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張瑞辰
編輯| 吳先之
近日,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交付量達到了164.9萬輛,雖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但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交付量達到了59.8萬輛,同比增長58.2%,當月的滲透率為36.3%,同比增長近15%。
(相關資料圖)
根據中汽中心的數據顯示,光子出行對我國31個省市新能源汽車在11月的滲透率做出了排行,其中上海市以53.53%的滲透率占據榜首,隨后海南省以42.41%的滲透率緊隨其后,值得一提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以39.87%的新能源滲透率位列第三。
其實在我們印象中,新能源汽車一直是一線城市的銷量要更好一些,但是這次的排行中新能源滲透率超過35%的8個省市自治區中,僅有上海、北京,而像海南、廣西這樣的二三線城市新能源滲透率卻很亮眼。11月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30%的有16個,占據一大半。不足30%但在15%以上的省市自治區有12個,滲透率不足10%的僅有三個省市自治區,分別是黑龍江、青海和西藏。
并且從排行中可以看出,我國東、南地區新能源的滲透率明顯要高于西、北地區。或許是受氣溫與地勢影響,新能源汽車在西、北地區較為復雜的環境下成績略顯遜色,例如吉林、遼寧、黑龍江、新疆、內蒙、西藏等地。而部分沿海地區以及華東、華南地區的省市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的領頭羊
在今年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汽車峰會上,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肖勇就曾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0%或者是60%左右。”
上海是第一個提前完成目標的城市,早在2020年前的上海,還是以大排量、平均單價高的合資豪華汽車為消費特征,平均每三輛車里面就有一輛是大排量豪華車。而現在上海每賣出兩輛車其中一輛就是新能源汽車,可見新能源汽車在上海的發展速度之快。照這個速度上海有望在2025年完成新車銷量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80%,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超200萬輛。截至2022年10月底,上海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09萬輛,其中汽車451萬輛,新能源汽車為71萬輛。
海南排在第二名的位置也并不出乎意料,因為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的海南是最合適新能源汽車的城市,并且海南是中國最早宣布禁售燃油車的省份之一,明確表示:“到2030年,海南全島將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不僅如此,海南在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以及基礎設施方面也有動作,不光有購車補貼拿,而且還能申請充電費用的補貼。
如果說海南的新能源發展是環境所趨,那么廣西新能源滲透率能到第三名就與政策脫不了干系了。廣西在充電、停車、電價、路權等多方面均有優惠政策,例如新能源汽車在政府投資或利用國有資源建設的停車場、市政道路兩旁設立的停車位停車時費用減半;在政府投資或利用國有資源建設的停車場充電時,可享受免費停車的權益;并且對新購置廣西本地產的新能源營運車可享受每輛車4000元每年的電費補貼。
寫在最后
目前新能源汽車在2022年11月份的總滲透率為33.13%,隨著國家新能源政策的對下逐漸滲入,更多二三線的城市也會以新能源汽車為消費主力。并且隨著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進步,解決復雜環境給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影響,相信華西、華北地區的滲透率也會有所改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