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 3月27日,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行的“新一代汽車市場與消費論壇”上表示,“到目前為止,電動車并沒有完全覆蓋燃油車基礎特性好的方面。如果未來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如果車還是一個交通工具,技術上沒有特別大的革命性突破的話,電動車將無法對燃油車形成全面快速替代。相當長時間內,二者是競爭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2022年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24.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7.2萬輛。2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1.8%,較2021年2月8.1%的滲透率提升13個百分點。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1.9%;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7.4%;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5%。
近期,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也引起廣泛關注。3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大幅漲價問題需要高度關注,認真研究解決。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一司會同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于3月16日、3月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等行業組織,以及鋰資源開發、鋰鹽生產、正極材料、動力電池等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有關負責人參會。
會議聽取了重點企業生產、擴產和銷售情況,分析了當前資源開發和擴大生產供給方面面臨的瓶頸問題,針對近期出現的鋰資源及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圍繞鋰鹽產品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生產消費情況、動力電池產業受影響情況、保供穩價政策措施等進行了充分交流。會議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受上游影響,新能源車企紛紛上調整車價格。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以來,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包含特斯拉、比亞迪、小鵬、零跑、哪吒、長城歐拉等品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