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田章男再度質疑全面電動化的必要性,他說到“盡管業內沉默的大多數人認為電動車是趨勢,但實際大家都在想著只追求發展電動車是否真的可行,不過他們并未大聲表達出來。”
事實上,盡管豐田章男向來不是純電化的倡導者,但這也似乎不太影響豐田在此領域進擊的決心。
(資料圖)
從近來豐田傳出打算淘汰e-TNGA架構,謀劃全新專業化純電平臺的打算,以及一汽豐田bZ3以18.98萬元這樣相對低的價格來開啟預售,豐田實際已經在快馬加鞭趕上來。
在全球混動車市場領跑多年之后,豐田面對當下純電化趨勢的洶涌浪潮固然是有所抵觸的,因而豐田章男時不時對外發出一些怨言,這點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而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可能只是他故意放出的煙幕彈。
早在2019年的時候,豐田就宣布將“2030年實現550萬輛電動車”的銷量日期提前到了2025年,并且同年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簽署了合作協議,已然大有一番進擊純電動車市場的勢頭。
與之同時,豐田計劃截至2025年向中國導入20款以上電動化車型,以推動全方位電動化車型的普及。
在此基礎上,去年底豐田章男親自主持豐田汽車戰略說明會,他一口氣發布了15款電動車,如此新車陣容在豐田歷來的發布會上還尚屬首次,由此不難看出日本巨頭轉型電動化的決心。
有見及此,當企業改革的引擎啟動以后,即便現時豐田章男個人再有任何牢騷,也大概阻擋不到整個豐田轉向純電化的決心了。
目前討論全新架構還尚早,但我們也不應該忽視今年豐田在國內推出bZ4X之后,很快又發布了第二款純電產品的bZ3。
除了在推新節奏上加快以外,豐田在產品方面也是作出了努力。
純電化是當下中國品牌用來實現品牌沖高的重要抓手,眾多品牌試圖在新領域里面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
實際上合資品牌也有著類似想法,包括福特電馬、日產艾睿雅的售價都是瞄準了特斯拉Model 3,使得這兩者的定價策略放在合資市場來看多少是有點出挑的。
相比之下,豐田的做法算是比較具有誠意,從bZ4X的19.98萬元起售價,到bZ3的18.98-21.98萬元的預售價區間,縱觀整個純電中型車市場而言,這兩款車型的價格都不會讓人覺得有明顯不妥。
由此也能看出,豐田基本按照燃油車的級別劃分規則,以此來制定純電車型的價格策略,這點也使得豐田純電車較之其它合資品牌具備了相對的價格優勢。
此外根據豐田bZ4X和bZ3的定價,我們都不難找到同級當中售價更高的中國品牌純電車型,可以說從規模到定價權,中國品牌在此領域都已然占據了絕對的制高點。
需要留意的是,豐田bZ3是目前市場上首款合資品牌純電中型轎車,也是為數不多起售價在20萬元以下的純電中型轎車。
如果說在相近價位下,歐拉閃電貓、合創A06在設計層面會讓你感到有點不太滿意的話,那么這次豐田bZ3選以運動風格示人,滿滿的楞線肌肉感則或許能挑起你的腎上腺素了。
從定價到運動設計風格,你會發現豐田bZ3更懂得如何向中國消費者示好,事實上這款產品從研發之初,就是由豐田和比亞迪聯手合作打造的。
其中新車的電池和電機均由比亞迪提供,最大功率分為135kW和180kW兩種選擇,高/低功率版本的CLTC續航對應為616公里和517公里,百公里最低電耗11kWh,實用程度有著不錯的保障。
在比亞迪的支持下,豐田bZ3除了在電驅環節和成本抑制方面有著不俗表現以外,大概新車選用內飾大屏+小尺寸儀表盤的做法亦離不開是受比亞迪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該大屏內置了喜馬拉雅、酷我音樂、應用市場等功能,支持識別普通話、粵語、四川話,由此可以看出這次豐田在智能化方面也開始大步追上來了。
當然相較之中國品牌在智能駕駛方面不惜代價地砸資源,豐田bZ3還是采用更加常規的豐田智行安全系統,包括預碰撞安全、智能車道循跡、車道偏離警示、道路標識識別輔助等功能,務求做到能減輕駕駛員的壓力即可。
從單電機選材到智能駕駛裝備,不難發現豐田bZ3還是跟足了多數合資品牌的做法,而沒有與中國品牌死磕配置、火拼性價比,可以說豐田bZ3還是選擇了一條偏為中庸的發展路徑。
在此背景下,豐田bZ3依舊將目標對象放在了主流家用車用戶,其4725x1835x1475mm的三圍尺寸及2880mm軸距得以提供不錯的乘坐空間,給到豐田受眾一款稱心如意的座駕。
雖然豐田bZ3不會給你如Model 3一般行業先鋒的意義,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款融進了中國領先特色的豐田純電動車,也是豐田有望打進中國主流電動車市場的敲門磚。
從過去的質疑態度,到當下開始奮力跟上市場潮流,在bZ3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到豐田對待純電車的態度轉變。
面對這樣一款集齊了運動外觀、智能大屏、寬裕后排、不俗續航,以及與中國品牌競品售價相近等特點的車型,豐田是否就能借此撬開合資品牌純電車市場的大門呢?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