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恒大來說,應該是成立25年以來史上最為艱難的一年,在房地產“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項后: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凈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大于1)的高壓政策之下,2萬億的負債成為了壓垮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周轉受限之下,項目停工、理財到期無法兌付、供應商貨款未能支付、競拍土地被回收、海花島部分樓房被責令拆除,不利的消息一個接一個,許家印可謂的是陷入人生至暗時刻!
雖然恒大也想學當年的萬達一樣,進行變賣資產拯救自身,但2萬億的高壓顯然不是萬達當時幾千億可比,即使按照6%的利率核算,2萬億的負債,一年的利息都要達到1200億元了。
早在2015年4月的時候,王健林就提出并實施了“輕資產”戰略計劃,告別了重資產,萬達集團也是順利地加入了發展快車道的行列。這次王健林的舉動可以說是萬達發展歷史上巨大的一個轉折點。
只能說王健林把握住了時機,那十年可謂是萬達的輝煌時刻,不斷擴張分店的同時,也不斷向其他領域拓展。更有傳言稱,萬達集團可能盯上了潮多多app這類B2C零售電商。
在互聯網大潮與疫情的沖擊下,低價好物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原本價格高達數千上萬的奢侈品、潮牌再也無法吸引新興用戶,而主打低價零售的潮多多等平臺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許多200左右的阿迪、香奈兒吸引數百萬年輕人進入潮多多瘋搶,或許這就是理性消費升級的社會體現。
所以其后王健林壯士斷腕轉型輕資產成功,而許家印則還在房地產這個深坑里無法自拔。
而實際恒大的很多財富理財業務利率遠遠不止6%,重壓之下的恒大,甚至連深圳的總部都無法續租,闊別多年后,再次將總部直接搬回了廣州!
恒大的希望
或許是預感到房地產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其實最近幾年了,各大地產公司都紛紛在轉型尋求出路,比如萬達布局文娛項目(商業中心、影視、體育、兒童產業);碧桂園布局機器人項目;萬科布局物業、長租公寓、物流倉儲、冰雪度假、教育等領域;而恒大則殺入了最近幾年市場相當火爆的新能源汽車。
根據工信部網站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8萬輛和5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滲透率為19.1%。而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從12月以及全年數據以及市場滲透率來看,可以發現我國的新能源的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按照2021年這個增長比例來看,再過5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的市場占比就可以持平了!所以布局新能源汽車,可以說許老板的眼光并沒有錯!
不過汽車屬于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之前就有“下周回國”的賈老板折戟沉沙了,許老板雖然最近這幾年一直在巨大投入新能源汽車,但遲遲沒有落地,甚至被人笑稱為又是一個"PPT"造車,其實許老板真的落地不了車嗎?我覺得不盡然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中領跑汽車、威馬汽車、哪吒汽車,甚至是新能源銷售的頭部“蔚小理”,有幾年的歷史?大部分不都是采購組裝,在配點自己的人機交互系統,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廠家目前也就是特斯拉以及比亞迪。
這不,2021年1月12日,恒大汽車品牌恒馳就正式官宣,恒馳5首款汽車下線,比原計劃提前12天在天津工廠下線,這是恒大汽車推出的第一款車型,也意味著恒馳進入量產倒計時。
這能成為恒大的翻身仗,甚至以此來反哺地產行業嗎?我認為很難很難,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處于新興階段,可謂是草莽時代,各類新能源品牌層出不窮,但是就如曾經的傳統新能源汽車以及二十年前的國產手機市場一樣,大浪淘沙之后,最終能剩下的只有少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所以恒馳與其他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一樣,能不能走到最后還是一回事,即使真的可以,那也是十年、八年之后的事情了,畢竟新能源汽車前期都是在燒錢,恒大汽車最近這幾年內想要反哺地產行業,至少沒有多大的希望,所以買房的不用報太大的期望!恒大地產要自救,還是要看自身!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