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有關媒體發布消息稱,如果在華的德國企業撤出中國會面臨怎樣的結果?據德國某機構調查計算得知,如果德國在華的全部企業撤出,這將會導致德國的GDP下降1個百分點。然而德國經濟專家認為,德國企業撤出中國后,可能會造成短期內的痛苦,但從長遠利益來看,對德國的影響其實并不是很大。
或許是歐洲人比較樂觀吧,但如果德國在華企業全部撤出,真的只會造成GDP下降1個百分點這么簡單嗎?換句話來說,如果他們的企業全都撤出,對我國會有哪些影響呢?大家都知道,德國在我國最多的企業就是汽車配件廠,比如博世。還有電子產品的西門子,汽車產業的寶馬和奔馳等。當然還有一些服裝品牌,比如阿迪達斯等。
然而這些產業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且也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些不錯的品牌,比如說奇瑞、海爾、美的以及鴻星爾克等等。所以就算德國的這些工廠離開了,對我國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甚至可以說幾乎不構成什么威脅。然而我國巨大的市場,卻沒有德國這些企業生存發展的機會,真的走了, 對誰的影響和損失會更大呢?
相信如果德國的品牌真要離開的話,不少國產品牌商真的要歡呼雀躍了。這些年,我國非常重視自己產業鏈的完整性,擁有自己完善的工業,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這對一個國家發展來說是大計。今后就算一些外資品牌因為某些原因撤出,這時候自己國家的國產品牌隨時都能填補空白,不會因為他們的離開而導致市場大亂。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才是生存發展之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