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徐進凱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朱錦斌
重整之后的眾泰,正在摸索一條全新的復興之路。
據知情人士透露,眾泰正在謀求新的發展,“新眾泰”計劃籌建全新品牌,并采用龐大汽車的經銷網絡進行銷售,該人士還透露眾泰研究院也正在返聘員工上崗,為“新眾泰”的復興奠定基礎。
雖說是一家之言,可信度還有待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眾泰正在“憋大招謀發展”。
近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T眾泰000980,下稱眾泰)旗下孫公司浙江眾泰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對上海君趣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君趣)的收購,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君趣汽車發布的招牌啟事中的公司簡介中提到,“眾泰汽車(新)是原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后的業務主體,通過引入具備豐富電動車研發經驗與成熟電動車技術儲備的戰略合作伙伴,全力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一邊緊抓機會尋求復興,一邊清理原有資產,成了眾泰近期工作的重點。
眾泰資產知多少?
今年開年,汽車公社就爆料了長城接盤眾泰臨沂工廠的消息,近期,眾泰也正式發布了澄清聲明予以回應,眾泰汽車表示:“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臨沂分公司為眾泰子公司在臨沂設立的分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7 月,2016 年 11 月又設立臨沂卓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上述兩家公司所用廠房、停車場、辦公場所等均租賃自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下簡:臨沂零部件公司),臨沂零部件公司與眾泰不存在關聯關系,不屬于上市公司的下屬子公司。”
據企查查股權穿透數據顯示,臨沂零部件公司的大股東為包宏斌占股73.41%,其次是臨沂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臨沂新舊轉換基金)占股22.73%,進一步核實,除了“臨沂眾泰”之外,包宏斌與“眾泰家族”再無其他聯系,而臨沂新舊轉換基金曾用名“臨沂產業引導資金”,是典型的政府基金。換句話而言,眾泰租賃的臨沂零部件公司,臨沂市政府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隨著一紙租約的到期,除了名字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之外,在資產層面“臨沂眾泰”與眾泰已經沒有了關系,這樣說來,長城汽車與臨沂市政府簽約接手“臨沂眾泰”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臨沂眾泰”僅僅是眾泰諸多資產中的一例,在此之前,眾泰系旗下上饒漢騰、撫順大乘、黃石漢龍等工廠被接連瓜分,大多也采用了這種操作。而對眾泰來講,被瓜分的僅僅是“外圍資產”,當下眾泰手里依然有著重新復活的底氣。
近日,*ST眾泰董秘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了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其中提到,“杭州、永康、長沙、湘潭為眾泰持有土地,其余均為租賃。”這也就是說,除了逐步清理掉的租賃資產之外,眾泰手中依然存有杭州、永康、長沙、湘潭幾大基地可供生產。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在諸多外人看來,眾泰系早已日薄西山,毫無重新上桌的機會,但實際而言,眾泰手中的資產依然能夠支撐其重返汽車市場,這或許正是黃繼宏毅然決然重整眾泰的原因所在。
魔咒PK底牌
今年1月,*ST眾泰發布《關于下屬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的公告》,意味著*ST眾泰及其下屬的8家子公司重整計劃均已經法院裁定批準并執行完畢,*ST眾泰的重整計劃告一段落。重整完成后,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接替鐵牛集團正式成為*ST眾泰控股股東;江蘇深商法定代表人黃繼宏成為*ST眾泰的實際控制人。
或許很多人對黃繼宏這個名字稍感陌生,但其對汽車卻充滿了向往。據公開資料顯示,黃繼宏生于1974年,1993年至1997年曾就讀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這或許也是其向往汽車產業的起點;1997年至2005年任解放軍駐港部隊裝備技術部干部,此后便開啟了批發、零售、房地產等諸多業務板塊中摸爬滾打,直至2019年,出手重整深陷泥潭的龐大汽車,黃繼宏開始了對汽車行業的布局。
入主龐大集團之后,黃繼宏便開始實行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大規模拋售不良資產、降薪裁員等接踵而至,數據顯示在重整前的2018年,龐大集團在全國的經營網點數是806家,經過這一系列操作,到2021年上半年,龐大集團擁有的經銷門店降至317家,與網點數量驟減相對應,龐大集團的員工也由重整前的2萬余人降至1.28萬,人均薪酬從此前的12萬元/年降至9.94萬元/年。
雖說瘋狂的甩賣讓龐大的經營狀態有了一絲好轉的跡象,但急劇縮小的勢力范圍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后續“新眾泰”的發展,倘若黃繼宏踏著新能源產業如火如荼的春風,推出“新眾泰”的一系列車型,那“縮水的龐大”承擔銷售任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全國三百家的經銷網點,并不能支撐起一個龐大的夢想。
如果說眾泰手中的生產基地和龐大的銷售網絡,是黃繼宏殺進汽車行業的最大底氣,那眾泰與龐大并不明朗的輿論環境將成為業內心生質疑的根源所在。
對所有對汽車行業有所認知的人而言,眾泰都是一個頗有戲劇性的名字,從皮尺部的故事,到人盡皆知的“保時泰”,再到衍生出漢騰、漢龍、大乘、君馬等一系列品牌,曾輝煌過的眾泰想通過各種方式擺脫“抄襲”的惡名,但最終都功虧一簣,這一方面是突發疫情、行業競爭加劇、新品牌窗口期越來越小等客觀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洶涌的輿論也助推了這樣結局的產生,在調侃眾泰的大環境下,眾泰系車型成為了“只能看不會買”的典型代表。
或許黃繼宏已經意識到了“眾泰”的魔力,以孫公司收購新企業的姿態重謀發展,極力擺脫眾泰負面的輿論影響,但依然被媒體識破大肆報道,上海君趣便是眾泰一份子的標簽也正在逐步形成。
又或許上海君趣僅僅是“新眾泰”的一個組成部分,“新眾泰”又會逐步衍生出眾多新品牌,但無論如何,只要與眾泰相關聯,就會有人帶著以往的刻板印象去看待這個“新事物”。我猜如何利用眾泰這個“響亮的名字”盤活手中的資產是黃繼宏最頭疼的事情,但就目前來看走彎路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選擇。
上一篇:賈躍亭再談夢想,誰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