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汽車大廠,“瘋搶”產能

    2022-02-16 06:03:06 來源:騰訊網

    1997年,標致將位于廣州的工廠以1美元的價格“賤賣”給廣州本田。

    25年后,歷史竟然再次重演。據財經網報道,神龍二廠已完成轉讓,將由東風本田接手,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斑@家工廠大概率是本田此前官宣的落戶在武漢經開區的新能源工廠”,有接近神龍的消息人士向未來汽車日報透露。

    針對上述消息,截至發稿,東風本田回應稱,新工廠的相關工作確實在有序推進中,但具體用途尚不明確。

    由東風集團和法國PSA集團合資建立的神龍汽車,曾是上世紀90年代武漢市最大的合資企業,旗下擁有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兩大品牌。神龍二廠更是被譽為“PSA集團全球樣板工廠”。

    然而如今,也難逃被賣掉的命運。

    聽到“賣廠”的消息,林磊并不感到意外。在神龍汽車工作了12年,林磊見證了神龍汽車的興衰,眼看著神龍工廠在神龍大道上“謝幕”。

    “2021年一整年,神龍一廠都處于拆除中”,林磊回憶,去年8月,神龍大樓被實施爆破,不一會兒就被夷為平地,唯一還值點錢的廢鐵、空調被統統賣掉。一廠“消失”了,神龍二廠也已冷清多年,總裝生產線停產了許久,“有幾次白天進去也是黑壓壓的一片”。神龍大樓被爆破兩個月后,數百號人涌入神龍二廠,同時作業,將生產設備拆走搬至三廠。如今,廠房內只剩下空蕩蕩的鋼結構框架。

    神龍工廠被轉手,并不是偶發事件。2022年開年不足兩個月,工廠易主的故事正在頻繁上演。據不完全統計,已有3個閑置工廠分別落入比亞迪、長城、東風本田的口袋。將時間線再拉長,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有近15家邊緣車企的工廠被接盤。

    車企之間的工廠交易,折射出新舊能源時代正在加速交接。過去的一年,產能短缺成為新能源車企實現交付的“一大阻礙”,與此同時,需求仍在不斷增加。據乘聯會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

    為了搶食更多蛋糕,收編閑置產能成為頭部車企的頭等大事。

    產能利用率不足15%

    神龍二廠被東風本田回購,已經是神龍人心中“公開的秘密”。

    早在2019年7月,神龍汽車曾在內部推進一項代號為F99的產能布局調整計劃,林磊也參與其中。據他介紹,在之后的一兩年,神龍一廠、二廠的生產線全線遷入了神龍三廠,位于神龍大道的神龍一、二廠逐漸成為閑置工廠。

    神龍一廠被武漢經開區政府收儲,改做商業用地。神龍二廠則下落不明,彼時有消息稱,神龍二廠將同設備一起整體出售,潛在買家是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

    “除了配合武漢的城市規劃,賣工廠也是為了給神龍‘瘦身健體’?!?/p>

    作為上世紀90年代武漢市最大的合資企業,自1992年開始,神龍汽車一共建設了四座工廠,一廠和二廠比鄰而坐,三廠位于武漢市珠山湖大道,四廠位于四川成都,四座工廠合計規劃年產能約為111萬輛。

    產能超百萬,利用率卻跟不上。2018年至2020年,神龍汽車年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分別為25萬輛、11.7萬輛和5.02萬輛。以銷定產的方式下,神龍汽車的產量均在15萬輛以下,產能利用率不足15%。

    車子賣不出去,大量員工無事可做,林磊回憶道,“有時候二廠門口穿便裝的人(休息的工人),比廠內干活的人都多”。

    神龍為此白白付出了昂貴的人工成本。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們,以2018年行情計算,一條可制造三個車型的生產線,大致需要4000個工人,按照每個工人月薪5000元計算,僅一條閑置生產線的人工成本便高達每月2千萬元。

    如此一來,神龍的財務數據便每況愈下。2018年,東風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神龍汽車及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虧損約35.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680%。2019年上半年,神龍汽車虧損額更高達25億元。

    一場人事調整隨之拉開序幕。2019年8月,神龍公司稱,由于產量下滑導致產能利用率不高,出現了一定的人員富余。神龍通過多種途徑安置富余人員,有部分員工被派去支援東風本田等其它東風系車企,林磊便是其中一員;還有部分員工拿到補償后,自愿與公司協議離職。

    回想當年,神龍汽車也曾有過高光時刻。

    90年代,神龍汽車與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并稱為三大合資車企。1995年,神龍第一輛富康轎車在開發區下線,圓了武漢市的轎車夢。2015年,坐擁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兩大品牌的神龍,以71萬輛的成績達到銷量頂峰。

    林磊初入職神龍時,這里曾是武漢工業旅游的“打卡地”,每年都有武漢中小學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他還清晰地記得,神龍大樓的牌匾下面有一條紅色的橫幅,上面寫著“神龍當自強,神龍有希望”。

    “法系車喜歡‘把肉埋在飯底下’,車子用料不錯,但公司應變能力不足,很難及時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绷掷谡J為,這一切都是因為“法方過于自信、過于傲慢”。

    神龍也意識到問題所在。神龍公司董事長張祖同曾坦言,過去神龍與PSA集團溝通不足,對中國市場研判不夠,導致公司內部分歧偏多,整體運行效率較低。幾番調整之后,2019年9月,神龍汽車正式推出“元”復興計劃。

    改革之下,神龍汽車銷量有所起色,2021年全年銷量同比上升100.07%達10萬輛。其中,2021年9月推出的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X是“銷量主力軍”,上市4個月銷量達到1.3萬輛。

    “賣掉工廠所得到的資金,還能幫助神龍進一步復興。”

    東風本田擴產忙

    當神龍為產能閑置而犯愁時,“兄弟企業”東風本田卻在想方設法提高產能。

    財報顯示,2021年,東風本田的累計產量為76.41萬輛,終端銷量達到76.18萬輛,產銷雙雙突破70萬輛大關。

    如果不是產能受限,東風本田的銷量或許還不止于此。

    據東風本田官網顯示,東風本田坐擁三家整車制造工廠。自2004年以來,東風本田一廠、二廠陸續建成投產,合計年產能51.2萬輛。2019年4月,東風本田第三工廠正式投產,該工廠具備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年產能12萬輛,且可以根據需求變化,后續產能增至每年24萬輛。整體來看,三家工廠年產能最多達75.2萬輛,無法滿足東風本田的銷量需求。

    2022年卻是東風本田的“產品大年”。今年內,東風本田將推出思域混動版、全新XR-V、全新CR-V等多達8款新車,年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本田在華電動化戰略也在持續加快?!叭绻荒茉谥袊袌鲒A得電動化競爭,就將被全世界淘汰?!?022年1月,本田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接受采訪時直言。

    2021年10月,在本田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上,本田決定2030年以后不再在中國市場投放新的燃油車,同時,還發布了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其中,e:NS1是東風本田的首款e:N品牌純電車型,預計于2022年春季上市。

    按照規劃,2023年前,東風本田將推出超過10款電動化車型,“力爭到2030年銷售80萬輛純電動汽車”,2025年前電動化車型市場份額將達到50%以上。

    燃油車產能已經不足,再加上新能源車銷量需求,擴充產能便成為當務之急。

    日前,東風本田宣布,已與武漢經開區簽署電動車新工廠項目投資協議。該工廠占地面積6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0億元,初期將建成12萬輛的年產能,規劃產能25.6萬輛,計劃于2024年正式投產。

    上述工廠是東風本田第四家整車生產工廠,也是本田在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標桿工廠。東風本田負責人表示,新能源工廠項目計劃生產本田全新的e:N系列電動化車型。

    接近神龍的消息人士王蒙稱,神龍二廠所在地塊或許就是本田所規劃的“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標桿工廠”。官方資料顯示,神龍二廠年產能為15萬輛,最大產能可超過20萬輛,符合東風本田的預期。

    神龍二廠位于經開區,被稱為“中國車谷”,億咖通(吉利旗下智能網聯企業)、路特斯全球總部及新能源基地、小鵬新能源汽車武漢制造基地等企業均落戶于此,這樣的地利“有利于企業間資源共享,形成協同效應,降低物流等成本”。

    收購閑置工廠蔚然成風

    事實上,不只是東風本田,進入2022年,比亞迪、長城均化身“買廠大戶”,再加上造車新勢力,工廠交易變得頻繁起來。

    日前,有消息稱,長城汽車收購了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的眾泰汽車生產基地,該工廠年產能為12萬輛。不久前,比亞迪接手大乘汽車的撫州生產基地,計劃在舊工廠的基礎上增加電池裝配線、天幕涂膠機器人等設施,改造為電動車生產線,并將于4月15日完成首車下線。2021年12月才官宣造車的牛創汽車,也于近日拿下了大乘汽車常州工廠。

    如果將時間線再拉長,有實力的車企收編邊緣工廠的閑置產能,其實從2021年便已開始。吉利先后入手山東的國金汽車生產工廠、長沙的獵豹工廠,重組了力帆汽車,長城也迅速接管了獵豹的荊門生產基地,漢騰的二期工廠以及漢龍的大冶工廠。

    “汽車大廠”頻頻出手搶購閑置產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備戰新一輪新能源市場競爭。

    乘聯會預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50萬輛以上,滲透率將達到25%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滲透率預計為22%左右。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為,10萬輛年交付量這個門檻,“新造車最晚在2022年都會邁過去”,并為小鵬制定了2022年的銷量目標:確保全年銷量25萬輛,同時沖擊30萬輛銷量。

    傳統車企的“野心”更大一些。吉利汽車表示,2025年銷量目標為365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40%。長城汽車計劃2025年實現年銷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更高,將超過80%。

    在宏大的2025戰略指引下,頭部車企需要與時間賽跑,快速擴張產能。

    王蒙認為,自建工廠在確定地址后,要面臨一系列流程,比如報建審批、拿到建設土地所有權,再開工建廠,耗時相對較長,“通常需要2到4年”。即使是創造了“中國速度”的特斯拉上海工廠,一期工程也花了近一年時間。

    因此,車企紛紛將目光瞄向現有的工廠,收購后改造成新能源工廠,比起新建一個工廠耗時較短,“大約數月到一年(不等)”。

    另一方面,經過一輪又一輪車企淘汰賽,目前,中國市場有大量閑置工廠亟待整合。工信部曾統計稱,2020年,有400余家車企閑置產能超過2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僅5%,并呼吁“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

    當舊工廠加速披上新能源的外衣,電動車江湖也將迎來重要發展階段。

    “我認為2024、2025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最終的決賽階段。”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今年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預測道。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文/吳曉宇)

    上一篇:1月高端轎車銷量排名發布,寶馬包攬冠亞軍,奧迪A6L奔馳C級大跌!

    下一篇:2022年車輛可靠性排名:豐田第五,韓系霸榜!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