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新能源車企的年終焦慮:打不過特斯拉,完不成KPI:全球播資訊

    2022-11-23 23:01:43 來源:騰訊網

    來源:視覺中國

    特斯拉官宣降價當天,一家新勢力企業的副總裁在內部忍不住爆粗口,痛批特斯拉攪亂了行業規則,不給新能源車企們留活路。


    (資料圖)

    一位內部員工透露,后續的影響是,該品牌的主銷車型被特斯拉又搶走兩成的訂單量。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中國乘用車市場10月零售銷量186.3萬輛,同比增長7.2%,環比下降4.4%。自2013年以來,中國車市首度出現了“銀十”銷量低于“金九”的局面。

    遇冷似乎成為當下眾多新能源車企的境遇。而特斯拉連續兩次調價,也攪動著市場有了新的變化。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曾經野心勃勃立下年度目標的車企大都難以完成。

    未來汽車日報統計發現,除比亞迪、廣汽埃安和哪吒汽車,其余新能源車企目前的KPI完成度均在60%以下。距離2022年收官不足兩個月的時間,焦慮蔓延下,不少車企仍試圖奮力一搏。

    車不好賣了,競爭加劇

    今年的“金九銀十”,蔚來汽車直營店的銷售負責人趙靈大賺一筆的念頭徹底落空了。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銷售人員沖業績的關鍵時刻,僅是國慶假期的前三天,“都能賣出平時一周的量,銷售人員的業績也會翻倍上漲”。

    但到了今年,銷售勢頭直線下降。“不只是9月和10月的客流量和訂單量同比下滑得厲害,甚至今年全年直營店的訂單量和客流量都下滑了30%左右。”

    客流量與訂單量直接影響著銷售們的收入。去年10月,趙靈因為業績好,拿到4萬元的月薪,但到了今年,因為只完成了基礎的銷售目標,這個數字變成了1萬多。

    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位新勢力直營店銷售負責人也發現,和去年同期相比,門店今年的訂單量幾乎腰斬。并且在客流量方面,線上線索流量與去年相比呈上升狀態,但轉化率卻降低超過50%。“就是通過網絡渠道關注我們產品的消費者變多了,但他們并沒有真正到店里來看車。”

    市場端不景氣,賽場上的參與者們只能你追我趕瘋狂擴張,身處一線的銷售人員清楚地感受到了競爭加劇帶來的壓迫感。

    壓力最先來自內部。為了增加銷售觸點,以特斯拉、蔚小理蔚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對銷售渠道進行激進的擴張。

    以蔚小理為例,從2020年至2022年,三家門店數量幾乎都實現翻倍,其中超八成門店數量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

    集中擴張雖然增加了蔚小理的銷售觸點,但每家直營店所獲取的客源數量也被瓜分。“就像是一塊蛋糕,由一個人享用變為多人享用。”趙靈解釋道。

    她還記得,2020年因為線下門店數量有限,北京地區的大部分用戶都會來所在的直營店購車,“銷售一天賣出10輛車已是常事,甚至還有從河北來購車的客戶。”

    如今,蔚來在北京的直營店已經擴充到14家,僅朝陽區便有4家。店面數量的增多也順勢縮減了各家直營店的銷售半徑。“目前各家直營店的邊界感比較強,銷售線索會根據直營店的地理位置分配。”趙靈表示,一旦后臺發現直營店有跨界現象,“店長和銷售人員都將受到處罰。”

    與此同時,當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品牌扎堆購物中心,商圈內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國內位于商場、購物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商超店發展迅猛,已達到2200余家。在北京的一些熱門商圈,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由之前的2-3家增加到10余家。

    看著商場5層擠滿了新能源汽車品牌,小鵬汽車位于北京合生匯門店的銷售人員感覺壓力徒增。起初,銷售以為能夠借助友商的品牌效應為自己門店引流,但實際結果卻并非預期。

    有新勢力市場部負責人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在商圈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集中度往往與消費者到店的停留時間成反比。“一個擁有1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商圈,消費者到店的停留時間為15分鐘,而一個擁有5家新能源品牌的商圈,消費者到店停留時間會更長。”

    上述小鵬銷售也發現,目前新能源車企們推出的產品多集中在中型/中大型轎車、中大型SUV和MPV三個細分領域,“相同定位的選擇多了,消費者也變得更挑剔。比如同價位區間的一款車,極氪001上有這個配置,而小鵬G9沒有,就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車決策。”

    特斯拉的降價壓迫

    除了激烈的角逐,令新能源車企頭疼的還有特斯拉的價格戰。

    10月24日,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在售Model 3直降1.4-1.8萬元,Model Y直降2.0-3.7萬元。此舉一度導致特斯拉中國官網出現崩潰。11月8日,特斯拉中國表示,在年底前完成提車的用戶,可獲得4000元或8000元的尾款減免。

    隨著兩款主力車型調價完成,其售價也定格在了20萬-35萬的價格區間內,而這正是目前主流新能源車企們的主銷陣地。從蔚來ET5、小鵬P7、小鵬G9、極氪001、問界M7和比亞迪海豹等車型均在此價格周圍。

    來源:視覺中國

    “比亞迪海豹被搶走一定訂單量,王朝網絡漢EV暫未被波及。”有比亞迪員工告訴未來汽車日報,目前海豹的平均提車日期在3個月左右,而特斯拉Model 3最快一周便可提車。這也使得不少消費者退掉海豹訂單轉而購買降價后“更香”的特斯拉Model 3。

    從當前的競爭來看,不只是單一車型,影響用戶最終選擇的維度還包括新車上市之后的交付打法、產線準備和產能爬坡能力、供應鏈把控能力等,對于車企來說更考驗的是綜合能力。

    不過價格確實撩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這也導致特斯拉降價后,其他車企跟進與否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一家新勢力品牌的員工告訴未來汽車日報,特斯拉降價當天,公司內部也進入“備戰狀態”,當天公司涉及到市場、采購、營銷的部門開會溝通應對策略,因為要對每一項策略進行成本核算,“就連財務都進入24小時待命狀態”。

    最終經過商討的策略交由董事會做決定,一個小時后,公司還是決定不跟。“這更像是要銷量還是要利潤,公司前三季度的虧損數字很高,第四季度要沖業績,所以只能放棄降價。”上述內部人員解釋道。

    對于特斯拉而言,強大的利潤率是其敢于降價的底氣。目前,特斯拉的單車利潤高達6.9萬元,而以“蔚小理”為代表的其他新造車仍未從虧損泥沼中走出來。今年二季度,三家的凈虧損分別達到27.6億元、27.09億元和6.41億元。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年年末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會出現大范圍的降價潮。“明年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受購車補貼,如果車企現在降價,那么明年的價格調整將陷于被動。”

    不過依然有車企逆勢而上。10月25日,問界以“取消原來金融貼息、各銷售門店差異化的禮品等服務,對部分現車車型購買用戶統一贈送價值8千元的保險”的方法變相降價。同樣,零跑T03和零跑C11也為消費者提供了2500元和3000元不等的保險補貼。

    隨后,國產福特電馬、梅賽德斯-奔馳紛紛跟進降價策略。其中電馬MustangMach-E全系車型降價2萬元-2.8萬元不等;奔馳電動車降價幅度更是在5萬-23.76萬不等。

    比亞迪內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雖然比亞迪內部并沒有降價計劃,但比亞迪各大區4S店均推出了“1元上牌政策”,即購車用戶可減免1000元的上牌服務費。

    不過這并非為比亞迪官方發起的優惠活動,“目前受波及最嚴重的是海豹車型,訂單量有小幅度減少,但海豹不會有價格優惠,之后海豹有可能推出限時免息政策,提高置換補貼金額。”該業內人士表示。

    難以完成的銷量KPI

    終端市場的寒意傳遞到新能源車企身上,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大家都難以達成年初時定下的銷量KPI。

    在本土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2022年電動車整體銷量仍在快速增長,但具體到個體的銷量目標達成率,卻參差不齊。

    比如,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2022年的年銷量目標分別為20萬輛和25萬輛,但兩者前十個月累計銷量僅為10萬輛左右,完成率不足50%。

    未來汽車日報統計了包括比亞迪、蔚小理等明確公開2022年銷量目標的新能源車企發現,近一半新能源KPI完成率均低于60%。

    未來汽車日報制表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僅有比亞迪、廣汽埃安和哪吒汽車在1-10月份的完成率達80%以上,完成年度銷量目標似乎不成問題。

    而剩下的車企,即便是特斯拉,也幾乎難以達成今年定下的銷量目標。焦慮蔓延之下,有的車企還在做奮力一搏。除了特斯拉祭出降價策略之外,其他新能源車企也不放過任何一個營銷的機會,為自己增加銷量。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雙十一”期間,包含長城汽車、奇瑞汽車、零跑汽車和哪吒汽車在內的26家汽車品牌選擇了線上直播的銷售模式。而由天貓提供的數據則表明,新能源汽車品牌直播訂單占汽車總訂單的比例達50%以上。

    另據長城汽車公布的“雙十一”數據顯示,長城汽車訂單量突破4萬輛、交易額突破20億元。

    來源:長城汽車官方

    不同于傳統車企,采用直營模式的新能源車企,只能通過提升訂單量和保證產能來提高交付量。一家攝像頭供應商負責人透露,“目前極氪、蔚來等客戶對零部件的供應催得很急,為了保障年前能夠交付更多新車,有的車企選擇直接包下一條生產線。”

    不過也有車企選擇面對現實。一位銷售人員表示,小鵬直營店目前下調了門店銷量任務,“基本上全國的門店都對銷量任務進行了下調,但下調后的完成率依然不是很高,各家門店的成交率較去年都有明顯地下降。”

    對于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今年注定有多數車企將完不成既定的年度銷量目標。有合資車企市場部人士表示,車企通常會在年初根據宏觀環境及法規政策、各線城市增長、消費者動向研究、競品動態、自身發展情況來制定全年的銷量目標。

    而如今疫情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也讓車企不敢輕易對2023年做出判斷。“但大家都不樂觀了,明年可能大部分車企制定的銷量目標不會過于激進。”上述合資車企人士判斷。

    (注:文內受訪者趙靈為化名)

    作者|蘇鵬

    編輯|王妍

    上一篇:天天觀焦點:“調價潮”愈演愈烈 極氪不會跟風調整

    下一篇:全球新資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倒計時,比亞迪打響漲價第一槍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国产91在线|亚洲|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