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是出了名的“燒錢”賽道。
造車更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全方位大比拼,光靠“砸錢”是很難做成功的。
【資料圖】
這不,寶能集團掌門人姚振華號稱投資超500億的造車游戲,也在喧囂過后,徒留一地雞毛。
一
一則拍賣公告,將沉寂良久的觀致汽車重新拉回公眾視野。
近日,安徽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則拍賣公告,標的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的汽車生產線設備,相關信息赫然出現在阿里資產·司法頁面。
公告信息顯示,該設備起拍價約為1.23億元,將于12?月16?日上午10?時起開拍。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700次圍觀,但無一人報名。
標的物介紹顯示,共有包括涂料循環系統、專用包邊機2?臺、機器人自動噴涂系統等在內的18?種設備被列入拍賣清單。目前,該批設備存放在觀致汽車位于江蘇省常熟市的廠區內。
公告并未披露案由和申請執行人,不過觀致汽車相關人士表示,可能是某個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結果。
此事引發輿論熱議,有網友忍不住感慨,生產線都被法院拍賣了,想必觀致汽車離徹底破產已經不遠了。實際上,這僅是觀致汽車所處困境的冰山一角。
早在2020?年,就有員工爆料稱,觀致汽車拖欠員工工資,觀致汽車上海分公司的社保自2020?年2?月份就開始拖欠。
到了今年7?月,情況更加糟糕。江蘇省常熟市人資社保局通報稱,觀致汽車拖欠751名工人工資1000.18?萬元,且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按照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內憂未除,外患又起。今年5?月,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接到多起濟南市觀致車主售后無4S?店維修保養的投訴。
經過協會調查,濟南市4?家觀致汽車直營店已經關門停業,廠房服務電話也已注銷。協會向觀致汽車總部郵寄發送問詢函,但因人去樓空信件被退回。
鑒于此,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將觀致汽車品牌列入消費黑名單,并向全省廣大消費者發出消費警示:謹慎購買觀致品牌汽車。
今年11?月27?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分析財產查詢反饋發現,觀致汽車名下存款只有2651.30元。觀致汽車在常熟市擁有不動產約20?幢,但這些不動產不僅存在大額抵押,而且被數十次輪候查封。
此外,觀致汽車名下登記的車輛絕大多數已被數十次輪候查封,車輛管理部門因技術原因無法再次查封。現場調查發現,觀致汽車已歇業停產,機器設備均已被查封。
截至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可查到多家人民法院對觀致汽車下達的185?份裁定書。另據天眼查顯示,觀致汽車目前終本案件未履行標的金額達5.4?億元,限制消費令186?條,歷史被執行人214?次,被執行總金額9.08億元。
二
如今站在懸崖邊的觀致汽車,其實起點并不低,甚至可以說是出身不凡。
觀致汽車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當年,奇瑞汽車與以色列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了奇瑞量子汽車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為觀致汽車。
眾所周知,奇瑞汽車以“便宜”著稱,依靠低價車在中國汽車市場闖出一片天地,但奇瑞汽車并不滿足于此,還想進軍高端市場,觀致汽車的市場定位就是國產自主高端品牌。
為將觀致汽車打造成高端豪華自主品牌,奇瑞汽車不惜砸下重金挖來前寶馬MINI?設計總監擔任觀致汽車總設計師,還邀請了大眾、通用總部的多位高端擔任要職。
有國際前沿團隊坐鎮指揮,奇瑞汽車意氣風發,準備大干一場。2013?年,觀致汽車旗下首款車型觀致3?橫空出世;2014?年,觀致3?實現量產上市。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在低端市場尚有一席之地的奇瑞汽車,進軍高端市場時卻屢屢碰壁,觀致汽車在國產高端市場上難有出頭之日。
無論是首款車型觀致3?,還是后來陸續推出的幾款SUV?車型,很少有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奇瑞汽車的高端夢一直無法照進現實。
最直觀的表現是銷量慘淡,2014?年至2016?年,觀致汽車三年累計銷量只有不到2.2萬輛,平均下來一年只賣7000?輛車,在龐大的汽車市場上沒能激起多少水花。
在持續低迷的銷量背后,觀致汽車還要承受虧損之痛。2014?年至2016?年,觀致汽車虧損額分別為22?億元、25?億元、19?億元,三年間累計巨虧66億元。
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從2007?年到2017?年,奇瑞汽車在觀致汽車身上投注了太多人力、物力、財力,觀致汽車非但沒能提升奇瑞汽車的業績,反而變成了一個填不滿的“黑洞”。
奇瑞汽車痛定思痛,逐漸萌生出退意。此時,恰逢國內新能源汽車熱風刮起,不少商業大佬都在琢磨跨界造車之事,這其中就有寶能集團掌門人姚振華。
想要及時止損的奇瑞汽車,與謀求跨界造車的姚振華,雙方可謂一拍即合,很快便敲定了收購方案。
最終,寶能集團斥資66.3億元取得觀致汽車51%?股份,成為觀致汽車的第一大股東,并獲得控制權。
自此開始,觀致汽車進入“姚氏造車”時代,也為日后一連串的命運轉折埋下了伏筆。
三
姚振華,江湖人稱“姚老板”,是中國商界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風云人物,其人生中最出名的事件當屬那場毀譽參半的“寶萬之爭”。
姚老板的發家史,得益于其多次精準踩中了時代發展的脈搏。早年間,國家推動“菜籃子”工程,姚老板靠賣菜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進入地產行業賺得盆滿缽滿,之后又在保險行業數錢數到手抽筋。
作為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姚老板家底豐厚無需贅言,當跨界造車成為時尚潮流,姚老板這位曾經的時代弄潮兒自然也想分一杯羹。在姚老板麾下,觀致汽車曾有過一段光輝歲月。
2018年,觀致汽車銷量一躍達到6.3?萬輛,同比暴漲320%?,創下前所未有的銷售成績。按照這樣的增速發展下去,觀致汽車在高端市場脫穎而出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出人意料的是,觀致汽車銷量爆表并沒有引發社會轟動,原因是大部分車型都賣給了寶能旗下的汽車租賃平臺聯動云。換句話說,就是自產自銷。
不可否認,姚老板是資本運作的高手,但造車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全方位大比拼,光靠“砸錢”是很難做成功的。觀致汽車也在短暫風光過后,再度呈現頹態。
2019?年,觀致汽車銷量呈現斷崖式暴跌,當年賣出2.2?萬輛;2020?年,觀致汽車銷量幾乎腰斬,只賣了1.3?萬輛;2021?年,觀致汽車全年銷量僅有5200?輛,肉眼可見一年不如一年。
期間,觀致汽車也曾嘗試改變,希望借助新產品來吸引消費者眼球。于是,在經歷4?年空窗期后,觀致汽車于2020?年7?月發布全新SUV?車型觀致7?。
彼時,寶能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大谷俊明宣布,從2021年開始,觀致汽車將會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車型的節奏;到2025?年實現從轎車、SUV?及MPV?,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從A0?級到B?級車型的覆蓋。
大谷俊明是全球汽車市場的實力干將,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出現時,大谷俊明正出任東風日產總經理,在當時全球汽車產業收縮的背景下,東風日產的逆勢擴張戰略,幫助企業實現了進入“第一集團軍”的目標。
2021?年9?月,姚振華表示,寶能自2016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已經投入超過500?億元,公司要力爭通過10-15?年打造具備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集團。
然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除了以特斯拉及“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外,各大傳統車企紛紛摩拳擦掌,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留給寶能發揮的空間非常有限了。
在“燒錢”造車期間,寶能的現金流逐漸撐不住了。近年來,伴隨監管趨嚴,寶能旗下的地產和保險在整頓中逐漸慢了下來,導致現金流越繃越緊。
根據公開資料,寶能集團及旗下各公司的債務總和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寶能本身自顧不暇,無法繼續“輸血”支持觀致汽車了。
自2021?年9?月起,寶能系旗下5?家主要公司,鉅盛華、寶能控股、寶能地產、寶能集團和寶能汽車,合計被法院執行超180?次,社會聲譽一落千丈。
而寶能系所持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寧百貨等上市公司股份,相繼被司法凍結或輪候凍結,想要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套現還債這條路也走不通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當寶能系風光不再,姚老板宣稱投入超過500?億的造車夢,也在喧囂過后,徒留一地雞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