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寶馬X5國產之后加價銷售,我澄清一點,這不是謠言。
本地經銷商銷售寶馬X5也有一定的價格漲幅,至少需要搭售一部分毫無價值的高價格精品,變相的加價賣車實在讓我看不懂。
是平行進口寶馬X5很貴?還是除了寶馬X5沒其他車型可選了。
對于德國寶馬來說,擁有了華晨寶馬75%的股權就意味著每賣出一臺車就能夠拿到更多的利潤,國產寶馬X5這種高端旗艦車型已經能夠讓自己的盈利能力、財務報表更好看一些。
理論上來說,指導價就是企業本身的定價,官方是建議你們以“指導價銷售”。
從利益角度分析,經銷商以出廠價(低于指導價)拿車,以指導價銷售,企業不會讓經銷商以高于指導價的價格銷售。
但市場存在供需關系,買家多價格高,買家少經銷商降價銷售,市場供需關系不矛盾。
企業本身不鼓勵經銷商加價,同樣因為是合作、投資的關系,經銷商的終端價格嚴格來說企業不能精準、高效率把控,尤其是強勢的經銷商集團以及銷量出色的豪華品牌。
寶馬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
經銷商集團看到了熱度,在終端價格方面開始盤剝、套路消費者, 加價、加裝高價裝飾品,企業并不鼓勵,同樣也無法精準遏制、打擊經銷商的加價行為。
雷克薩斯加價多年還沒被遏制住,連監管總局出手處罰都遏制不了。
一位曾經的經銷商集團管理告訴我,盈利是經銷商集團賺錢的唯一目標,因為手握品牌眾多,這家店賠錢,那家店就得瘋狂的賺錢,才有拆東墻補西墻的能力與底氣。
經銷商與汽車品牌還不同。
品牌的運營方向是搶占市場份額,完成全球層面的市場沉淀與長線發展,是具有傳承、歷史文化塑造、技術沉淀特性的企業,很多企業都有百年歷史,奔馳、寶馬、大眾、通用、福特等等。
經銷商不同,經銷商是由無數個投資人組成,每個地區、國家的經銷商發展理念都不同,與企業最大的不同是,經銷商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看到一臺爆火的車型,必然會加價提車。
這是中國乘用車歷史上很多年都改不掉的問題,關鍵問題不是在企業身上,而是在經銷商身上,包括美國、歐洲市場的經銷商也有這個臭毛病。
有一臺車賣的好,大多數情況下會加價提車,把更多的利潤揣進自己的口袋。
從寶馬X5國產之后加價銷售就能看出來,傳統經銷商銷售模式弊端依然很明顯,由車企、經銷商集團兩大力量組成的現有銷售閉環,緊緊把銷售價格權利攥在手中,對于消費者來說非常被動。
所以說,新零售在這個時代中非常受歡迎。
比如說特斯拉,網上下單,交付中心提車,任何一個時間段、任何一個車型都是嚴格遵循指導價格銷售,價格漲跌捏在企業手中,把經銷商踢出局至少杜絕了加價問題的出現。
讓銷售價格更透明化,是未來銷售的核心方向。
上一篇:停產燃油車,比亞迪真吹哨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