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眼查顯示,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與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非訴保全審查裁定書公開。文書顯示,申請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請求法院查封、凍結被申請人威馬兩公司價值7652萬元的財產。法院認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裁定執行。
【資料圖】
11月21日,威馬董事長沈暉發布內部信,為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公司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其中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調整公司發薪日、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
從曾經的造車優等生到需要和員工共克時艱,其實僅過去兩年時間。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與蔚來、小鵬的研發、生產、交付基本處于同一節奏,但威馬的底子要比任何一家新勢力好,例如創始人沈暉有著豐富汽車從業經歷,曾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兼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更為主要的是,威馬是第一個擁有自主生產能力的新勢力品牌。擁有溫州和黃岡兩大生產基地,超過六百家線下經銷門店,分布在全國211個城市。
從多個維度看,威馬似乎要比同期的互聯網造車公司更加扎實,也更有發展機遇,但實際在市場上的表現卻令人難以恭維,威馬不僅沒有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大眾,反而從第一梯隊的位置,滑落至如今岌岌可危的市場處境。
11月25日,媒體曾到訪威馬汽車上海總部,而這棟總部大樓顯得格外安靜,只有極少數的員工出入。工作人員透露,近期威馬員工開始居家辦公,要等到12月5日才會復工,但園區其它辦公樓卻一切正常,一些員工午飯后在園區內散步休息。據了解,威馬在總部一層設立了一個面積不小的用戶中心,但已經停用,無人值班顯得十分空蕩,僅10余張證明過往的榮譽證書還掛在墻上。值得一提的是。通往大樓內部的紅毯已經布滿污漬,大堂內隨處可見飄零的枯樹葉。
一層大樓右側還擺放了一輛威馬W6和威馬M7。據了解,威馬W6于2021年4月16日上市,11月僅交付1輛,而威馬M7被認為是威馬實現翻盤的重要車型,預計下半年上市交付,但受困于資金鏈壓力,至今未有上市的消息。
2018年4月,威馬首款量產SUV——威馬EX5正式上市,補貼后售價區間為11.23-14.98萬元。2019年,威馬全年銷量1.69萬輛,在新勢力排名中僅次于蔚來。彼時,沈暉意氣風發,在微博上與美團創始人王興打賭,聲稱威馬會成為造成新勢力的Top3之一。
2020年,威馬年銷2.25萬輛,位于造車新勢力第四名。2021年,威馬以4.42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五,而“蔚小理”三家車企的銷量都超過9萬輛,甚至最晚出場的哪吒汽車都比威馬多出2.5萬輛。進入2022年后,威馬不再對外公布交付數量,而乘聯會披露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威馬累計銷量為29284輛,在新勢力品牌中墊底。很明顯,威馬在銷量上的已經全面掉隊,并且經營狀況正在不斷惡化。
除了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威馬的資金危機才是真正的危機。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累計虧損136.32億元。截至2022年6月底,威馬賬面上現金流只有41.56億元,“以虧損沖銷量”的模式宣告失效,再加上上市遲遲未果,沈暉開始戰略收縮,對內裁員降薪,對外減少交付。
現在的威馬要么上市,要么倒閉關門。據了解,目前威馬港股上市招股書已經失效,如果想繼續申請上市,需要在三個月內更新財務數據及其他需要披露的信息。目前,威馬正在嘗試之久,傳威馬正與力世紀進行談判,試圖通過力世紀在香港的上市主體Apollo智慧出行收購威馬,從而讓威馬實現借殼上市。這可能是威馬當下為數不多的自救方法。
汽車人的平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