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再次對新能源車監管出手。這次,向車企對旗下產品進行汽車軟件在線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正式發布《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從4月15日起,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及其生產的具備OTA升級功能的汽車整車產品和實施的OTA升級活動,應進行備案。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對于規避車企隨意調整原車相關參數,可以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也為召回行為提供保障。
企業實施OTA升級應備案
近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汽車OTA升級備案管理相關事項。
該《通知》指出,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及其生產的具備OTA升級功能的汽車整車產品(以下簡稱“產品”)和實施的OTA升級活動,應進行備案。申請主體應是汽車整車生產企業。
根據該《通知》要求,企業實施OTA升級活動,應當確保汽車產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保障汽車產品生產一致性。此外,企業應按要求依次完成企業管理能力備案、車型及功能備案和具體升級活動備案后,才能實施OTA升級活動。
具體升級活動應采取分級備案,要求如下: 1. 不涉及產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升級活動,企業在備案后可直接開展升級。2. 涉及產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升級活動,應提交驗證材料,保障產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3. 涉及汽車自動駕駛功能(駕駛自動化分級的3級及以上)的相關升級活動,應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通知》強調,企業是OTA升級活動安全和產品生產一致性的責任主體,應履行告知義務。企業在升級執行前,應向車輛用戶告知OTA升級的目的、內容、所需時長、升級影響、注意事項等信息,并在升級執行后告知車輛用戶升級結果。此外,企業應識別升級活動所影響的電子控制系統,并保存軟件初始和升級版本(集),支持實施升級追溯管理。
去年,部分車企通過OTA升級對已售車輛電池輸出功率進行“上鎖”,人為降低充電上限,從而減緩電池衰減,并防止電池出現熱失控等故障。然而,采取這種“鎖電”操作行為,也導致充電速度下降、續航里程縮水,使整車產品達不到備案技術水平的后果,使消費者權益受損。
業內稱此舉有利于保障消費者利益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對于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監管是一件好事。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要求車企對OTA升級備案,有利于加強生產一致性管理。畢竟, OTA升級會使車輛的狀態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可能產生一些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一些狀態。因此,車企進行OTA升級,要確保其狀態處于一種可控之中。尤其是對于智能汽車發展到2-3級以上的輔助駕駛方面,應該做到更有效的監控。所以,對這方面提前進行報備工作,才能確保車輛智能化得到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態勢。
“通過備案,國家主管部門可以在管理系統中查詢到車輛相關數據,對于完善新能源車相關設計缺陷的管理、溯源,打下了基礎,也為日后的質保、召回提供了保障。”廣東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吳耀權表示,由于目前新能源車的車輛數據,基本上掌握在車企手中,一旦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哪些原廠數據出現了變化,只能由企業提供。因此,對有效監管帶來被動,也為消費者維權制造了困難。此前,有部分車企的車主發現,車輛在購買時,車企公布的續航里程、充電量等數據,和使用一段時間后產生了差異。有車企在調整電池容量數據后,使原車電池充電量發生變化,從而對續航里程帶來影響。事實上,新車出廠時,不少車企為了達到國家相關標準,或者突出自己的競爭優勢,會將原車電池容量輸出數據調整到最大,雖然從數字上表現得“驚艷”,新車使用初期問題不大,但隨著使用時間不斷增加,就暗藏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最常見的自燃事故)。因此,車企會根據需要,再通過OTA手段調整相關參數,以降低這種風險。甚至有部分升級過程,是在車主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進行。這其實是在目前技術水平下,車企采取的一種取巧方法,而實施OTA備案機制后,車企生產出來的新能源車產品,從出廠時各項數據,理論上都應處于透明、可控范圍內。一旦涉及以設計缺陷或者質量問題,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追根溯源,以保障消費者利益。
南都·灣財社記者 梁羅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