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汽車市場新車的營銷模式,主要分為2種,一種是直銷,就是汽車廠家建立線上商城和線下實體店,把車直接賣給消費者,特斯拉和蔚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種就是經銷商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4S店。由主機廠授權,在指定區域銷售汽車,并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F在的一些造車新勢力主要采用網絡直銷,而更多的車企都是選擇經銷商的模式。
不少人可能會好奇,4S店的存在,不僅會瓜分廠家的利潤,還會導致消費者購車價格更高,為什么大部分車企,還是要選擇這種銷售方式呢?
選擇權在廠家
首先根據《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的規定,如果一個地區有經銷商,車企就不允許直接銷售汽車給用戶,但是如果這個地區沒有經銷商,廠家可以選擇直銷,也可以選擇和經銷商合作,選擇權其實在廠家的手里。
庫存是利潤的殺手
而汽車廠家之所以更偏向于和經銷商合作,主要還是因為庫存成本太高。
傳統車企的生產模式并不是按照訂單生產,因為一輛車從接到訂單,然后開始準備采購加工、組裝測試、再到運輸交付,整個周期會非常長。而且汽車工廠的生產設備,也不可能有訂單就生產,沒訂單就停運。所以廠家都是采用批量生產,也就會出現大量生產出來,又沒有來得及賣掉的汽車,這部分通常稱為商品庫存。
懂企業經營的都知道,庫存是最大的利潤殺手。舉個例子,卡羅拉一年賣100萬輛,每輛車的價格按10萬元,資金規模就達到了上千億。如果車企采用直銷的模式,一旦出現銷量波動,企業的資金壓力就會非常大。
但是如果選擇和經銷商合作,把庫存壓力轉移給無數的經銷商,廠家的壓力瞬間就沒有了。經銷商再拿著合格證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來緩解自己的壓力,等車主買車后,再回籠資金,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資金使用的循環。
主機廠資金壓力小
這種模式,廠家的壓力小了,經銷商也能賺到錢,唯一的不好,就是消費者花的錢肯定多了。這也導致,傳統車企在降價促銷方面,一直比較謹慎,因為價格一旦降了,想要再漲回去非常難,但是資金壓力卻一直存在。
而像特斯拉這樣的網絡直銷模式,價格的漲幅完全取決于企業的資金壓力。最近成本降低了,資金壓力小,就降一波價格,薄利多銷;最近引進了新技術花了不少錢,資金壓力變大,就漲一波價格,緩解一下壓力。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企業和用戶共進退,在保證單車利潤率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讓利給消費者。
直銷模式 成本太高
造車新勢力選擇直銷模式,主要還是因為銷量不高,特斯拉2021年全球交付93.61萬輛,同比增長87.4%。而豐田的全球銷量超過了1000萬,大眾也超過了888萬,這還是在疫情影響下,銷量下滑后的成績。
而直營模式的成本其實很高,比如蔚來在全國擁有120多家線下體驗店,北京王府井的體驗店,一年光租金就要8000萬。
小鵬汽車最開始是直營模式,后來也因為成本太高,不得不選擇經銷商的模式,哪吒汽車在一二線城市選擇做直營店,三四線城市選擇授權店。
當銷量達到一定體量之后,線上直營+線下授權的銷售模式,幾乎成了必然,車企如果想要控制成本,直營店的維護成本和庫存造成的資金占用成本,肯定是最先被砍掉的。
小結
所以說,4S店從本質上,并不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是汽車廠家為了分攤資金壓力,經銷商為了賺錢的一種手段。這些所有的經營成本,最終都會折算到一輛車的售價和后續的保養費用中,由消費者來承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