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重慶的廣汽本田首店重慶新亞掛牌待售的消息一經傳出,便震驚汽車流通業,更讓業內人士頗為感慨的是,廣本4S店從建店當年即回本到被甩賣,到底經歷了什么?
近日,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同意全資子公司重慶商社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社汽貿”)與重慶新亞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新亞”)其他股東,共同通過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轉讓重慶新亞100%股權。其中,商社汽貿持有重慶新亞47%的股權。2002年開業的重慶新亞,曾創造了建店一年收回成本的輝煌戰績,如今落得以1500萬元掛牌價格待售,掛牌條件為受讓方摘牌后10個工作日內付清股權轉讓款和股東借款。
(資料圖片)
1
新亞公司近年盈利狀況不佳
據了解,重慶新亞汽車銷售服務公司除了在重慶市九龍坡區一家4S店外,還在重慶市開州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江區和萬州區擁有4家分公司,不過幾家分公司的狀態現在均顯示為“吊銷”和“注銷。”
重慶百貨官網顯示,公司旗下擁有百貨業態、超市業態、電氣業態與商社汽貿4個板塊。商社汽貿注冊資金1億元,是專門從事汽車銷售、售后服務、配件供應、金融服務、保險代理、用品裝飾、汽車租賃、二手車銷售、汽車改加裝的經營實體。公司先后榮獲全國十佳汽車服務商、全國十佳汽車經銷商集團、全國十佳區域經銷商集團等多項業內殊榮。
商社汽貿擁有保時捷、奔馳、奧迪、捷豹路虎、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別克、斯柯達、廣州本田、長安乘用車、長安引力、哈弗、魏牌、坦克等十余個汽車品牌。公司擁有超過30家汽車4S店和綜合銷售服務機構,覆蓋重慶主城及大部分區縣市場。
11月16日,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第七屆三十六次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重慶商社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轉讓所持重慶新亞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即受多種因素影響,重慶新亞近年盈利能力不佳,決定不再繼續經營。當日,董事會表決以12票全票通過上述議案。
2
廣本仍是有較高推薦度的合資品牌
《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摘要》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多項指標均同比下降,其中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滑46.65%。
但實際上,商社汽貿仍然是重慶百貨的重要收入和利潤來源,2022年上半年商社汽貿為公司貢獻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僅次于重慶百貨旗下的消費金融公司,在9個分公司中排名第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盈利狀況不佳,能夠盈利的經銷商占比僅為27.3%,同比下降近一半,其中19.1%的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態,53.6%的盈虧平衡。此外,受疫情及管控影響,有41.2%的經銷商出現閉店現象,多數閉店時間在兩周以上;有73.%的經銷商無法完成銷量任務,其中61.1%的經銷商任務完成率不足80%。
分品牌類型看,在豪華品牌、自主品牌和主流合資品牌中,主流合資品牌的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一直較高。11月,主流合資品牌庫存預警指數為72.9%。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今年合資品牌汽車經銷商經營壓力最大,虧損面仍在持續擴大,涉及品牌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曾經的強勢合資品牌。
數據顯示,廣汽本田2021年汽車累計銷量約為78.03萬輛,同比下降3.5%。今年1~10月累計銷量為60.48萬輛,同比繼續呈下降趨勢。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廣汽本田銷量為5.58萬輛,同比下降28.3%,廠商排名第14名。同時,廣汽本田在純電車型的推出上相對自主品牌明顯落后。6月,廣汽本田純電車型e:NP1開始交付,10月的銷量為629輛,交付以來5個月累計銷量為1908輛,平均月銷量甚至不到382輛。
不過,實際上在所有主流合資品牌中,本田的競爭力還算比較強,也是經銷商投資人重點考慮收購的品牌之一。在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品牌經銷商分會發布的《經銷商之聲行業報告》(2022-H2夏季版)顯示,在中國主流合資汽車品牌經銷商之聲綜合得分排名中,東風本田位列第二,廣汽本田位列第六。廣汽本田品牌的投資推薦度為6.5,上半年店均銷量超過500輛,在諸多合資品牌中名列前茅。合資品牌的市場壓力巨大,不僅來自豪華、自主品牌的上下擠壓,近兩年來自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威脅也是最直接的,新能源車的購車預算、購車需求與主流合資品牌更加相近。
汽車行業專家劉加兵告訴記者,從品牌上看,近兩年豐田、本田的市場表現相對于韓系和美系品牌更好,經銷商經營狀況不錯。但是對比5年前,日系品牌經銷商的盈利狀況已經下滑很多,目前日系品牌經銷商也僅是略有盈余或者持平。現在車市下滑嚴重,關停并轉成為普遍現象,部分日系品牌也不能幸免,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4S店被洗牌。
3
經銷商品牌結構調整進行時
記者了解到,為了扭轉被動局面,商社汽貿正在優化現有品牌結構,積極申請新能源品牌,目前已獲得Smart、嵐圖、睿藍,吉利皮卡、華晨新日5個新能源品牌授權,上半年新能源品牌汽車銷售527輛,增長312%。商社汽貿正在加速新能源品牌轉型,推進二手車展廳升級,關停虧損網店,上半年新開新能源汽車銷售網點6個,關停5家虧損網點,另外8個新能源汽車銷售網點為在建狀態。
據悉,2021年商社汽貿投資510萬元,占股比51%,開始經營Smart品牌新能源汽車業務。同年,商社汽貿投資255萬元,占股比51%,設立重慶商社云之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現更名為重慶商社睿之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經營吉利睿藍品牌新能源汽車。
《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的零售業務高度依賴于中國經濟發展和消費者信心。如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或者經濟增長質量下降,將會影響消費者實際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費者信心,抑制需求,從而降低公司的銷售增長率和毛利率。然而,目前準確預測消費者的商品需求存在一定困難。公司業務的成功部分依賴于對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及消費者偏好的識別和響應能力。如果未能及時識別并有效響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結構、消費者偏好和消費模式,將對公司的存貨周轉、銷售收入和市場份額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對公司的財務表現造成不利影響。
劉加兵介紹,企業兼并收購中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收購方是否承擔被收購企業的股東借款,管理層團隊是否保存等細節問題。私營汽車經銷企業之間的并購要考慮到4S店的客戶基盤、地理位置、企業前幾年的營收利潤情況、負債情況、品牌價值、投資回報等綜合因素。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燃油車銷量下滑,電動車銷量上升趨勢,因此經銷商投資人自然會選擇利潤率比較高的品牌。
在劉加兵看來,盡管汽車行業遭遇發展瓶頸,但比起其他行業情況相對較好,仍然是社會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的電動車市場就像是20年前的燃油車市場,尚屬藍海,經銷商會積極抓住電動車投資回報較高的時期,因此為確保集團品牌結構健康,即便是舍棄曾創造過銷售輝煌成績的品牌,也屬正常操作。
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學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經銷商按年度預決算業績評估品牌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對其進行結構調整,是當下很多經銷商集團的市場抉擇。
文:陳萌?編輯:焦玥?版式:李沛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