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曾幾何時,以大眾、豐田為首的合資品牌,在國內各大A級車展期間,展臺都是人滿為患。但近年來,這種現象已經難以看到。今年成都車展上,合資品牌展臺更趨冷清,與自主品牌、新能源展館的人氣爆棚形成鮮明對比。
在成都車展媒體日上,即使是有新品發布的大眾、豐田等頭部企業,經歷發布會的短暫喧鬧后,現場又重新恢復平靜。有些根本沒有發布新品的合資品牌,展臺區域除了偶爾有些媒體拍攝車型,基本上都是工作人員在走動。對于市場關注度本來就不強的品牌,在產品熱度不足的情況下,也在想方設法吸引眼球。像捷達、雪佛蘭展臺帶來的潮玩盲盒銷售,為迎合年輕人需求不遺余力。現代、起亞等韓系品牌,只是在新車亮相時,眾多媒體到場助力熱鬧了一把,大部分時間場面比較冷清。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展臺同樣不乏重磅車型展示,但記者經過的時候,看到現場的參觀體驗者屈指可數。此前廣汽菲克的退市,更使今年成都車展又少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合資品牌展臺受冷落,也是車市的一個縮影。 南都·灣財社記者 梁羅喆 攝影
事實上,這也是今年車市甚至是未來國內車市發展的一種走勢。在自主品牌整體迅猛發展、豪華品牌價格下探的背景下,新能源浪潮下準備又不充分,使合資品牌在市場上的熱度已經不斷下降。根據乘聯會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乘用車銷量TOP20廠商中,四家自主品牌跑贏大市并實現正增長,而進入前20排名的合資車企中,只有廣汽豐田實現正增長。雖然一汽大眾暫時仍然處于零售量首位,但同比下跌15%,穩居前三名多年的上汽通用,更是同比暴跌33.1%,下滑至第六名。反觀自主品牌,1-6月累計市場份額已達48%,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6.1個百分點。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合資品牌目前面臨的處境已經很嚴峻。本次成都車展合資品牌的整體人氣表現,也符合當前國內車市的現狀。面對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不少合資車企已經落后于市場的發展步伐,且面臨雙重夾擊。一方面,新能源車型處于追趕階段,暫時難以和“新勢力”抗衡,另一方面,燃油車又面臨自主品牌沖擊高端的影響。在存量競爭時代下,消費升級帶來的紅利多數被豪華品牌占據,導致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生存空間不斷縮小。有業內人士甚至指出,對于那些銷量一直萎靡不振的合資品牌而言,至暗時刻尚未到來。
南都·灣財社記者 梁羅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