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從畢業到就業是每名畢業生都要面對的一項重要人生抉擇。對寧波工程學院杭州灣汽車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大四學生陳峻彥來說,這個過程就是“跨過一條馬路”。去年9月,陳峻彥到吉利汽車安全技術開發部實習,如今,他與吉利簽訂合同,順利就業。
助力汽車產業“中國龍灣”建造,2014年,寧波市政府劃撥土地500畝、投入5億元支持寧波工程學院成立杭州灣汽車學院,采用由新區政府、寧波市教育局、上汽大眾、吉利集團和學校組成的聯合辦學理事會管理模式,走上了一條政、產、學、研“四方協同”,校園、研究園、產業園“三園融合”的現代產業學院之路,著力培養現代汽車工程技術人才。
學院因產業而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杭州灣汽車學院位于前灣新區國際汽車產業城中心,擁有吉利和大眾兩大整車企業,領克、吉利、大眾、斯柯達四大整車品牌,整車規劃產能達150萬輛,并集聚了韓國萬都、中信戴卡等150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在打造汽車產業的“中國龍灣”。
“汽車學院因汽車產業而生,在培養現代汽車工程技術人才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逼噷W院執行院長陳曉平介紹,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的興起,汽車構造發生了很大變化,相關專業建設沒有現成的教材支撐,只有緊密對接產業才能跟上產業發展。
建設之初,汽車學院便依托產業基地推進工程教育改革,將企業引入校園、企業家引入課堂、企業科技項目引入學校,將實驗室、課堂、師生培養延伸到企業和研究院,專業設置與崗位群對接、課程體系與行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以培養現代汽車工程技術人才。
校企之間除了物的流通,還有人的雙向流通。學院從吉利動力總成研究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寧波分中心等合作單位聘請了70多位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進校授課,并分批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師到企業掛職,擔任企業工程師,參與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
“學院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高校、產業全方位合作,促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進產業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通過實現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加速培養圍繞汽車產業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寧波工程學院校長助理、汽車學院黨委書記胡如夫說。
科研引領產業發展
學院因汽車產業而生,服務、支撐、引領汽車產業發展,是學院建設的重要目標。“汽車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急需技術創新,學院在不斷和企業的交流碰撞中找到研究的方向,找準自己的特色和立足點,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标悤云秸f。
在產學合作方面,學院與吉利、大眾、中汽研、萬都等5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科技研究方面,學院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技術、振動噪聲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三大方向。同時,在汽車動力電池機械完整性和保護系統、整車振動噪聲分析和控制、汽車關鍵部件射流精密加工等關鍵技術方面形成特色。
隨著產教融合的不斷深化,學院正在打造區域汽車產業新型智庫,搭建或共建技術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人員培訓、專題調研等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產品檢測、信息咨詢等服務,指導企業創建國家、省、市級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
近年來,汽車學院科技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年均服務企業科研經費達800萬元以上,企業新增產值2.62億元,新增利稅6000多萬元。
超八成學生在汽車行業就業
校企協同育人下,汽車學院的畢業生可謂十分緊俏?!坝绕涫谴蟊姷三堫^企業,往年都是招聘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今年向汽車學院批量化要人,這也證明了企業對汽車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焙绶蛘f。
“這批學生的表現出乎我們的意料,基礎扎實、專業過硬、態度認真,愿意挑戰有難度的工作,很有潛力。”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綜合管理部部長萬洪波說。
近5年,汽車學院培養本科生近2500名,就業率在98%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在前灣新區汽車產業城就業,超八成在本行業(領域)就業。
當前,寧波工程學院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實踐基地項目啟動建設。未來,國際工程師學院和新能源學院也將拔地而起。
“瞄準未來,寧波市246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萬億級汽車產業,為學院特色發展提供了更加優越的產業基礎。”陳曉平說,到2025年,學校將建成優勢資源匯聚、服務區域重點產業、國內一流的現代汽車產業學院,成為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科技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機構、產業學院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窗口。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13日第3版?
作者:本報記者 史望穎 董魯皖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