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比亞迪汽車發布了最新的產銷快報,其內容顯示,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今年10月為21.75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171.89%,創下了歷史最好單月銷售紀錄。
而截至目前,比亞迪在今年前10個月已累計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共計139.28萬輛,同比增長239.05%,這一數據幾乎碾壓了市面上任何一家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車銷量表現。
早在年初,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就曾在投資者大會上表示:“保守估計,比亞迪今年的訂單會達到150萬輛,如果供應鏈做得好,訂單可能會沖擊200萬輛。”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亞迪想要在今年年底完成最初定下的150萬輛的目標,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資料圖片)
除了順利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外,比亞迪還有望在今年超越一汽-大眾,成為國內乘用車企的銷量冠軍。
據悉,比亞迪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115.75萬輛,而一汽-大眾的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則為134.54萬輛。盡管一汽-大眾暫時領先,但從每月的銷量來看,比亞迪每月20萬輛的增速明顯快于一汽-大眾每月16萬輛左右,按此粗略估算,截至今年年底,兩家車企的全年銷量預計將在185萬輛左右,可謂不分伯仲。
而考慮到比亞迪目前已放棄燃油徹底轉型,那么他們也將有機會以新能源車企的身份登頂,這對于中國汽車市場來說有著巨大的意義。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比亞迪集團就已經以1288.1億美元的總市,值超越大眾汽車成為了全球第三大車企,包括豐田汽車及特斯拉都被比亞迪甩在了身后,而這種強勢不僅體現在市值和銷量方面,同時也體現在更合理的產業布局上。
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集團總營收高達1506.07億元,其中電池光伏及手機零部件組裝等業務就貢獻了413.4億的收入,這體現出了比亞迪早年所堅持的“多元化經營”已初具成效,而前段時間更是有傳聞,為了滿足拓展海外市場的需要,比亞迪正考慮打造自己的海運業務。
這種收入的多元化,大大提高了比亞迪在面對市場波動時的穩定性,而電池業務本身也與新能源汽車相輔相成,掌握了這一核心技術,比亞迪基本不會在“動力電池”上被人卡脖子,甚至他們研發的“刀片電池”以及新的“六棱柱電池”還一度成為了一種品牌優勢,包括特斯拉、豐田在內的諸多知名車企,也紛紛拋來橄欖枝與其合作。
可見,無論是從銷量數據還是業務收入,比亞迪都處于一個相當不錯的狀態,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從前段時間上海取消“插混”車型購車免費牌照福利的動作來看,未來國家將會逐步減少甚至放棄對“插混”車型的關照,這意味著,插電混動車型作為一種介于純電和燃油之間的過渡產品將會逐步失去其獨有的“政策優勢”,這無疑會影響到以DM車型為主力的比亞迪,因此對他們來說,全面純電化已迫在眉睫。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