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能源汽車成為各城市、各車企發力的主賽道。相比傳統燃油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耕耘較早,與國外造車勢力并無代際差距,在銷量、車型等方面甚至引領全球。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1萬輛,為全球第一。
按照新能源汽車城市銷量來看,2021年銷量排名全國前十五城市分別為:
1.上海,25.4萬輛,
2.深圳,15.16萬輛,
3.北京,12.80萬輛,
4.杭州,12.03萬輛,
5.廣州,11.96萬輛,
6.成都,9.62萬輛,
7.天津,8.09萬輛,
8.鄭州,7.79萬輛,
9.重慶,6.3938萬輛,
10.蘇州,6.3920萬輛,
11.長沙,4.47萬輛,
12.武漢,4.44萬輛,
13.溫州,4.39萬輛,
14.西安,4.32萬輛,
15.南京,4.06萬輛
分城市來看,北上廣深得益于產業基礎、政策支持、人才資源、產業鏈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優勢明顯。
上海聚焦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建設。2021年汽車產量達283.3萬輛,增速7%,產值7586億元,增速21.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3.2萬輛,增長160%,產值1772.6億元,增速190%。同時,上海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120萬輛,產值突破3500億元,新贈銷售車輛中純電動占比要超過50%。外資品牌方面,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新能源汽車產量近50萬輛,出口16萬輛,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北京的北汽新能源是國內起步最早的純電動車企,早前發展勢頭迅猛,不過隨著國家補貼政策退坡,北汽先發優勢逐漸喪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續快速發展。2021年,北京先后引入理想汽車工廠,小米汽車也宣布在北京設立總部,后續前景值得期待。深圳比亞迪電池技術底蘊深厚,在電動車領域多年深耕,產業鏈布局完整,優勢明顯。
廣州作為傳統汽車制造業城市,擁有11家整車制造企業,積聚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和貿易企業,產業鏈完整。2020年,廣州汽車產量達295萬輛,全國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7.98萬輛,增速17.3%。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旗下車型主要有埃安S,埃安S PLUS,埃安LX,埃安Y等。其中,埃安S車型21年銷量超7萬輛,擠進全國前十。小鵬汽車也逐漸形成以智能化為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廣州提出,到2025年,汽車產能突破500萬輛,產值達到1萬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超200萬輛,進入全國前三。滲透率超過50%,保有量達到80萬輛。
綜合來看,北上廣深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超過30%,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普及度最高的地區。合肥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后勁十足。
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各大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能否進一步搶占先機,站上競爭之巔,引領風潮,后續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