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明年,新能源高增速時代還能保持嗎?

    2022-12-13 18:02:24 來源:騰訊網

    明年,可能要告別新能源汽車高增速時代了。


    (資料圖)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預計同比增長30%左右,由此將進入緩增長階段。而沒有新能源的高增速拉動后,整體車市可能將陷入“負增長”。

    多家機構或專家的觀點,和蓋世汽車研究院類似。究其原因,今年政策強力刺激,以及四季度的“漲價潮”,持續透支明年的消費需求。同時,還要面對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的沖擊。國補即將在2022年12月31日結束。

    而另一邊,為了沖四季度業績,車企借國補即將取消這一信息,明確明年新能源產品要漲價,“變相”催促部分消費者將購車計劃提前至今年內。

    疊加逐漸常態化的疫情,以及地緣政治因素、供應鏈緊張等問題,2023年,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新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似乎將成定局。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漲價”進一步透支消費需求

    雖然,國家及地方省市,每年都有出臺相關促汽車消費政策,但為了扭轉疫情、俄烏局勢沖突等引發的悲觀情緒,今年的力度更大。

    針對燃油車(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車同時發布了強有力的政策。新能源汽車市場方面,增加購車指標的數量、實行購車補貼的金額等政策,力度也是空前的大。利處在于今年市場的增長有保障了,弊處在于嚴重透支了明年的消費需求。

    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前11月累計產銷分別為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25%。

    然而,仔細觀察新能源汽車銷量走勢會發現,政策刺激帶來的增量主要集中在三季度前。加上疫情反復影響,9月后增速連續環比下滑。最新數據是,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同比增幅收窄至72%左右。

    汽車產銷疲軟期顯露端倪,年底翹尾現象沒有出現。基于此,中汽協下調2022年銷量預期至2680萬輛。而明年車市情況或許會更艱難,有觀察人士認為,地方政策的強有力刺激政策有效期大概率到今年底。雪上加霜的是,2023年可能就沒有“國補”了。

    國補最早發布于2010年,采取的是退坡機制按年度減少補貼標準。國補在實行的12年里不斷細化完善,目前補貼標準是純電乘用車(續航300Km以上)補貼9200元~12600元;插混(含增程)乘用車(純電續航50Km以上)補貼4800元。

    國補政策一直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強心劑”。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透露,今年以來至11月10日,已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購稅686.2億元,同比增長101.2%,是去年全年的2倍。考慮到國補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貢獻,有行業人士呼吁延期,但目前尚沒有消息傳出。

    反而是車企,借國補即將取消做起了“文章”,以沖刺四季度銷量。

    進入11月來,多家品牌掀起“限時保價”政策發布熱潮。截至目前,一汽紅旗、長安歐尚及深藍、歐拉、埃安、吉利旗下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等大部分新能源品牌或車型,加入其中。理由基本上是以下兩條:一、國補即將取消;二、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各品牌“限時保價”政策的時間都以2022年12月31日前為節點。對于在規定時間前下定鎖單的客戶,就算交車周期跨過今年,品牌方幾乎都承諾會補齊2022年國補差額。至于明年下單的客戶,“對不起”,不僅補貼沒了,產品售價可能還會漲個幾千元。比如長安深藍SL03,表示受電池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2023年官方指導價將上調2000-8000元。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

    當接收到車企的“輪番轟炸”時,原計劃明年購車的新能源消費者,尤其是手握購車指標(一般一年內需要購車)的非限購城市消費者,極有可能會選擇提前購車。

    明知是在透支明年銷量,車企為何還要如此做?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是應對特斯拉持續降價的沖擊。特斯拉為保證較高的產能利用率,10月來在中國市場啟動“四連降”。不同于特斯拉可保持高盈利,中國新能源品牌基本上沒有降價空間。在這關口,中國品牌以明年“漲價”策略對抗特斯拉的降價攻勢,能爭取到部分“非特斯拉”用戶的提前鎖定。

    其次,讓消費者提前做好漲價“心理準備”。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明年國補即將退出,車企若屆時再提價,反而會處于被動位置,不利于銷售的開展。

    最后是,沖刺銷量。2022年最后一個月,車企都想要“搏一搏”,提前為“寒冬”到來儲存“糧食”。現在能多賣出一輛車就多一份收入,多一個增換購的潛在客戶,甚至可能還會帶來“一串”潛在消費者。

    整個車市需求被嚴重透支,疊加疫情、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改變(由松變緊),蓋世汽車研究院據此分析,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明年大概將增加近300萬輛,相較今年增幅收窄近七成。

    明年增長靠“插混/增程”

    對于明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這一觀點,業內幾乎已達成共識。那對于直面C端市場的整車企業來說,在增量將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如何精準洞察哪個細分市場增換購潛力最大,哪個技術路線將“走紅”,成為能否守住或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之一。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判斷,預計明年插混和增程式產品銷量增長勢頭良好。相關分析師認為,國補取消對A00級、A0級兩大市場影響較大,不過對A級這個大細分市場影響較小。原因是,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主流車企,通過推廣插混或者增程式技術路線,打開了A級市場。

    DM-i超級混動系統,圖片來源:比亞迪

    插混或增程式技術的優勢在于:售價趨近于燃油車,電池成本不高,無續航焦慮,適用場景更廣(比如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等。

    要知道,就電池成本一項就讓純電動車競爭力大幅下滑。目前,電池成本占純電動車成本高達40%-60%,正成為其迅速普及的一大限制因素。而插混或增程式產品搭載得是體積較小的“小電池”,成本更低。

    更為利好的是,車企正在考慮選擇更多的電池供應商,以期進一步攤薄電池成本,提升新能源產品溢價能力。照此規劃,純電動車和插混/增程都將受益。

    實際上,插混/增程產品今年就開始在A級市場“大展拳腳”了。以插混為例,從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來看,今年A級插混市場占插混整體市場的比例高達55.4%。

    目前,插混產品已成功打入平價(8萬-15萬)和大眾(15萬-25萬)市場。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整理,國內插混乘用車1-9月累計銷量為97.4萬輛,同比增長1.67倍,遠高于新能源乘用車同期增幅(1倍)。

    憑借在混動技術路線的優勢地位,中國品牌吃到了該市場紅利。蓋世汽車研究院指出,國內自主改善升級的DHT雙電機技術具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等優勢。

    插混市場需求的爆發,讓中國車企愿意加快加大投入力度。目前,除比亞迪外,東風、長安、上汽、吉利、長城、奇瑞等車企,都已加入插混或增程“大軍”。今年,多家車企陸續投放了相關產品,如嵐圖夢想家、長安深藍SL03等。明年將迎來產品集中投放期,比如吉利、長城都計劃發布數款插混車型。插混及增程式兩大市場,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檸檬DHT技術,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但也有觀點認為,取消綠牌可能會影響明年插電產品的推廣。如上海已明確表示,2023年1月1日起,上海消費者購買插混(增程)汽車將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不過,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影響較為有限,因為非限購城市正在成為插混/增程的購買主力。在他看來,除了A級市場,新能源車型還將持續向B級車市場挺進。

    這是因為,中高端市場消費者收入較為穩定,受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較輕,在消費升級需求驅動下,會出現換增購的需求。新能源汽車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智能化技術加持下,可蠶食該市場部分燃油車競品的份額。

    從中國品牌爭相加快布局30萬+新能源車市場來看,顯然已嗅到“顛覆”高端市場的機會。今年四季度以來,30萬+新能源賽道逐漸變得擁擠,陸續涌入騰勢D9、阿維塔11、理想L9、小鵬G9等多款新車。明年后,中國品牌與傳統豪華品牌在30萬+市場的競爭,將越發激烈。

    大眾ID.4X,圖片來源:大眾中國

    為保住市場份額,不落人后,合資車企也在加快純電動化產品投放速度。但是,合資品牌可能很難像在燃油車市場那樣,在新能源車市場占據絕對優勢了。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由于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合資品牌未來國內市場增量或許有限。“大象”轉身的未來,雖然充滿不確定性。但鑒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全球新能源化的趨勢,大部分外企車企不愿也不能放棄轉型電動化,這是可以確定的。

    另一點能確定的是,隨著越多車企入局,更多產品投放,從明年起,新能源賽道的競爭將越發白熱化。

    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這將是一把“雙刃劍”。新能源化越發明顯,對燃油車的替代速遞加快,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46%,新能源車企可乘“東風”更進一步。但另一面則是,參照燃油車市場競爭格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也將從“紅海”變成“血海”,淘汰賽進程加快。

    不想加入“破產陣營”的話,新能源車企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競爭了。

    上一篇:廣州車展恢復舉辦 成“新十條”發布后舉行的第一個國際A級車展

    下一篇:環球微動態丨賣一輛虧2.6萬,理想汽車有多少挑戰?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youjizz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