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響下,3月汽車市場較為低迷,同時經銷商庫存壓力陡增。
4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3月份全口徑狹義乘用車終端銷量為160萬輛左右,同比下滑10%。3月受疫情影響,多個省市加大疫情管控力度,消費者出行購車明顯受影響,特別是下旬集客和交付大幅度下滑,預計短期難以恢復。同時,汽油價格快速上行,新能源汽車價格普遍上調,消費者購車意愿持續低迷,經銷商銷售節奏被打亂,也導致汽車銷量下滑。
“從訂單和交付的環節來講,有些地區都屬于全面經營停滯的狀態,在3月份有的銀行和車管所沒辦法進行上牌子,銀行因為合格證沒辦法贖回,居家隔離政策導致工作人員不能及時到崗,集客的下降間接也會影響到交付,所以,東北地區、華東地區集客和交付出現大幅度下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樊宇表示。
受疫情影響,一些車企在3月份出現暫時停產的現象。3月13日,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的《為配合省市疫情防控大局,一汽集團決定自3月13日起有計劃停產》文件就顯示,自3月13日起,為服務全省、全市疫情防控大局,盡快配合完成全市三輪核酸檢測時序任務,配合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一汽集團決定,安排在長五大整車工廠有計劃全部停產,初步計劃停產到3月16日。生產線重新啟動時間,將視疫情防控整體情況和省、市有關要求綜合研判確定。不過,截至今日,一汽集團部分工廠尚未恢復運營。此前,一汽-大眾長春工廠計劃暫時關閉至4月5日。對于何時復工,一汽-大眾方面今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春工廠還沒有復產,具體復產時間政府統一安排。
此外,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補貼退坡等因素,新能源汽車售價普遍上漲。雖然頭部造車新勢力3月份交付量仍大幅上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消費者持幣觀望的情緒。而由于終端銷售較為平淡,汽車經銷商庫存壓力較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2年3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3.6%,同比上升8.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7.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報告指出,3月只有不到10%的經銷商能完成當月任務指標,近一半的經銷商僅完成任務指標的70%左右。一方面,3月終端銷售受到疫情影響,經銷商客流量有所減少;另一方面,1~2月份終端銷量未達預期,加上季末補庫,致使庫存持續增加,而在疫情影響下,經銷商的盈利空間受限。
“從成交價格來講,受到疫情影響,成交率下滑,在一些疫情區域,包括3月中下旬疫情防控稍微緩和的區域,經銷商會采用促銷手段,推出一些優惠活動。主要是由于庫存壓力比較大,集客、成交都呈現下降的狀態,所以整體價格也會呈現降價的趨勢。”樊宇表示,4月受疫情管控加劇,多地車展延后或取消,新車上市延遲,均對銷量產生一定影響。此外,盡管南區疫情有所緩和,管控放寬,但當地風俗清明期間不宜購車,預計4月上旬汽車市場依舊低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認為,如果疫情在4月中下旬得到控制,短期內積壓的市場需求將快速釋放,預計4月銷量略好于去年同期,5月銷量同比增幅約1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