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哥說車 聽風吟】12月22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擬收購蔚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持有的在建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相關項目資產(包括設備、工裝類資產等),預計交易價格17.04億元。江淮汽車指出,若交易順利實施,有利于繼續深化與蔚來汽車的戰略合作。
至于江淮汽車所指的“戰略合作”,大概率指的是代工了。不過,對于江淮汽車,花費超17億元去深化代工合作,代價不可謂不大。《道哥說車》編輯注意到,自2014年至今年三季度,江淮汽車合計實現凈利潤18.6億元。也就是說,江淮汽車上述收購,花費了企業超過8年的利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顯示,江淮汽車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等研產銷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盡管近些年,盈利水平稍差,但如此大費周章的去“深化”代工,也仍有些令人琢磨不透。
業績承壓 卻巨資收購蔚來資產?
盡管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但江淮汽車近年來的業績狀況卻并不樂觀。財報數據顯示,江淮汽車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76.01億元,同比下降10.4%,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凈利潤-7.84億元。
而盈利能力較差的情況,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幾年,自2017年凈利跳水后,江淮汽車盈利能力大不如前,2018年更是虧損了7.86億元,2019到2021年三年中,江淮汽車的凈利潤也始終未超過兩億元。
而結合江淮汽車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狀況,17.04億元的數額,更是需要江淮汽車從2014年至今的所有利潤相加才夠用。如此來看,江淮汽車上述收購的“代價”可謂不小,這可是8年多積攢的家底啊。
不信自己 信蔚來?
江淮汽車起家于貨車,在90年代研發出國內首款客車專用底盤,進入客車市場,并從2008年開始涉足乘用車市場,推出MPV、SUV和新能源產品。
目前來看,盡管旗下擁有思皓和瑞風兩大乘用車品牌,但存在感并不算高。優勢業務仍是以“JAC”、“安凱”為代表的商用車品牌。從2021年銷量來看,江淮汽車的傳統輕型卡車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北汽福田和東風汽車,中型卡車排名第四,僅次于北汽福田、一汽集團、成都大運。
不過即便商強乘弱,江淮汽車本身的體量還是比較可觀的。2022年1-11月,江淮汽車銷量為45.75萬輛,同比下降5.12%。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17.3萬輛,同比增長47.46%。即便拋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江淮汽車的銷量也是蔚來銷量的幾倍?
8年的利潤不去壯大自己的技術以及優勢業務,或者補齊短板,而是收購蔚來資產,深化與蔚來的合作?代工的肉真就這么香?
還要深化代工?好消息是蔚來很配合
江淮代工蔚來是最早的的傳統車企代工造車新勢力的案例之一,早在2016年4月,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ES8于2017年年底上市。2021年,雙方又簽了三年,按照最新的數據,江淮每年能為蔚來汽車提供24萬輛車的產能。
從雙發的發展以及蔚來方面對外的聲音來看,雙方的合作還算愉快,此后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還建有合資公司——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目前,江淮汽車和蔚來的制造協議延續至2024年,還有兩年的期限。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的發展勢頭的確比較好,數據顯示,2022年年初至11月,蔚來交付106671輛汽車,同比增長31.8%。當然,更重要的是,蔚來似乎很配合江淮汽車的代工傾向,早早的選擇了取消2017年簽訂的在上海嘉定建廠的計劃。與此同時,蔚來也正在籌劃低端品牌,一般來說也會提供更多的銷量,而這也是江淮汽車的機會。
不過,從江淮汽車的利潤狀況來看,即便在代工蔚來之后,也沒有明顯的好轉,至于代工收入則無從查證。代工的肉究竟香不香,或許只有江淮汽車自己知道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