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滲透率不斷提升,但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一方面以比亞迪、極氪和深藍為首的傳統新能源品牌銷量節節攀升,另一方面特斯拉在元旦之后再次揮下“價格屠刀”,這讓原本就處于虧損狀態的新勢力“雪上加霜”,如何熬過2023年,熬到2025年開啟的決賽期,是所有新造車企業的共同考驗。
組織架構調整,引進新人才,往往是很多企業在面臨困境時會做的選擇。
日前,消息人士向“華山論劍V”透露,“(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將接替何小鵬出任小鵬汽車CEO一職”,筆者就此向熟知小鵬汽車的人士求證,后者對此雖然表示驚訝,但同時也坦言:“何小鵬的確正在尋找CEO人選”。
(資料圖片)
盡管消息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但細品之下確實也都在情理之中。
于小鵬汽車而言,2022年本是關鍵之年。一方面,過去的銷量王牌小鵬G3、小鵬P7等車型面臨換代;另一方面,小鵬汽車期望通過G9這款產品向高端化升級,同時提升毛利潤。
但實際情況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終端閉店等等原因,小鵬汽車去年最低的月交付量跌至不足6000臺,原本寄予厚望的小鵬G9因上市時SKU混亂和價格調整也陷入僵局。
有專家分析,早期新勢力是以互聯網思維模式做產品,推出單款爆品后迭代升級,但汽車產品和互聯網產品存在本質不同,隨著新勢力規模發展,產品數量增多,需從互聯網模式及時回歸到汽車企業組織模式。
換言之,如果新勢力對傳統汽車產業的運作體系沒有概念,無法實現成本控制,尤其對于像小鵬這樣定位偏家用的新勢力品牌,失去成本優勢就意味著失去與同定位的傳統車企競爭的機會。
因此,小鵬汽車需要更專業的汽車人士來統籌規劃和運營產品矩陣。事實上,何小鵬在產品換代和G9上市失利后,也意識到內部的問題,并啟動了一系列變革。
去年10月,何小鵬發布全員郵件,表示將進行公司的組織架構調整。具體到產品方面,小鵬汽車將建立三個虛擬產品矩陣組織,圍繞一款車從市場、客服、傳播、銷售 、培訓、銷售管理等各個職能協同,確保以客戶和市場導向為主,端到端的負責產品(含服務產品)全業務閉環。
在人事方面,小鵬汽車也對內進行了重組。12月,何小鵬本人宣布將回歸小鵬汽車,將精力聚焦于小鵬汽車的戰略規劃、產品研發、用戶服務和組織變革等領域,并且逐步退出小鵬匯天和小鵬鵬行的日常運營,夏珩也辭任了小鵬汽車執行董事長。
可以說,如今的小鵬正處于組織調整,人事換血的重要時期。對于何小鵬來說,也需要像王鳳英這樣專業、資深的“汽車元老”來提供建設性意見。
資料顯示,王鳳英是長城汽車的“元老級人物”,在長達31年的時間里,她從一線銷售成長為長城汽車的“二號人物”,憑借獨到的營銷策略,帶領長城汽車拿到全國銷售冠軍,是中國汽車行業數十年來少數的女總裁之一。
長城汽車內部人士透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魏建軍和王鳳英在職責分工上一直是:魏建軍專心搞研發和技術,營銷和對外的事情則由王鳳英全權負責,由她主導推動的“皮卡經銷體系調整”、“聚焦SUV品類”、“進軍俄羅斯市場”等項目都在后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1996年,長城汽車開發了第一代皮卡產品——迪爾皮卡,雖然產品非常有競爭力,但由于當時車企普遍采取“代銷制“模式(代理商通過賒賬幫廠家銷售,只賺取傭金,匯款風險大,企業現金流并不穩定)。于是,王鳳英借鑒當時家電領域的經銷商模式(經銷商需要先交錢,才能提車,提車后自己定價賣)。
這一改革不僅確保了回款的穩定性,也激發了經銷商的銷售動力。1998年,迪爾皮卡產銷達7000余輛,首次位居全國皮卡市場銷量第一,此后多年均蟬聯皮卡市場銷量第一。
而后在2009年,在王鳳英的堅持和戰略定位咨詢公司里斯的協助下,下,長城汽車確立了聚焦SUV品類的戰略。這一舉措也使得長城哈弗H6從2013年開始連續9年蟬聯SUV領域銷量冠軍,成為了中國車市的一段傳奇。
可以想見,這樣一位汽車界傳奇高管如果能加盟小鵬汽車,勢必將大大提升業內對小鵬汽車未來發展、運營的信心。
那么,王鳳英加盟小鵬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事實上,早在2019年,長城汽車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推出輪值總裁制度,就相當于“變相收權”。有員工透露,“之所以進行組織調整,是因為管理層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想在新能源上追趕比亞迪、特斯拉,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而王鳳英作為傳統汽車行業銷售體系的締造者,變成了“被優化”的對象,換言之,王鳳英在2022年選擇離開長城可以說是情勢所逼。
令人惋惜的是,從去年7月辭去長城汽車總經理一職后,王鳳英就消失在了汽車行業。消息人士表示“王鳳英選擇了自主創業,并且將重點聚焦在戰略咨詢上。”資料顯示,王鳳英在2020年5月投資成立了上海小凰丫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小獵犬互聯網科技公司。
不過在今年7月初,王鳳英又以“導師身份”重新出現在網絡媒體上,以這種形式“復出”,大抵上還是希望更大程度實現人生價值。30多年的從業經驗,整車制造無疑是她實現人生價值最好的渠道。
而何小鵬拋出的橄欖枝又是小鵬汽車CEO如此有吸引力的職務。要知道,王鳳英當初離開長城汽車,新能源轉型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小鵬汽車作為新勢力的頭部,盡管去年遇到了挫折,但體量依然不可小覷。
于王鳳英而言,CEO的職權夠大,足以讓她發揮所長、大展拳腳,為她光輝的職業生涯再添華彩。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王鳳英是否到任CEO還是未知之數,何小鵬已經從吉利系挖來了一員大將。經證實,原吉利系高管易寒將在春節后將入職小鵬汽車,出任副總裁,全面負責市場營銷和公關傳播工作。
資料顯示,易寒于2012年擔任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經歷了吉利從多品牌回歸單一品牌的關鍵歷程,也是吉利品牌年銷量從30萬輛躍升至百萬量級的肱骨之臣。
職業生涯中,易寒先后任職于吉利、沃爾沃、領克、smart等品牌,負責過傳統家用、高端品牌、新能源高端品牌的品牌建設工作,有非常豐富的市場營銷和公關傳播經驗。他的加入,勢必會為小鵬汽車帶來新的氣象。
當然,不管人事變革如何發展,小鵬汽車的挑戰依然存在。要知道,特斯拉規模化生產所帶來成本優勢已經逐漸彰顯,憑借一次降價在3天內收獲3萬張訂單,不僅是小鵬汽車,對所有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傷害是無差別的。
而且,像比亞迪這樣本身具備產業優勢的傳統車企開始向高端市場發力后,新勢力的生存空間就更為逼仄。
正如李斌所說,“做智能電動汽車創業要經歷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組隊集訓’,時間是從2014年底到2019年;第二階段是‘資格賽/小組賽’,差不多是到2024年,大概五年左右的時間;2025年以后進入到‘決賽階段’。”
事實上,過去一年,小鵬汽車的發展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好在醒悟地夠快,無論是小鵬G9上市后火速調價,還是一系列組織結構調整、引入優秀人才,都體現了何小鵬開放、包容、知錯就改的創業精神。
月初,小鵬汽車公布的交付成績顯示,其12月共交付11,292臺新車,環比增長94%;全年累計交付量120,757臺新車,同比增長23%。其中,小鵬G912月的交付量也首次突破4千臺,環比增長160%。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目前來看,小鵬汽車的改革已經初見成效。至于最終的人事任命,不妨讓我們等子彈再飛一會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