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賈鳴鏑博士所說的“上汽奧迪是不同于純粹造車新勢力的,也不同于傳統的豪華品牌,它要做的是一個高效直聯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一個實體電商生態體驗”一樣,上汽奧迪在產品和品牌形象上似乎和我們以往印象中的奧迪不太一樣。
幸運的是,阿川說車作為幾家西區之一,在對白法師和黑武士進行靜態體驗之后,還得到了與上汽奧迪兩位高層(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賈鳴鏑博士,以及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高德樂)面對面的機會,得以更深刻的認知上汽奧迪對創新、品牌定位,以及在與新勢力的競爭中,上汽奧迪有什么樣的新思路。
事實上,對上汽奧迪兩位高層的專訪具有非常的意義,要知道過去20多年時間里,奧迪早已給中國用戶及消費者留下了成熟、沉穩的品牌形象,而上汽奧迪將西南首家奧迪之城開在成都最大的商業綜合體萬象城,除了體現對西部市場的重視,也可以看到上汽奧迪在銷售渠道構架、年輕用戶社群運營上的主動變革。我想,只有通過這樣一個參與、互動的過程,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創新”和“進取”對上汽奧迪的意義。
關于創新
目前,絕大部分傳統豪華品牌仍舊在相對偏遠的汽車城4S店來展示品牌,而上汽奧迪選擇將“奧迪之城”以及300-400平米的都市店開在都市生活圈、購物中心、人流量足夠大的地方(2022年,計劃建成120-150家,偏不80-120個城市),就是希望更接近消費者,畢竟真正好的體驗,不是說可以要干一件什么事,而是這件事就在身邊,可以很容易的體驗到他——
相比用戶舍棄自己的生活時間,跑到遙遠的汽車城去看品牌,上汽奧迪選擇主動走進用戶的生活圈中,成為一個上門的平臺,而不是坐等客戶上門。
更重要的是,上汽奧迪正在做的并不只是重建體系,還包括提供顛覆以往的體驗:
其一,以前豪華品牌都是技術導向,主機廠說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消費者不一定獲得了好的體驗,所以消費者也提出“我要什么你就應該給什么”。而上汽奧迪目前的定位是in China for China,所有中國消費者、用戶的需求,由上汽奧迪輸入給奧迪品牌,來做產品定位、產品設計。
以剛剛上市的A7L為例,有人會覺得這不是原來進口的A7了,但我們卻可以看到和體驗到上汽奧迪針對消費者需求做出的調整(不是簡單的去做加工和制造),比如座椅的柔軟程度、座椅的深度,以及后排的空間等,都是原來的產品上體驗不到的。
其二,上汽奧迪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開發前后臺軟件系統和APP,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APP的社群運營一直朝著年輕化的方向走,用戶可以24小時,365天隨時隨地與企業直聯,比如了解產品信息、車輛智能問題,亦或者是表達訴求、抒發感想,只要用戶有時間,上汽奧迪一定會有回復,不讓他們等著。
其三,在每一個線下體驗店,都會有上汽奧迪的地下停車庫資源,除了滿足用戶體驗、試駕、交付等服務,用戶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自己來這里停車充電,亦或者比較忙,讓上汽奧迪的工作人員來幫忙停車。
品牌高于奔馳寶馬
“對于傳統豪華品牌而言,上汽奧迪是新勢力,但對于新勢力品牌來講,上汽奧迪又是真正的豪華品牌”這是賈鳴鏑對上汽奧迪品牌形象的描述。
顯然,如果到今天為主你還把上汽奧迪當作傳統豪華品牌那可能不太準確——它的目標客戶和品牌定位都與我們以往印象中的奧迪有所變化。要知道,從目前的實際訂單分析來看,只有14%的用戶是對比過一汽奧迪產品的,32%對比過寶馬,28%對比過奔馳,剩下百分之十幾的用戶是對比瑪莎拉蒂、保時捷甚至是一些進口的產品(超過60%的用戶是不與一汽奧迪對比)。也就是說,我們從用戶歸類上就很容易將上汽奧迪與一汽奧迪區分開來。
另一方面,從首款導入國產的車型定價區間、產品線覆蓋傳統燃油和新能源市場、亦或是全新工廠的工藝水平和設備先進程度,無論是對比奔馳寶馬最初引入中國的車型路線,還是對比當下全新工廠的硬實力,上汽奧迪的確在品牌定位上,是高于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的。
新能源賽道
采訪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汽奧迪面對整個汽車行業的未來(新能源賽道)時,并沒有體現出焦慮。尤其是當大家認為奧迪這樣燃油車市場體量和規模的“龐然大物”在面臨新能源市場挑戰時可能會受到轉型影響,賈鳴鏑和高德樂在專訪中展示出一致的自信和堅定。
在賈鳴鏑看來,電動車的技術門檻并不比燃油車高,能制造燃油車的開發電動車產品不是問題,只是制造燃油車的人對車的理解可能和電動車不同:“我們強調海派豪華純電SUV,它首先是汽車,汽車的基本屬性放在那里,然后我們需要軟件,需要智能化,需要人機交互,賦能這臺車,這臺車的大腦會更智能,但它還是車,您花50萬70萬買的不是軟件,而是汽車,我們是汽車公司,不是軟件公司”。
站在上汽奧迪的角度,雖然目前推出的Q5 e-tron電動車更多的屬性是代步工具,但用戶依舊可以明確的感知到這是一臺豪華品牌的純電車,豪華品牌提供的材質氛圍感,包括聽覺等,所有的體驗首先是豪華,然后才是一臺電動車。
換句話說,上汽奧迪要做的是首先解決創新的產品是否是用戶喜歡的,創新的模式和體驗是否能引領未來一定階段流通領域的轉型——
如果把眼光放的更加長遠一些,當第一批電動車用戶養成了電車使用習慣之后,必然會升級,但他們面臨升級需求的時候,就不是簡單的滿足基本需求,一定會追求豪華體驗,到那個時候(2025或者2026年),升級趨勢出來之后,才會是上汽奧迪在純電動車市場發力的時間節點。
阿川說車
通過我們的觀察,很多用戶或消費者來到萬象城的奧迪之城,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個門店里賣的也是新能源車,這恰恰說明上汽奧迪已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奧迪品牌在普通大眾心中的印象。作為中國汽車市場“最熟悉的新品牌”,上汽奧迪的誕生本身就是奧迪進取的體現,而上汽奧迪讓我們記憶猶新的不只是“高于奔馳寶馬”、“國產豪華天花板”這樣的標簽,更是他們勇于創新,敢于面對挑戰的勇氣與自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