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擔任北京現代常務總經理不到兩年的劉宇被“下課”,杜君保接棒,成為北京現代中方“一把手”。而此次的人事調整,卻為日后北京現代邁入歧途埋下了隱患。
雖然在劉宇任職的兩年內北京現代銷量也是下滑狀態,但幅度并不大,甚至已有了明顯的止損趨勢。2017年北京現代在某事件的影響下,銷量首次出現下滑,而且下滑幅度高達31.3%。2018年劉宇出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一職。2018年、2019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同比下滑3.7%和5.7%。因此,單從銷量上來看,在劉宇的“帶領”下北京現代已有了明顯好轉。可見,擅長營銷的劉宇對北京現代“缺乏宣傳”這一解讀是正確的。
但或許北京現代對劉宇拿出的這份成績并不滿意,于是2020年劉宇被“下課”,常務總經理一職由杜君保接任。而杜君保這位在北京現代供職近18年的“老人”,在擔任中方“一把手”期間不僅沒將北京現代“拉”出泥潭,反而使其越陷越深。
2020年、2021年北京現代銷量連續兩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28.7%和23.3%。2022年1月份北京現代銷量僅3萬多輛,同比下滑35.3%。而剛剛過去的2月份北京現代銷量僅1.5萬輛。不難推測,2022年北京現代銷量或將再次大幅下滑。而杜君保以這樣的成績單明顯很難交差。
不僅如此,為求生存,降低成本,北京現代在2021年還將北京第一工廠“轉售”給理想汽車,這也是杜君保任職期間的北京現代的一大“動作”。“賣廠求生”讓已落魄不堪的北京現代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時間網上對其唱衰聲一片。而面對輿論壓力,北京現代卻顯得束手無策。這也難怪,畢竟杜君保長期以來都是擔任生產方面的工作,對營銷似乎并不太“懂”。
“墻倒眾人推”,這正是如今北京現代的寫照。除了北京現代第一工廠被迫出售之外,近日網上又流傳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已停產的消息。據北京現代內部人士表示,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于去年12月份就已經停產。由于沒有產量,大部分工人都在放假,如今工廠仍處于停產狀態。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現代擁有北京順義第一工廠、第二工廠、第三工廠,及河北滄州工廠、重慶工廠共5大乘用車生產基地,總計年產能達165萬輛。除去順義第一工廠30萬輛的產能,其余工廠設計產能還能達135萬輛。而結合2021年北京現代累計銷量僅38.5萬輛來看,北京現代閑置產能高達百萬輛左右。
面對如此龐大的產能浪費,精于生產管理的杜君保除了變賣廠房之外,似乎也別無選擇了。因此,很多網友猜測北京現代順義第二工廠及重慶工廠或將掛牌出售。
對于北京現代而言,目前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并只是產品方面的問題,市場策略、營銷方面同樣存在較大的問題。這點從2020、2021年北京現代密集型投放的新產品幾乎全部折戟就可以看出。
因此,選擇精于生產管理的杜君保作為中方“一把手”似乎并不是正確的抉擇。而啟用在營銷方面更擅長的人才,或許才能使北京現代有所突破。同時,有消息稱現代集團希望通過股權放開的新政,獲得北京現代的主導權,這或許是外資方想影響中資方人事安排的變相手段吧。
寫在最后
除了人事任命的不合理之外,如今北京現代產品與國內消費需求不匹配,也是造成其銷量大幅下滑的一大重要因素。面對自主品牌的不斷崛起,北京現代的“性價比”優勢已蕩然無存。而與自主品牌相比,北京現代在產品力方面優勢并不明顯,再加上其定價比較高,消費者自然不會選擇北京現代,而北京現代如何才能止跌,依然是個未知數。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夏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