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一篇來自俄羅斯“自由媒體”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題為“中國汽車業將不給西方重返俄羅斯市場的機會”,文章中提到,據Avtostat(俄羅斯汽車市場分析機構)統計,2022年年初,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份額增長7%,在整個俄羅斯汽車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汽車逆勢而上,所占份額穩步增長。
事實上,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全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銷量達到了11.57萬輛,不僅如此,國產車在俄的市場份額也翻了一倍,占比來到7.3%。在俄羅斯汽車市場上,除了最暢銷的本土品牌拉達外,哈弗、奇瑞和吉利都是占比較大的中國汽車品牌,其2021年在俄銷量分別為39,126輛、37,118輛和24,587輛。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品牌在國外市場就不占優勢,即使是我們的友好鄰國俄羅斯,其汽車市場上較受歡迎的也還是俄羅斯本土品牌和外資品牌。但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品牌日益崛起,在國際市場上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不僅如此,俄媒新聞報道,目前全球零部件短缺和工廠停工的問題還未得到妥善解決,在此基礎上,俄羅斯又受到了一些國家的制裁,一些外資品牌的制造商被迫關閉其在俄的汽車生產線,這導致在俄羅斯市場上,外資品牌汽車大量短缺,因此這對出口俄羅斯的中國汽車品牌來說,不失為搶奪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
無獨有偶,3月23日法國雷諾集團(它在此前收購了拉達品牌)表示,將暫停其位于俄羅斯莫斯科的工廠運營。目前為止,雖然許多外資車企關閉了其在俄羅斯的汽車生產線,但仍沒有任何一家車企官方宣布要徹底退出俄羅斯市場,而在此之前,雷諾集團也一直沒有停止其在俄羅斯的生產線。
對于一些汽車制造商和外國品牌在俄羅斯的“拉扯”,俄羅斯工貿部長曼圖羅夫表示,“俄羅斯不會無限期地等待他們的決定”。可見,雷諾集團的退出并沒有給俄羅斯造成威脅,俄方表示:如果西方汽車品牌一夜之間“騰出”俄羅斯市場,中國車企將不會給西方重返俄羅斯的機會。
畢竟如今,中國車企已經掌握了各種車型的生產技術,國產汽車的質量也與歐洲品牌汽車不分伯仲,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品牌汽車還有著較為親民的價格,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
另外,中國已是世界電動汽車的主要生產國,全球范圍內幾近99%的電動和混合動力公交車都來源于中國工廠,而電動汽車正是近幾年汽車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不管是國際關系影響,還是中國汽車品牌的自身努力,這都是中國“大展身手”的好時機。
即使在疫情因素的影響下,2021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也達到了350萬輛,而這基本上是整個俄羅斯汽車市場的銷售量。可以說,這次世界局勢的大變動對各家車企來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對中國車企來說,一定是巨大的機遇。要不咱們國產車就從俄羅斯開始,再走向世界?
上一篇:盛隆電氣與比亞迪加強深度合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