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 | 痛快舒暢
編輯 | 朱世耘
6月份以來,比亞迪的月度銷量猶如脫韁野馬,屢創新高。從2021年的10名開外,直接進入到TOP3的行列。根據乘聯會公布了8月廠商零售銷量的排行榜。8月比亞迪再次超越一汽大眾,成為月度批發銷量和零售銷量的“雙料冠軍”!
【資料圖】
從1-8月累計數據來看,比亞迪的銷量為966,296輛,同比增長166%,較2021年的排名提升了11位,來到了廠商零售榜的第二位,較之一汽大眾差了22萬輛。同時,整個市場1-8月份累計銷量為1,295萬輛,同比增長僅有0.1%。
一方面市場總量沒有本質變化,另一方面比亞迪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同比銷量都創造了新高?
問題來了:總量同比不變的情況下,有人同比大幅增加,就一定有人同比大幅減少!
比亞迪到底搶走了誰的客戶呢?
01
從三個主流細分市場看比亞迪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1、市場主流B級轎車市場
8月,比亞迪漢以25987輛的成績,超越這個級別曾經的王者——雅閣、凱美瑞,榮登主流B級轎車銷量冠軍,當然TOP20的主流B級轎車不僅包含合資品牌產品也包含BBA的入門產品。
在8月B級轎車銷量榜中,排名下滑明顯的是:天籟、寶馬3系、豐田亞洲龍、凱迪拉克CT5、福特蒙迪歐、小鵬P7、別克君越和特斯拉Model 3。特別是寶馬3系、小鵬P7和天籟,排名下滑超過4個位次。
從1-8月B級轎車的累計銷量,就更能看出問題了。凱美瑞以173418輛,排名第一,同比增長40%;比亞迪漢以149060輛,排名第二,同比增長114%;雅閣以141464輛排名第三,同比增長24%。
而傳統的B級車重量級選手帕薩特、天籟、邁騰的銷量雖然保持同比增長的,但增長速度已經趕不上整體市場的平均增長。
BBA的入門產品中,奧迪A4L和奔馳C級依舊保持微弱的增長,寶馬3系則因為中期改款銷量出現了20%的同比下滑。
美系B級車代表的代表,別克君威、君越雙雙表現不佳,也出現了同比20%以上的下滑。
如果從上險量數據看,比亞迪漢搶占了誰的市場份額就更加明顯了:邁騰1-8月上險量為96,885輛,同比下滑22%、Model 3在1-8月的上險量為68,968輛,同比下滑26%。這兩款車合計銷量同比減少5.1萬輛,而比亞迪漢銷量增加了6.9萬輛。
在B級車市場里,比亞迪漢成為增長最快的贏家,而天籟成為妥妥輸家,不僅均價跌入16萬元水平,銷量也出現了同比下滑,大概率將會成為主流B級車市場中率先掉隊的哪一個。
2、市場主流的A級車市場
對于A級轎車市場而言,軒逸、朗逸、卡羅拉是常規的TOP3選手,但今年銷量排名格局被比亞迪秦改變了。從8月數據來看,比亞迪秦已經超越大眾朗逸成為銷量第二的A級轎車了,距離軒逸的4.38萬輛相差約15%。
從22年1-8月累計數據來看,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只有比亞迪秦、本田思域和別克威朗三款車型,其余無論是老三樣還是寶來、速騰等大眾曾經占據優勢的A級轎車,同比下滑均超過10%以上。同時,豐田的雷凌和卡羅拉的銷量下滑也更是超過25%。
預計到年底,比亞迪秦有望沖擊月度A級轎車銷量冠軍(距離軒逸的月銷量相差6-7000輛),和年度的亞軍(距離現在的第二名只相差下2400輛)。
對于A級SUV市場而言,比亞迪宋在今年徹底取代了哈弗H6的SUV霸主地位。8月以42477輛的銷量遙遙領先于CR-V、H6、RAV4和CS75Plus等一眾競品。
在1-8月累計數據上,比亞迪宋更是成為唯一一個銷量超過20萬輛的車系。而傳統A級SUV的諸多豪強們,如H6、RAV4和CS75Plus的銷量同比下滑超過20%。
在TOP10榜單中,能夠實現正增長也只有比亞迪宋、比亞迪元Plus、豐田威蘭達、大眾途岳等四款車型。
可以說,在A級車市場中,比亞迪秦、宋和元Plus都成為今年的爆款車型,他們同比銷量增長都超過100%。而被取代的主要是大眾和豐田的轎車,豐田、長城和長安的SUV。
3、入門的A0級轎車市場
這個級別曾經是本田和豐田的優勢市場,飛度、致炫一直是這個市場的絕對霸主。但是,今年隨著比亞迪海豚的熱銷,徹底打破了A0級轎車市場的“平衡”。
8月海豚銷量23298輛,相當于2-5名的銷量總和,而曾經的“王者”飛度和致炫則下滑到月銷量6-7000輛的水平了。
從累計銷量的角度來看,除了比亞迪海豚和歐拉好貓以外,其余的燃油車型都陷入全面的下滑,并且同比下滑的比例幾乎都是在15%以上。
在A0級轎車市場中,比亞迪取代的就是本田、豐田、大眾等傳統合資品牌。
4、比亞迪開始取代主流合資品牌
從整體的車型銷量結構來看,秦Plus系列與宋Plus系列構成的主流A級車市場,已經對合資車企的同級產品造成了分流;
海豚以及更入門的海鷗,完全命中了合資車企的薄弱環節;
漢、唐系列組成的B級車矩陣,雖然整體體量還略小于大眾與豐田同價位車型,但在單一車型的絕對銷量上已經開始突破,特別是漢已經成為B級以上轎車的月度銷量冠軍了。
綜合來看,大眾是這一波新能源浪潮下最受傷的車企,也是被比亞迪替代最多的合資車企。
02
大眾VS比亞迪
1-8月,比亞迪平均月銷在12萬輛,可以說已經進入了主流品牌的銷量區間。今天,就從經銷網路、銷量結構、銷售價格變化三個方面來詳細對比一下比亞迪和大眾。
1、經銷網絡
截至6月30日,比亞迪在全國共有1599家門店和1031家展廳類網點。其中,王朝網門店965家、海洋網門店634家,其它的城市展廳類、分銷商等合計約1031家。
大眾品牌(南北大眾)合計的門店總數是2062家,其中一汽-大眾1054家,上汽大眾1008家,大眾品牌的門店以經銷商為主,沒有其他類別。
從門店數量上看,比亞迪的門店數量略低于大眾,特別是海洋網的門店數量,無論是對比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都略顯不足。
但比亞迪今年的渠道改革速度非常快,不僅僅在加快渠道的建設,更是不斷學習新勢力增加城市展廳,并通過分銷商等渠道的布局來迅速增經銷網絡覆蓋面。
從區域分布結構看,在乘用車消費最大的華東和華南兩個區域市場里,比亞迪和大眾品牌在華東市場的門店數基本相當,但在比亞迪自己的大本營——華南市場中,比亞迪的門店數量相比大眾品牌有很大的優勢。
而從城市量級來看,比亞迪各量級城市的經銷網絡分布與大眾基本相當,但是由于比亞迪已經進入100%新能源化的階段,所以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占比中,比亞迪要比大眾略高。
2、銷量結構
從整體銷量結構來看,比亞迪的整體銷量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份額占比達到63.8%,而大眾品牌(南北大眾)在一二線城市的份額只有56.4%,比亞迪比大眾高出了7.4個pct!
在比亞迪占優的一線城市,比亞迪的銷量占比為12%,更是接近大眾的兩倍了!
而大眾無論是經銷商數量還是布局都更偏向于三、四、五線城市,所以大眾在四、五線城市份額超過比亞迪6個pct。
比亞迪和大眾的如此的銷量結構分布,是不是超過了大部分人的心里認知呢?
3、銷售價格
2021年比亞迪與大眾的單車銷售均價都在14-15萬元之間,比亞迪也是幾大自主車企品牌中單車銷售均價最高的。
在2022年1月份的時候,比亞迪的品牌月度單車平均成交價是15.4萬元,略低于大眾品牌的15.6萬元,到了8月份,比亞迪的單車均價已經來到17.2萬元,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大眾品牌。
從這個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售價20萬+的比亞迪海豹的交付,全年比亞迪的均價水平超越大眾也是順理成章的。
從細分市場來看,比亞迪在10-20萬元的主流市場與大眾品牌的銷量不分伯仲。
其中,海豚已經是10-12萬元A0級市場的銷量冠軍,宋Plus和秦Plus則A級車銷量的TOP3,其中宋Plus已經是SUV品類的銷量冠軍,而排在秦Plus的只有軒逸和朗逸。
在20萬元以上的市場中,比亞迪相比大眾品牌的銷量,還略有差距,但這種差距的本質主要是車型數量導致的。
如果僅看單一車型,漢已經成為所有B級以上轎車的銷量冠軍,而唐也是細分市場熱銷產品。
當比亞迪憑僅借新能源在銷量上超過了常年領先的合資品牌,同樣也憑借新能源乘用車的熱銷在單車成交均價上也超過了合資品牌的時候——比亞迪是不是主流品牌?又取代了誰的銷量?大家應該一目了然了。
在這個新能源時代的浪潮里,比亞迪緊緊把握住了兩大核心機會:第一,是順應了新能源時代的趨勢,把自己的產品體系全面切換到100%新能源的狀態!第二,開始改變過往燃油車時代里,合資品牌所引領的定價規則和邏輯。而第二點則更加重要,因為掌握定價權才是中國乘用車市場最難的事情!
未來,一旦趨勢和規則改變之后,取代合資品牌將不僅僅是比亞迪一個自主品牌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