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正在統治俄羅斯的汽車市場?
去年年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聲稱,中國汽車現在已經占據俄市場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再創歷史新高!未來中國汽車能占據高達70%的市場份額!
(相關資料圖)
其實俄羅斯汽車市場的外來品牌向來不少,除了賣得最好的國產品牌——拉達,后面緊跟著的,就是起亞、現代、雷諾、豐田、奔馳這些歐美日韓車系,而咱們的汽車銷量通常都要往后排,怎么俄羅斯現在遍地都是中國車了?
首先,俄烏沖突,是一個原因。
大炮一響,物流停滯、供應鏈斷裂,接著零件耗盡、工廠停擺,然后歐美制裁、外資跑路。
像日產汽車,以每股7塊錢的價格大甩賣,就算巨虧50億(元),也要退出俄羅斯市場;
而占據的市場份額最大的雷諾,則象征性地用1毛錢拋光了在俄資產。
這些洋品牌一撤退,那剩下來的不就是咱們了么?
其次,是因為實力。
歐美日韓車系為啥不惜巨虧上百億,也要逃離俄羅斯市場?除了各方“家長”指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供應鏈斷裂,經營不下去了,不走,只會虧得會更慘!
但咱們沒有這些問題呀,中俄兩國之間物流通暢,零部件供應充足,中國車企供應鏈絲毫沒受到影響。
就拿長城汽車來說,不僅月銷成績位居總榜第2、中國品牌第1,還在俄羅斯建成了本地化的超級工廠。
一來二去,俄羅斯的汽車市場,就被咱們占領了。
不過奇怪的是,俄羅斯本土的汽車品牌,為啥沒有站出來承接這部分市場?按理說,這是他們國產車取代洋品牌的大好時機啊。
這就要說到俄羅斯的汽車之痛了——造衛星、造飛機、造坦克都不在話下,卻唯獨造不出一輛好車!
其實,俄羅斯汽車曾經也輝煌過。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的嘎斯汽車,年產量就已經高達兩百萬,并且一直穩居全球前五。另外還有主打高端車的伏爾加,面向家用車市場的拉達,銷路都是順風順水。
當年咱們很多汽車、工業技術,還是靠蘇聯老大哥的幫助,才支棱起來的。
可是,雖然當時蘇聯汽車看起來很好,但它有個致命的短板——沒有自主研發技術。老美這邊一打壓,蘇聯汽車強國的美夢就破碎了。
另一方面,蘇聯自己并不重視,錢都拿去造飛機大炮了,民用汽車壓根兒瞧不上。
直到21世紀,俄羅斯才開始重視起來,但這時,汽車市場已經是其他國家的天下了。
一沒技術,二沒人才,俄羅斯只好打開國門,允許海外品牌在國內獨資建廠,進而帶動自己本土汽車產業的發展。
可誰想到啊,技術不僅沒拿到,本土企業還遭到了國外汽車品牌的“降維打擊”,收購的收購,破產的破產,國產市占率也只能維持在20%左右。
當時俄羅斯的汽車工業究竟爛到啥水平呢?
2011年,普京試駕最新款拉達汽車,結果連續打火4次都失敗,只能無力挽尊道:“是我技術不行”。
2016年,普京又去汽車制造廠視察,這次更離譜,竟然出現了拉不開車門,把門把手拽下來的尷尬局面!
民族品牌不爭氣,外國車企就這樣殺了進來,瓜分了俄羅斯的汽車市場。
前面提到的俄羅斯本土最大品牌拉達,在高關稅、購車輔助的保護下才保住第一的位置,但實際市占率也只有21%。
而2021年,光韓國起亞和現代這兩個品牌,就達到了22.3%的市占率。
順便提一嘴,拉達汽車也有25%的股份掌握在雷諾(法國)手里,
于是才有了今天這種凄慘局面——世界各大車企撤離俄羅斯市場時,竟然沒有一個本土品牌能頂上去,承接這部分市場。
正如普京所說,外企離開俄羅斯市場,有利于俄企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也有利于研發自己的新技術。
中國也經歷過這樣的路,但我們正努力丟掉這根拐杖,拒絕依賴,把命脈抓在自己的手里。
中國車企如今在俄羅斯市場的成績,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