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恒馳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據查,該企業由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
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除了新能源汽車相關設施銷售,還包含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
也就是說,網約車行業又迎來一大巨頭,對高德、曹操、一喂出行等平臺或許將會形成強勢威脅。
也有人認為,網約車出行服務市場,是給恒大即將上市的恒馳汽車兜底的做法,如果上市之后,消費者的反響不夠好,可以在出行平臺中找到點面子,不至于讓局面太難看。
同時,恒大推出新車,初期階段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將大部分汽車銷售到旗下網約車平臺,能夠在短期內有效拉動銷量。
據交通部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作為都由主機廠布局的網約車平臺,今年2月,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廣汽集團的如祺出行,一汽、東風、長安三大汽車公司合資組建的T3出行,平臺訂單量均超過30 萬單。
“網約車還值得開嗎?”是這兩年一直討論的熱點,肯定與否定兩派各執一詞,還有默不作聲,在一旁觀望的。
業內人士分析,自從滴滴出行遭到反壟斷調查以來,高德、曹操、一喂出行等各大平臺紛紛發力,各出奇招,網約車領域仍有廝殺的市場空間。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可以發現,當前國內的巡游出租車總量為138萬輛,網約車數量近年來快速增長,大有趕超出租車的勢頭。
網約車市場,雖然競爭很激烈,但實際上需求量非常大,不論是選擇自營還是聚合模式,對于即將上市的恒馳汽車來說,或許是能夠存活下來的一個有效手段。
但存活只是一個開始,要想在國內網約車市場做出一番成績來,不撞得頭破血流是很難實現的。
龐大的基數所帶來的更新換代的需求,以及潛在的移動出行市場巨大的容量,其實給了B端汽車巨大的生存空間。
新一代車型的B端規模化落地,不僅能夠在規模效應下降低智能汽車的量產成本,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智能化產品,也有望通過C端數據推動技術升級,通過提升產品力來反哺C端市場。
3月11日,恒大汽車港股漲7.59%,報3.26港元,總市值354億港元。
目前看來,恒大汽車此番大有可為。至于是否能讓恒大走出泥潭,實現彎道超車,有待日后觀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