界500強就有32家。當前,奇瑞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投資130億元,在蕪湖打造系列“未來工廠”,其中“超級一工廠”正在加速建設。
▲2021年2月3日,奇瑞智能網聯“未來工廠”在蕪湖經開區開工建設,標志著蕪湖汽車產業加快智能化轉型的重大“新基建”項目又落一子。
“我們瞄準長三角帶動性強的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推動一批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核心項目落地,強鏈健鏈勢頭已經形成。”蕪湖經開區投資促進一局負責人莊才鋼說,經開區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聯盟,持續關注智能網聯汽車上中下游企業,促進產業鏈合作。比如總投資10億元的海立馬瑞利新能源汽車配套生產項目,建成后可形成700萬件汽車空調熱交換器、80萬套汽車空調總成的年生產能力。
▲2021年9月1日,海立馬瑞利蕪湖工廠新能源汽車空調及熱交換器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蕪湖經開區舉行。
發展機遇垂青有心者。在蕪湖經開區,重大汽車項目指揮部直接推進項目進度,所有任務實施清單管理,各部門合力解決供電、能耗、土地、用工等重點問題。奇瑞超級一工廠項目全程“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此外,經開區還鼓勵企業異地建設研發中心,打造智能汽車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2021年8月10日,總投資3.25億美元的美國森薩塔科技項目落戶灣沚區。
蕪湖的發展雄心和營商環境,吸引了國際領軍企業。2021年8月,美國森薩塔科技與灣沚區新能源汽車高壓接觸器生產項目簽約,成為該公司全球首個全額出資、合作方技術入股的投資案例。該項目總投資約3.25億美元,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提供產品與服務。
▲2017年落戶灣沚區的中匯瑞德電子,此次與美國森薩塔科技合作在灣沚區投建新能源汽車高壓接觸器生產項目,采取“美方出資+中方技術入股”方式成立合資公司。
一開始,森薩塔對投資并沒有下定決心。灣沚區實地了解需求,提出針對性承載方案贏得了企業青睞。項目簽約后,企業提出建設獨立停車場等需求,都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對于扶持政策,森薩塔更是享受到“秒批秒兌”便捷。“工作這么多年,政策兌現這么方便的還是第一次,以后業內友人對外投資我肯定推薦蕪湖。”森薩塔人事經理王元鎖說。
深入布局,產業鏈條充分舒展
一子落,滿盤活。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蕪湖,正帶動全鏈條企業集聚發展、深耕發力。
▲2021年12月10日,孚能科技(證券代碼:688567)蕪湖24GWh新能源電池項目在三山經開區舉行奠基儀式。
在三山經開區,總投資140億元、年產24GWh新能源電池項目建設正酣。由孚能科技投資建設的新能源電池項目,將吸引包括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箔材、鋁塑膜等大量優質上下游產業,形成高科技產業集群。“項目逐項破解土地供應、能耗替代指標、用能保障等難題,項目從接洽到簽約僅2個月,簽約后2個月就完成開工準備。”三山經開區投資促進二局相關負責人申慧說。
▲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官方網站介紹。
在新蕪經濟開發區,國內最早從事鋁鍛生產的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已發展為全球汽車底盤懸掛轉向減震系統的優秀供應商。瞄準新能源汽車配套需要,禾田汽車在車身輕量化領域不斷創造新技術、新工藝,打造極具QCD(質量、成本、交付)競爭力的高效率工廠,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極大活力。
▲擁抱美好未來,搏浪廣闊“藍海”,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可期。
記者了解到,當前蕪湖高度重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成立產業推進專班,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局,相關單位正在研究出臺新能源推廣應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專項支持政策,進一步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提升技術水平、增強品牌影響力。
▲2021年12月11日蕪湖暢聊早餐會上,市委主要負責同志邀請6位企業家共商蕪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大計。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根據《蕪湖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蕪湖已明確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首位產業,支持企業在上市融資、擴大產能、跨界融合、提升品牌、完善配套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并提出“引進培育2家以上有重要影響力的整車企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總產值占全省比重達50%以上;零部件產業占據省內整車企業配套市場份額的35%以上”。
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可以預見,新能源汽車革命突飛猛進的紅利期,將是汽車工業從傳統汽車進化到智能汽車的關鍵期。如何在新賽道上持續吸引優質項目,釋放強勁動力?志在“垂直崛起”的蕪湖令人期待。
▍記者:王世寧
▍編輯:安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