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到底有多火?完全可以從特斯拉、比亞迪兩個品牌上得到答案,尤其是比亞迪,多年深耕迎來大爆發,連續三個月銷量超20萬,在近期公布的11月銷量中更是以同比大增136.5%的姿態保持高速增長,且多款車型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當然了,這也不免讓人產生疑問,比亞迪怎么突然就火起來了?它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今天我們就從比亞迪海豹的熱點事件上探尋一番。
事件起因是某玩車賬號發布了一條視頻,內容是車輛扭轉剛性大橫評,測試車輛除了咱們今天提到的比亞迪海豹以外,還有奔馳GLS、寶馬7系、雷克薩斯RX、保時捷Panamera等豪車;測試過程是模擬車輛在單輪懸空、載人雙輪懸空場景下,尾門能否正常關閉,從而檢驗車輛的扭轉剛性。而測試結果卻有點出乎意料,通過兩輪測試的僅有奔馳GLS、寶馬7系與比亞迪海豹。
那么這樣的測試結果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在這種單人懸空、載人雙輪懸空的場景下進行尾門關閉測試,最主要考驗的就是車身的扭轉剛性,也能從側面反映車輛的安全性。而比亞迪海豹測試成績在堪比奔馳GLS、寶馬7系這些百萬豪車的情況下,起售價才20.98萬,因而引起了諸多網友的討論。
那什么又是扭轉剛性呢?物理意義上來講就是某些材料或者物體像扭麻花那樣扭轉1度所需要的力,從汽車的角度來講,那就是車身發生扭轉變形所需要的力。就比如說保時捷Panamera和凱迪拉克XT5就在車身單輪懸空的情況下,無法完成尾門關閉。這就是由于車身扭轉剛性不足,從而導致車身發生了一定的“變形”,使得尾門做不到嚴絲合縫,從而無法準確關閉。
其實除了尾門關閉測試以外,諸如場地試駕的“鋼板交叉軸”、碰撞測試、變線駕駛測試等,也都可以展現出車身的扭轉剛性好壞。換句話來說,汽車的扭轉剛性是關于衡量汽車安全的重要指標。比如說在一些交通碰撞事故中,難免會出現跌落、翻滾等現象,如果車內扭轉剛性不強,很容易會對車內乘員造成嚴重傷害。
那么比亞迪海豹的扭轉剛性又有多高呢?據官方數據顯示,它的扭轉剛性是達到了40500N.m/°。參考之前網傳的“百萬級豪車門檻”車身扭轉剛性標準是40000N.m/°,也難怪它能在這項測試中,會有著不弱于奔馳GLS、寶馬7系的表現。其實按照已知數據來對比,比亞迪海豹的扭轉剛性甚至是能媲美700多萬的勞斯萊斯幻影,當然實際是否也如此,還有待實力更雄厚的媒體或專業機構驗證。但就以同價位衡量,這車完全是能做到了王老板追求的“極致安全”。
而比亞迪海豹車身扭轉剛性能夠如此之高,主要還是得益于其采用的比亞迪全新“黑科技”——CTB技術,中文叫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這是目前業內最新的第三代電池技術。結構上是從CTP的電池三明治結構,進化為CTB的整車三明治結構。其不僅提升了整車的集成度,同時也讓底盤、電池來承擔扭轉壓力轉換為了整車承擔,從而大幅提升了整車的扭轉剛性。
其實除了關乎安全性以外,車身的扭轉剛性還關乎一些車輛的其他產品力,比如說車輛扭轉剛性高,這也就意味著車輛行駛噪音、震動會更小,從而有著更出色的NVH表現。當然最明顯的影響,還是對車輛操控性的提升,雖說扭轉剛性不會直接決定操控性的極限,但它能直接影響車輛的主觀操控性好壞,諸如讓車頭響應更積極、變向不拖泥帶水、底盤整體性更優秀,都可通過扭轉剛性改善。
總結:從比亞迪海豹在大橫評視頻中脫穎而出,我們其實可以知道,如今比亞迪能夠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和選擇,并不僅僅靠的是運氣和抓住了時機,而是憑借著出色的技術實力加持,以品質逐步征服了市場和消費者。而除了目前咱們熟知的“王朝”、“海洋”系列以外,明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高端品牌“仰望”也將和大家見面,期待它能給我們帶來更多亮眼的表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