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能源“卷”到什么程度?
從車型上看,新能源在轎車、SUV市場已經殺得是一片紅海;從價位上看,從10萬元以下的微型電動車到3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再到百萬元超跑市場,各個價位可見國產新能源的身影;從品類上看,老年代步、轎跑、大七座、硬派越野也都已經被新能源玩了一個遍。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連MPV市場也不放過了。
(資料圖)
看看今年下半年市場冒出來的新能源MPV:
5月7日,東風嵐圖的首款MPV車型嵐圖夢想家上市。夢想家的官方指導價為36.99-68.99萬元,分為增程式和純電兩個版本。
8月23日,比亞迪旗下中高端品牌騰勢發布首款MPV車型——騰勢D9,售價32.98萬元起,并于10月26日開始交付。
11月1日,極氪009上市,售價49.9-58.8萬元,預計于2023年1月正式開啟交付。
今年7月,理想汽車的首款純電MPV車型在網上曝光,據悉這款車型在理想內部的代號為W01,整車比理想L9還要更大,有望于明年正式亮相。最近,小鵬汽車首款電動MPV車型諜照也開始在網絡上熱傳,而這款MPV車型計劃也將會在明年正式推出。
而且,新能源不光是要擠進MPV市場,價格還都聚焦在30萬元以上,仿佛想要證明越貴才越好賣。燃油車時代,MPV市場用了將近10年時間培育才逐漸在二胎放開后有了起色。而新能源們似乎想要用一兩年的時間就把這個市場重新顛覆。
MPV市場究竟是小眾還是藍海?這個問題得分兩面看。
在堅定進軍的MPV市場的新能源廠商們眼里,MPV無疑是一片藍海:“中國3000多萬中產家庭的高端車需求正爆發式增長”、“疫情將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家庭出行需求的增加”、“純電MPV是新物種”……這些都是各家廠商看好純電MPV市場的理由。
不過我們更愿意從數據面來分析一下客觀情況。今年11月車市銷量同比下滑9.2%,環比下滑10.5%。而MPV市場卻同比下滑13.8%,環比下滑11.7%。今年1-11月MPV市場銷量已經同比下滑了14.2%。也就是說,MPV不僅是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而且今年的下滑速度還遠高于大盤的下滑速度。
要知道,今年車市銷量大盤的增長完全是靠新能源車的增長支撐起來。而沒有新能源產品支持的MPV市場自然也就跑輸了大盤。
另一方面,數據也顯示MPV市場的下滑主要來自于中低端市場。今年1-11月,2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如五菱宏光、凱捷、艾力紳、瑞風等車型,最高同比下滑超過50%。而2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MPV占比正在逐漸提高。
正是看到了MPV市場的這個機會,新能源們才要紛紛擠進中高端純電MPV市場。
但是,每一個被視為藍海的領域一旦被以“內卷”著稱的新能源盯上了,就會迅速變成紅海,MPV市場也不例外。
盡管有著號稱3000多萬的中產家庭支撐,有著二胎、三胎政策的鼓吹,但實際上MPV市場的體量并沒有在大力宣傳之下有跨越式的增長。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起,MPV市場份額實際上一直在持續萎縮中,從2019年的6.7%持續下滑到今年1-11月的4.6%,其中7月的份額更是跌到了3.9%。期待中的MPV市場大爆發始終沒有如媒體宣傳的出現。3000萬中產家庭并沒有大批進入MPV市場,三胎政策也沒能迫使人們轉而選購MPV車型。
即使以6.7%的占比計算,MPV市場的體量也不過是100萬輛左右,換句話說,即使新能源進入MPV市場,并且得到大幅增長,也不過是原有的MPV市場體量中尋找機會,而未必能把MPV整體市場的“蛋糕”真正做大。
其次,一直以來MPV的整體市場格局都是呈啞鈴式分布,低端的五菱宏光和高端的別克GL8基本上占據了主流,更廣大的中端市場近年來只有一個廣汽傳祺M6/M8能夠站穩。這三家占據了整個MPV市場銷量的60%左右。
而新能源進軍的中高端價位市場占比則更加有限,除了一些高端進口MPV產品如埃爾法之外,主要就是別克GL8、艾力紳、奧德賽的中高配版本,合計占比不超過20%。在一個一年的體量僅有20萬輛左右的細分市場,除了原有的傳統品牌,短時間內再涌入7,8個新能源品牌,其“內卷”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別克GL8、奧德賽這些MPV市場的老牌玩家,雖然今年也紛紛遭遇銷量下滑,但畢竟家底殷實,目前誰也無法判斷這些品牌的韌性如何,新能源品牌們還需要時間來證明自己。
結語:
有人說2022年是MPV元年,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MPV紅海元年。可以預想得到,2023年的MPV市場將會掀起一股血雨腥風。可能出現的情況,一是傳統品牌繼續下滑,新能源品牌中能夠冒出一兩個爆款瓜分傳統品牌吐出來的份額,其他新能源品牌則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二是市場格局大體不變,傳統品牌穩住了基盤,新能源“卷”了個寂寞,大家都是銷量平平。你覺得會是哪一種情況呢?(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上一篇:中國新能源車市,輕易別來沾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