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不僅金九銀十沒有出現,廠商年底沖量市場大漲的趨勢甚至出現罕見反轉。
據乘聯會最新統計,2022年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4.9萬輛,同比下降9.2%,環比下降10.5%,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金九銀十銅十一的環比下降特征。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同比增長7.1個百分點,比亞迪不僅穩居廠商第一,吉利也上升到第二。乘聯會分析,封控對車市店端供給與消費購買的兩端均有所沖擊,這個秋冬季出現了異常的零售持續下行走勢。
中國汽車市場此前多年走勢都是第四季逐月高漲,廠商的年底促銷沖量造就了火熱的車市,但今年10月銀十不再,9年來首次出現環比下滑,到11月,環比再次下降,這一反常現象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當年發生過。
11月,月零售最佳的前20廠商中,僅9家同比上漲,其中五家為自主品牌廠商,比亞迪同比增幅仍超過100%,另一家廣汽埃安增幅接近100%,外商獨資的特斯拉同比增幅也高達96.9%,它們均為新能源車廠商。比亞迪繼10月之后,11月零售再次突破20萬輛,吉利上升到月零售第二,除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同比較大下降外,吉利新能源車月零售近3.2萬輛,同比增長超150%,功不可沒。
這也反映出以燃油車為主的合資品牌增長乏力的現狀,11月在零售前20廠商中,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同比暴跌超過50%,東風日產罕見跌出廠商前10。
1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4萬輛,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23%。11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9%,同比增長0.1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5.3%,同比下降6.9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9.6%,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
乘聯會在11月的分析報告中指出,1-11月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0%,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加5.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11月的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環比走勢都受到個別地區防疫措施的影響,閉店情況較突出。各地防疫管控力度大,店頭重要集客方式均有一定程度影響,但部分新能源廠商訂單積累較好,加之靈活的價格宣傳,頭部廠商增量明顯。
乘聯會預計,12月乘用車車市面臨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退出節點,加之新能源車的年末爆搶行情,12月車市總體理應極度火爆。2022年國內車市生產持續暴增,疫情管控下的消費不旺問題困擾著年末的車市,10月末廠商庫存達到372萬輛,自2021年底以來的加庫存周期基本完成。而隨著燃油車市場受疫情管控損失慘重,去庫存周期及壓力或將貫穿整個2023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