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叉車、330棵綠色的種子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句諺語一直流傳至今,樹木無論是對于提升人心情的愉悅度,還是對于提升人生活的品質,乃至對于提升生態環境水平、降低碳排放量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據中國統計2018年發布的微博顯示,1畝樹林,1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1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釋放氧氣49公斤;而另據BP中國碳排放計算器計算所得資料顯示,節約1升柴油≈減排2.63千克二氧化碳。也就是說,1畝樹林每天可降低約25升柴油帶來的碳排放污染。
目前,國內3噸內燃叉車,其燃油油箱體積普遍為6升,其產生的碳排放量按照前文公式推導而言,則需要大約3畝樹林通過一天的時間吸收。
而比亞迪叉車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軍者,始終致力于通過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品牌旗下產品以鋰電池為主要動力能源,粗略的換算下來,比亞迪叉車每交付一臺新能源產品,便相當于在地球上種下(*以楊樹中徑材為例:一畝地約可種植110棵)了330棵綠色的種子。
作為一名物流人、一家物流企業,或許工作的繁忙無法讓我們真正走到公益林區種下署有我們姓名的那棵(片)樹,但使用比亞迪叉車,卻能讓你為綠色生活助力,為后代子孫造福。
一隊叉車、搬運其綠色的流轉
一臺叉車只是一個基點,他能夠讓企業開啟能源結構變革之路,并邁向多種新能源叉車相互配合、生產效率最優化且綠色的未來。比亞迪叉車深知此中道理,因此其打造出包含平衡重式叉車、倉儲車、牽引車、微型搬運車(電動手搬)、搬運機器人在內的產品矩陣,應對不同行業需求。
而這樣的產品矩陣對于提升我國物流行業整體綠色化、節能化水平;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而言,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2022年“兩會”中,我國再次明確“2022年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其中指出“要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比亞迪叉車對于以上重點行業的搬運環節而言,不失為降碳的有效解決方案。
如鋼業行業的浦項集團、石化行業的魯清石化、建材行業的方長木業等,比亞迪叉車都為其奉上了領對方稱贊的綠色搬運解決方案,同時專業的售后服務團隊也確保了后續使用過程中的無優化體驗。
以方長木業為例,該園區管理層做過對比“1臺內燃叉車每月燃油費用在5000-6000元之間,而1比亞迪叉車每月電費只在1000元左右”,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更有效減少碳排放。
如何破解環保高壓、如何助力“雙碳”實心,如何確保前兩者的同時降低倉儲搬運成本,如果說新能源叉車是解決方向,那比亞迪叉車則是具體到品牌的不二選擇。
讓綠色搬運成為日常 讓未來暢享清新空氣
在比亞迪叉車官網中的品牌介紹中,開篇便寫到“遠見 賦予全球新視野;實力 構筑世界新格局”,這份視野遠眺的是新能源的綠色搬運未來,這份格局打開的是低碳乃至零碳的清新常伴。
據悉,2022年,比亞迪叉車將推出搭載最新研發技術和制造工藝的迭代新產品,確保“后疫情時代”下搬運新困境的破局。具體消息可能還要等待比亞迪叉車的官宣,但可以肯定的是,邁向綠色搬運的腳步將會更加迅捷,身處物流行業的企業、對綠色搬運有需求的企業不妨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