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曾經輝煌!2022年最“失敗”六大車企 退出中國銷量斷崖-焦點報道

    2023-01-03 13:58:29 來源:騰訊網

    復盤2022。

    雖然2022一整年滿是波折,許多汽車品牌都經歷了一系列挑戰。但2022年也是個“奇跡”之年。


    (相關資料圖)

    前11個月,比亞迪開啟狂飆模式,累計銷售162.8萬輛,且按照四季度月銷持續超過20萬輛的勢頭,比亞迪全年銷售有望超過185萬輛,同比增幅將達到253%。這很可能意味著中國品牌將首次奪下車企年度銷冠。

    另一個創造奇跡的是奇瑞。1-11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1127289輛,同比大增32.6%。其中,出口累計406540輛,同比增長70.9%。這是奇瑞首次年銷突破百萬輛大關,而且大概率將直接邁上120萬輛新臺階。

    中國品牌奮勇,合資車企自然承壓。不過,過去一年,廣汽豐田仍捍衛了合資榮光。1-11月,其累計銷售93.08萬輛,同比增長27.6%,年銷首度突破百萬輛指日可待。

    然而,除了這些獲得矚目成就的品牌,也有一些品牌在2022年迎來至暗時刻。Jeep、謳歌、林肯、捷達、小鵬、MG這6個品牌在2022年急轉直下。

    此前,它們都是中國車市的弄潮兒,都曾拿出令人矚目的現象級表現。可2022年,它們要么黯然退出中國市場、要么銷量高開低走,甚至腰斬、要么日漸邊緣化,成為車市透明人……

    這6個品牌注定將以“失敗”標記2022。

    01、Jeep——無奈退出中國

    2022年,Jeep退出中國著實令人惋惜。

    因為Jeep是一個個性化十足的品牌,也能提供真正的個性體驗。而且在中國,仍有很多Jeep的死忠粉。

    Jeep在中國的運營主體——廣汽菲克公司曾經手握一把好牌。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合資公司在2017年迎來了巔峰時刻——年銷222322輛。彼時的廣菲克產品陣容齊備,有主打年輕個性的自由俠,也有務實的指南者、帶著輕奢調性的自由光,以及大七座SUV大指揮官。面向更高端市場,還有進口引入的大切諾基和牧馬人壓陣。

    曾經在中國開一輛牧馬人,是一種超然狀態的代名詞。花40-50萬元買一個大“玩具”,加上略帶夸張的改裝套件,車主往往給人實力深不可測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同級BBA車主都難以坐擁的。

    然而,2017年以后,廣汽菲克年銷量逐年大幅下滑。到2021年,年銷僅2萬輛,不足4年前的十分之一。2022年銷量更是可忽略不計,破產已是定局。

    說起來,牧馬人的銷量每年都很穩定。廣汽菲克的問題在于國產車型難以維持吸引力。而在銷量難以為繼后,廣汽菲克及背后的外方股東(前期為FCA集團,后期為Stellantis集團)沒有將牧馬人國產,丟掉了最后的翻盤機會。

    作為牧馬人的平替,坦克300趁機收割了大批喜歡,但無力消費牧馬人的消費者。

    2022年1-11月,坦克300累計銷售91970輛,全年突破10萬輛大關很有希望。這款自主硬派越野車也達成了面世27個月,累計銷售18萬輛的現象級成就。

    不知道牧馬人看著它的中國同行如此風生水起,會不會羨慕。只是在未來,Jeep注定將活在中國消費者的談資和回憶當中。

    02、林肯——痛失毛京波,銷量腰斬

    2022年,林肯本要沖擊品牌年銷10萬輛目標,以此來為品牌創立百年獻禮。

    這個2014年才姍姍入華的美系豪華品牌,自2019年踏上高速增長之路。

    時年出任林肯中國總裁的毛京波為林肯奠定了發展基調,以“豪華,自有其道”進一步豐富“林肯之道”的內核,并在營銷和服務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新和升級。

    同時,林肯開啟產品國產化戰略。新一代產品冒險家、飛行家、航海家相繼投放市場,憑借一步到位的誠意定價,以及全系豐富的功能配置,林肯一度成為BBA外,精英人群的購車首選,也是少有堅決不打價格戰的豪華品牌。

    2019年,林肯在華年銷4.7萬輛;2020年提升到6.17萬輛;2021年狂飆至9.16萬輛,同比增長48%。毛京波用三年時間,助力林肯年銷量翻倍,也締造了為業內矚目的“林肯現象”。

    到了2022年,林肯的上升勢頭卻戛然而止。9月,毛京波突然辭職,靈魂人物的離去成為林肯命運軌跡的拐點。

    前8個月,林肯銷量仍保持微弱增長,尤其6-8月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可9月風云突變,月銷同比下滑6.97%至7475輛;10月同比下滑17.75%至6148輛,11月僅有5017輛,同比下滑38%,幾近腰斬。值一提的是,新產品林肯Z也沒能幫助林肯扭轉頹勢。

    去年1-11月,林肯累計銷售僅7.09萬輛,全年負增長已成定局,沖擊10萬輛年銷目標無望。

    從豪華車市的寵兒到被打入冷宮,短短不到半年,林肯便嘗到徹骨之痛。而毛京波的離任也宣告林肯一個時代徹底結束。

    03、謳歌——黯然退出中國

    2022年,謳歌品牌唯一一條有存在感的新聞,就是宣布自2023年起,謳歌現有產品將不再銷售。

    謳歌遲早退出中國市場,已是業內共識,早有定論。但很多人還是對謳歌的遭遇頗感遺憾。因為謳歌是一個有魅力的品牌,產品也很給力,這是很多懂車消費者的共識。

    說起來,謳歌是少有的品牌美譽度與銷量呈反比的品牌。

    自2016年國產后,謳歌只在2019年取得年銷14778輛的最佳成績,還不及競爭對手沃爾沃、凱迪拉克一款車的年銷量。

    即便如此,謳歌的品牌和產品熱度一直很高。

    2022年,謳歌在北美相繼推出了全新一代TLX、MDX。這兩款產品大概率無緣中國市場。可明知如此,在關于這些產品的新聞下面,仍有大量網友跟帖,表達了對謳歌新產品的憧憬和喜愛。

    無獨有偶,在各大專業論壇,也始終活躍著一大批謳歌死忠粉絲。他們不僅對謳歌的技術和產品如數家珍,不少人更是收藏了許多謳歌的經典車型。

    為什么謳歌仍落得個退市結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怪不到產品上,那鍋就得營銷來背。

    在中國豪華車市場,豪華品牌要想生存,一定要給品牌成功貼標簽,立人設。一線的BBA自不必說。二線成功者也深諳此道。

    雷克薩斯主打匠心,品質。營銷風格從來都是云淡風輕、無欲無求,給人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因此,雷克薩斯吸引了很多不隨波逐流的精英用戶;

    沃爾沃是另一個代表。安全標簽深入人心,營銷也不遺余力地圍繞安全展開。這讓沃爾沃成為了律師、教師等高知、理性人群的寵兒。

    但謳歌的標簽和人設是什么?“精裝本田”是過去數年一直與謳歌同行的高頻詞匯,也暴露出謳歌無法找到精確品牌標簽的無奈。

    只不過,問題已不重要了。

    這個扎根于北美市場的豪華品牌注定只是中國市場的匆匆過客。

    04、捷達——日漸邊緣化,兩年無新車

    剛開幕的廣州車展上,捷達宣布品牌成立以來累計銷量已達50萬輛。對于一個成立僅3年多的年輕品牌來說,這個成績可圈可點。

    從一款經典車型到發展成一個全新品牌,捷達的誕生,堪稱大眾汽車的妙筆。截至2021年,捷達也有效實現了大眾在中國的三個戰略目的。

    一是有效阻擊快速發展的中國品牌。

    二是捷達在提供可比肩大眾品牌產品力的前提下,將定價大幅降低。例如10.39萬元起售的捷達VS7本質上是大眾探岳的換標車型,而后者售價高達20.49萬元起。其它兩款產品VA3、VS5也比寶來、探歌的售價低了4-6萬元之多。

    以更低的購買門檻,讓中國普通消費者享受到德系品質,這是捷達的殺手锏。

    三是捷達成為獨立品牌后,不僅可以貢獻銷售增量,也可以成為大眾品牌的下部支撐,幫助大眾品牌車型維持了溢價率。

    但到了2022年,捷達不靈了。

    我們細算一下,2019年捷達累計銷售11萬輛,2020年15.5萬輛、2021年16.9萬輛,那么2022年1-11月,捷達銷量大約僅為6.6萬輛,全年銷量腰斬幾乎已是定局。

    同時,此次車展,捷達參展陣容仍是老三樣:VS5、VS7和VA3。也就是說,將近三年時間,捷達沒有推出一款新車,更沒有一款新能源車型。

    這樣一個品牌,被輿論和市場雙雙邊緣化是遲早的事。但捷達的可悲之處在于,它的命運自己說了不算。

    這兩年大眾一直在主推ID系列,無暇兼顧其它品牌。另一方面,在捷達的定價體系下,推出主流電動車一定是虧本的,大眾很難接受。

    如果要改變日漸邊緣化的局面,捷達有兩個選擇。要么終端優惠進一步釋放,進入6-7萬元區間;要么推出A00級純電產品,與自主品牌搏殺。

    長遠來看,兩條路線并行是捷達最好的方案。不然的話,捷達的路將越走越窄。

    05、小鵬——股價暴跌,銷量腰斬

    在中國,一提起造車新勢力,必稱“蔚小理”。而一提起新能源汽車,“蔚小理”也占據著頭部版面。

    在輿論場和消費心智中,“蔚小理”一直是并駕齊驅的三個品牌——幾乎同時間在美股上市,后又回到港股上市;都有一款或一款以上的明星產品,如小鵬P7、理想ONE、蔚來ES6;

    銷量也都在2022年一起突破年銷10萬輛大關;同時,這三個品牌各自帶有鮮明的標簽。蔚來的服務,理想的增程式,小鵬的智能駕駛。

    然而,2022年,這三個品牌的命運軌跡發生了分化。小鵬遇到了大問題。

    一是銷量。2022年,小鵬累計交付120757輛,雖然超過2021全年,但從8月開始,小鵬月交付量持續大幅下挫。8月9578輛、9月8468輛、10月5101輛、11月5811輛。

    曾經月交付量穩定破萬的小鵬,現在已經腰斬。

    二是股價。截至12月30日港股收官,小鵬股價報收于每股38.35港元,總市值661.7億港元,比年初跌去8成,僅有蔚來的一半,理想的近三分之一。

    在資本眼中,小鵬也不再有同蔚來、理想相提并論的資格。

    那么,小鵬的問題出自哪里?

    核心是新產品G9翻車。

    G9是2022年小鵬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通過G9,小鵬希望進一步向上,打開30萬以上高端市場,并大幅改善毛利率。

    可天不遂人愿,小鵬G9不僅被理想L9、L8等同期上市新品搶了輿論風頭,市場表現也遠不及預期。11月,G9僅交付1546輛。

    相比之下,蔚來和理想也都在2022年進行了新舊產品切換。理想L9、蔚來ES7都順利接了理想ONE、蔚來ES6的班,蔚來的ET7和ET5還有效提供了新增量。

    平心而論,G9是一款亮點頗多的產品,首款應用800V高壓充電的產品、同級唯一應用雙腔空氣懸掛的車型,以及總功率達2000W+的豪華音響……

    但圍繞這款核心產品,小鵬的策略出現了重大失誤。譬如業內已人盡皆知的G9上市當天連夜修改SKU(庫存單位),并在兩天后調整車型配置。

    還有10月21日,何小鵬宣布公司將進行組織架構全面調整。在此前的公司內部會議上,他更是一度哽咽,對公司內部存在的“部門內卷”和“部門墻”問題直言不諱。

    如今來看,G9只是小鵬組織混亂的犧牲品。但以小鵬的體量,很難承受這樣一款重量級產品失敗的后果。

    06、MG——海外熱銷,國內滯銷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給2022年的中國汽車發展定調,“出海”一定是最有力的候選之一。

    根據乘聯會數據,1-11月,中國乘用車累計出口210萬輛,同比增長56%。其中,MG品牌很可能占據著超過40萬輛的份額,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作為連續多年的中國單一品牌出口王,近些年,MG品牌一直在深耕海外市場,收效斐然。

    自2007年開始,MG品牌便開啟了出海之路。用了15年時間,實現從0到100萬輛的突破。

    尤其自2018年開始,MG品牌出口銷量連年實現接近翻倍增長。2018年達7.3萬輛;2019年為13.9萬輛;2020年為23萬輛;2021年達36.4萬輛。2022上半年,MG出口銷量便突破20萬輛。以此估算,全年出口突破40萬輛是大概率事件。

    比起一些近年來,也在海外市場取得突破的中國品牌,MG的出口還有一個它們不具備的優勢——在西歐發達國家市場站穩腳跟。

    去年1-11月,MG歐洲銷量突破10萬輛。歐洲大陸5萬輛,英國5萬輛。這是中國車企前所未有的成就。

    按道理來說,海外銷量持續提升,將助力MG年度總銷量持續攀升。

    但凡事無絕對。MG墻外開花,墻內的香味卻越來越淡了。

    2020年,MG全年銷售31萬輛,出口23萬輛,國內銷售不到9萬輛;2021年,MG品牌海外銷量達36.4萬輛,國內為15.6萬輛。這兩年,國內銷量不及海外一半。

    今年更夸張,上險數據顯示,前11個月,MG終端上險量不足9萬輛,同比下降38.5%。全年達不到10萬輛幾乎已是定局,很可能還不到海外銷量的四分之一。

    該如何看待MG品牌海外、國內市場銷量曲線的畸形走勢?

    先給出結論,照此發展下去,MG品牌很快會遇到新瓶頸,甚至會危及品牌生存。

    首先,雖然這些年MG海外銷量連年增長,但增速逐年放緩。這預示著其海外銷量趨向穩定。要繼續提升銷量,必須提振國內市場。

    其次,如果一個品牌無法在中國保證年銷10萬輛,邊緣化難以避免。

    那些離開中國的品牌無一不在走下坡路。譬如只能在印度賣廉價車的鈴木,退守歐洲的雷諾,以及在全球范圍銷量暴跌的jeep。MG也大概率無法逃脫這個魔咒;

    第三,即便MG是一個英倫品牌,但與MINI、捷豹路虎不同,MG現在完全由中國團隊操盤,跟英國沒什么瓜葛。某種意義上,把MG算作一個“中國品牌”,并無不妥。

    然而,縱觀全球汽車品牌,凡是丟掉了本土市場的品牌,消失無可避免,無一例外。

    最后,MG品牌產品現在完全在中國生產,銷往海外全靠出口。如果僅依賴海外市場,那么銷售成本將居高不下,企業利潤難以保持。空有好看的銷量數字,卻賺不到錢,這樣的狀態很尷尬。

    所以2023年,MG應該把精力轉移到國內市場了。不然,等待它的便是釜底抽薪。

    觀點:

    我們選出的6大品牌,2022年銷量表現都差強人意。但它們的問題又不止于銷量。

    謳歌和jeep因品牌定位失誤,已逃離中國;

    林肯和小鵬看似這兩年高速發展,但品牌內部也累積起了隱疾,終在2022年顯現出來。接下來,它們的課題是如何迅速扭轉頹勢,不要弄成頑疾;

    捷達的問題不在自身,而要看大眾品牌的意志。不過,在大眾品牌真正在新能源市場重獲優勢之前,捷達的苦日子看上去還要過很久;

    MG的問題看起來最簡單,但解決起來最復雜,在提升中國銷量何其難也。只希望MG不要被海外銷量迷惑,應在中國市場拿出向死而生的態度,才有望破局。

    上一篇:胎壓故障燈亮了還能繼續開嗎?胎壓故障燈是什么符號?

    下一篇:要聞速遞:理想汽車:按計劃向員工授出超1083萬股股份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