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焦點觀察:BBAV 2022大盤點,傳統豪強的中場戰事

    2023-01-16 13:46:23 來源:騰訊網

    出品:電動星球News


    (相關資料圖)

    作者:鯉魚、毓肥

    1 月 10 日,寶馬、奔馳、奧迪、大眾陸續公布了 2022 年全球銷量。

    一年一度銷量總結呈現了傳統車企的過去和未來:過去由客觀明晰的數字傳達,而未來的趨向,我們也能在紙面上的規劃和展望中窺見一斑。

    2022 是傳統車企純電新品連發的一年,甚至有輿論認為是傳統豪強的「大反攻」。

    那么,2022 年傳統車企的表現究竟如何?我們今天挑選了四家——也是德系最具代表性的 BBAV,來分析一下它們的 2022 銷量總結。

    雖然和新勢力相比,2022 年的 BBAV 在純電車型絕對銷量上依然有差距,但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純電放在年度報告的第一位。

    而另一方面,隨著 BBAV 對純電車型的進一步規劃,我們認為2023 的傳統車企電動化,將正式進入中場角逐。

    今天,我們將聚焦報告里的數字,并由數字展開,試圖解答幾個問題:

    BBAV 過去一年到底賣得怎么樣?電動化的步伐走到了哪里?舊權與新貴之間究竟差距幾何?

    一、純電齊漲

    開篇先放一個概覽吧,來列舉一下 2022 年德系四家的整體銷量:

    - 寶馬全球銷量 210.07萬輛,同比下降 5.1%;純電銷量(包含 MINI 品牌) 21.58 萬輛,同比增長 107.7%。

    - 奔馳全球銷量 204.39 萬輛,同比下降 1%;純電銷量 11.78 萬輛,同比增長 124%;

    - 奧迪全球銷量 161.42 萬輛,同比下降 3.9%;純電銷量 11.81 萬輛,同比增長 44.3%;

    - 大眾全球銷量 456 萬輛,同比下降 6.8%;純電銷量 33 萬輛,同比增長 23.6%。

    這組數字呈現出兩個相同的現象,有漲有跌:

    和 2021 年相比,這幾家的總銷量都出現了微跌,大眾的銷量降幅最大,奔馳將將與去年銷量持平。

    而聚焦純電車型,BBAV 的表現則比較亮眼,都表現出增長態勢,而且奔馳和寶馬的電動車銷量和去年相比,都已經翻番。

    先總后分,再來看看 BBAV 在各個市場的銷量表現。

    1.寶馬

    2022 年,寶馬品牌(含 MINI)在全球市場的純電車型銷量為 215755 輛,同比增長 107.7%,實現了去年三季度財報中的展望。

    寶馬 M 部門的銷量創下新高,銷量為 177257 輛,同比增長 8.4%。

    官方稱,該部門推出的兩款 BMW M Performance 車型,i4 M50 和 iX M60 對這一銷量「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寶馬并未披露這兩款車型的具體銷量。

    MINI 品牌去年的全球銷量為 292923 輛,同比下降 3%,但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最暢銷的車型是純電 MINI Cooper SE,2022 年,共售出 43744 輛,同比增長 25.5%。

    2023 年,對于 MINI 品牌而言是很關鍵的一年,將推出全新 MINI 系列的兩款電動車,其中一款預計是 MINI Concept Aceman 的量產版本。

    MINI Concept Aceman 概念車已于去年 7 月發布,9 月在上海亮相,定位純電緊湊型跨界車,填補了 MINI 三門版與 Countryman 之間的空白。

    量產版 Aceman 的諜照已經曝光,整體基于「Charismatic Simplicity」的設計理念打造,車內配備圓形 OLED 中控屏和 HUD,支持提供個性化、快閃和生動三種數字化體驗模式。

    坊間有傳言稱,新車將基于寶馬和長城共同開發的 Spotlight 架構開發,但官方尚未透露新車在動力、續航方面的詳細信息。

    量產版 Aceman 將由寶馬和長城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光束汽車在中國獨家生產,預計今年年底會在張家港的制造基地下線,銷往全球。

    說完子品牌,再來看看寶馬電動車在不同市場的銷量表現。

    寶馬和 MINI 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總銷量都是同比下降的,歐洲市場的降幅最大,美洲的降幅最小。

    美國消費者信用報告機構 Experian 披露,寶馬品牌 2022 年美國銷量為 332388 輛,比 2021 年下降了 1.3%。

    去年一年,寶馬和 MINI 全年在華售出 791985 輛新車,同比下降 6.4%,算下來,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占據了這兩個品牌全球銷量的 37.71%。

    除了總銷量,寶馬純電車在華表現也比較亮眼,同比增長 91.6%。

    具體車型而言,寶馬披露,寶馬 i3 2022 年在國內交付 13310 輛,但沒有公布其他純電車型的交付量。

    但中汽中心終端零售數據顯示,寶馬 iX 2022 年的上險量為 1684 輛、iX3 26669 輛、i3 14434 輛。

    今年,寶馬集團的計劃是在中國推出 11 款純電產品,包括 iX1、勞斯萊斯 SPECTRE(閃靈)等。

    去年,寶馬集團的純電車型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份額約為 8%,今年的目標是把這個占比提高到 15%,將近翻一倍。

    翻一倍意味著,寶馬集團今年的目標是全球純電銷量接近 36 萬輛,大致相當于小鵬汽車 2022 年全年銷量的三倍。

    2.奔馳

    過去一年,奔馳(不含 smart)在全球范圍內交付 2043900 輛乘用車,同比下降 1%。

    純電方面,奔馳全球銷量為 117800 輛,比 2021 年的 52500 輛多出 65300 輛,同比增長 124%。

    從增幅來看,奔馳的電動化銷量增速是 BBAV 四家中最快的。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2022 年,奔馳越貴的車型賣得越好,入門級車型的銷量則在下降。

    去年,奔馳的高端豪華車型交付 8.38 萬輛,同比增長 14%,Q4 交付主力是 AMG 車型、邁巴赫和 G 級車型;核心豪華交付量為 110.18 萬輛,同比增長 4%;入門級豪華零售量為 58.77 萬輛,同比下降 10%。

    但入門級車型銷量走低的同時,這一級別的純電車型銷量卻在增長,份額占到 10%。

    EQA 是入門級車型中最暢銷的純電車型,2022 年在全球范圍內售出 3.31 萬輛,同比增長 43%,其次是 EQB ,售出 2.42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1000%。

    當然,首批 EQB 2021 年末才在歐洲開啟交付。

    但對于 EQS 和 EQE ,奔馳并沒有公布新車的年度總銷量。在 Q3 財報中,奔馳曾披露,9 月,EQE 的全球銷量超 2000 輛,EQS 銷量超 5400 輛。

    在中國市場,奔馳 2022 年共交付 751700 輛新車,略低于 2021 年的 758900 輛,同比下降 1%。

    不過,和寶馬一樣,奔馳也沒有公開純電車型在華具體銷量,只披露了新能源乘用車在華交付量同比增長 143%。

    參考 2022 年上險量,奔馳 EQE 為 1627 輛、EQC 3320 輛、EQB 4064 輛、EQA 3423 輛。

    2023 年,奔馳將在中國推出 16 款全新產品,包括 6 款新能源產品,并且已經預告純電產品包括全新 EQS SUV、全新 EQE SUV。

    另外,純電大 G 也快要來了。

    去年 11 月,奔馳 EQG 原型車的預告視頻已經流出,非承載、四電機、原地掉頭,剛好和仰望 U8 預熱的時間重合,引起了一波討論。

    前幾天,新車在極寒地區測試的諜照也被曝光。

    今年 EQG 將陸續完成各種測試,順利的話, 應該會在 2024 年上市。

    EQG 將首搭 Sila 的硅負極電池,Sila 的技術可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 20%-40%,達到 800 Wh/l 以上。

    3.奧迪

    奧迪去年在全球市場交付了 118196 輛電動汽車,同比增長 44.3%,和奔馳的純電銷量處于同一水平。

    市場需求比較高的車型是奧迪 Q4 e-tron、奧迪 e-tronGT quattro,官方還表示,全新奧迪 ?Q8 e-tron ?已經開放預訂,并收到「大量預訂」。

    除純電車型外,奧迪A3(+12.1%)、奧迪A4(+8.0%)和奧迪Q5(+2.7%)在整個產品組合中的增幅比較大。

    先說歐洲市場,奧迪去年全年交付 624498 輛新車,同比增長 1.2%。

    奧迪純電車型在歐洲的銷量增幅遠高于燃油車,尤其體現在奧迪 Q4 e-tron(+99.4%)、奧迪 e-tron GT(+29.2%)和奧迪e-tron(+8.5%)之上。

    德國則是歐洲的主銷地區,在 29 個歐洲國家市場的總銷量中,占據 34.38% 的份額,純電銷量也同比增長 87.8%。

    在美國,奧迪的純電車型銷量達到 16177 輛,比 2021 年增長了 47.3%,奧迪 e-tron 就售出了 10397 輛,同比增長 7.2%。

    中國市場的表現則相對不同,奧迪 2022 年共交付 642548 輛新車,同比下降 8.4%。

    純電方面,奧迪在華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 9.8%,依舊沒有公布具體銷量數據。

    另外,奧迪 e-tron 改款后將更名為 Q8 e-tron,將于今年 2 月在部分歐洲市場開啟交付,并于 4 月在美國上市,這是一位五年老將了,不知道還能為純電銷量助力多少。

    2024 年底,奧迪的 PPE 平臺車型即將在一汽奧迪長春工廠投產,首批投產奧迪 A6 e-tron 以及 Q6 e-tron 系列的三款車型,A6 e-tron 預計最早會在年內上市,Q6 e-tron 將于今年 9 月全球首發。

    4.大眾

    2022 年,大眾汽車在全球交付 456 萬輛新車,同比下降 6.8%。其中,純電車型交付量約 33 萬輛,同比增長 23.6%。

    33 萬輛是什么水平?逼近小鵬、零跑、哪吒三家 2022 年全年國內銷量的總和。

    目前,大眾 ID. 系列銷量最高的車型為 ID.4 ,2022 年全球交付量約 17 萬輛。

    中國市場是 ID. 系列賣得最好的市場,共交付 14.31 萬輛 ID.3、ID.4 和ID.6,同比增長 102.9%。其中,大眾 ID.6 CROZZ 的全年上險量為 24141 輛。

    14.31 萬輛,放在國內新造車全年銷量排行榜中,也能排在前列,僅次于哪吒(15.2 萬輛)。

    在北美市場,大眾 ID. 系列交付量為 2.27 輛,同比增長 27.7%,均為 ID.4 車型。

    而在瑞典,大眾 ID.4 也以 8900 輛的交付成績占據該市場電動車暢銷榜榜首,過去三年,瑞典的電動車銷冠都是 ID. 系列車型,2020 年是 ID.3 ,2021 年是 ID.4。

    值得一說的是,自 2020 年9 月交付首輛 ID.3 以來,ID. 家族已經累計交付超過 58 萬輛。

    11 月中旬,ID. 系列已經實現全球交付 50 萬輛的里程碑,也就是說年末的一個半月,ID. 家族又交付了超 8 萬輛新車。

    另外,大眾的新旗艦車型 ID.7 已在 2023 ?CES 上亮相,預計將于今年正式發布。

    總的來說,以 BBAV 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 2022 年的純電市場處于「起步之后的加速期」。

    新平臺、新車型都在這一年加速上市,所以總量雖然不夠大,但增幅已經開始呈現。

    看過數據后,我們再來說說數據背后的更多意義。

    二、橫向對比特斯拉、新勢力

    先拿 BBAV 和在全球市場布局比較完善的特斯拉對比一下。

    2022年,特斯拉在全球交付 1313851 輛新車,同比增長 40%,包含 66705 輛 Model S/X 和 1247146 輛 Model 3/Y。

    特斯拉的純電銷量已經去到百萬級,相比之下,寶馬(21.58 萬輛)、奔馳(11.78 萬輛)、奧迪(11.81 萬輛)和大眾(33 萬輛)的純電銷量差距依然很大。

    國內新勢力在全球布局上仍然處于早期階段,所以就單看 BBAV 和新勢力們在中國市場的純電銷量對比。

    2022 年,蔚來共交付新車 122486 輛,同比增長 34%;小鵬交付 120757 輛,同比增長 23%,這兩個品牌的國內銷量已經高于奔馳和奧迪的全球純電銷量了。

    2021 年 10 月開始交付的極氪,2022 年全年單車型交付量達到 71941輛;去年 3 月開啟交付的 AITO 汽車,年度交付量也有 76018 輛。

    反觀 BBAV,只有大眾披露了 ID. 家族的在華交付量(14.3 萬輛),寶馬、奔馳和奧迪均未公布中國市場純電銷量的確切數字。

    數字的缺場,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差距的在場。

    近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零售端來看,2022年整體豪華車市場銷量為 309 萬輛,同比增長 6%。但是傳統豪華車市場整體下降 4%,而新能源豪華車市場同比增長 49%。」

    而在美國市場,2022 年,特斯拉超越寶馬,獲得「美國頭號豪華車品牌」的頭銜。

    這是近 25 年來,美系車企首次獲得這一頭銜,而且銷量差距還比較明顯。

    Experian 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 年,特斯拉在北美銷售超過 49.1 萬輛汽車,比 2021 年高出 56% 以上,比寶馬同期在美銷量多出 158612 輛。

    至于德系豪強的主場——歐洲,特斯拉 Model Y 的銷量卻在多個市場霸榜。

    1 月 11 日,特斯拉官宣,2022 年,Model Y 成為了奧地利、比利時、瑞士、德國、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和英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也成為了冰島和挪威整個汽車市場最暢銷的車型。

    縱向對比,BBAV 的純電銷量成績不差,但橫向對比其他車企,就能發現差距依然存在,甚至一些主場優勢也失去了作用。

    我們說的「中場」,一部分就體現在銷量上。首先是強敵環飼,其次是 BBAV 自己正處于加速期,反擊的回合還沒有真正到來。

    三、中場和中場之后

    「中場」的另一重含義,在于產品。

    2022 年,豪華車企的第一批純電平臺已經到了收獲季。

    1.寶馬

    其實,寶馬純電平臺還沒有正式推出,目前主流車型寶馬 i3、iX 等車型采用的仍然是「油電靈活共享」的 CLAR 平臺。

    寶馬最新的純電平臺是Neue Klasse,但這個平臺的量產車要到 2025 年才會亮相。

    今年 8 月,寶馬 CEO ?Oliver Zipse 曾表示,新平臺首款車型將是 3 系轎車,后續還將推出一款 SUV。

    2.大眾

    前文已經提到,基于 MEB 平臺打造的大眾品牌車型已經累計交付超過 58 萬輛。

    另外,大眾計劃推出 MEB+ 平臺,計劃幾年內推出,但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表。

    相較 MEB 平臺,MEB+ 平臺在充電效率、電池容量、以及輔助駕駛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新旗艦 ID.7 將基于 MEB+ 平臺打造。

    MEB+ 將使用大眾新一代動力電池,續航可達 700km,充電時間縮短,充電功率可達 175-200kW。

    推出新平臺的同時,MEB 平臺車型還將增加,到 2026 年大眾將推出 10 款新車,包括售價約 2.5 萬歐元(約 18.39 萬元)的入門車型。

    3.奧迪

    相比大眾,奧迪旗下的車型仍然處于純電平臺的「Gap year」

    當前,已經交付的 Q5 e-tron、Q4 e-tron 等車型都是基于大眾 MEB 平臺打造的,奧迪 e-tron GT 則基于過渡平臺 J1 打造,與保時捷 Taycan 共享平臺,這個平臺也不會再有后續車型。

    奧迪的全新平臺是與保時捷合作研發的 PPE,該平臺車型支持 800V ?270kW 超級快充(官方號稱 10 分鐘可以補充 300 公里續航,25 分鐘可從 5% 充電至 80%),電池容量可以擴大到 100kWh,實現 WLTP 工況 700km 續航。

    但是這個平臺的量產車型還需要時間等待,比如奧迪 A6 e-tron、Q6 e-tron,以及「純電瓦罐」A6 Avant e-tron,這款車的概念版本已經在廣州車展亮相。

    去年 11 月,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長春工廠舉行了暖封閉儀式,「暖封閉」即每個工作區域均達到了符合建設標準的溫度環境。

    長春工廠將于 2024 年底投產 PPE 平臺車型,也就是說這些車型可能要到 2025 年才能開始走量。

    這里提一句,其實大眾集團電動化平臺的最終歸宿是 SSP,這個平臺可以兼容大眾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級別車型,但基于該平臺打造的車型預計將從 2025 年開始量產。

    4.奔馳

    相比寶馬和奧迪,奔馳的首個純電平臺 EVA 已經有了落地車型:EQS 和 EQE,EQS SUV 和 EQE SUV 也已經發布,將于明年國產上市。

    除 EVA 平臺之外,奔馳還在開發新的純電 MMA 平臺,預計 2024 年開始使用,主要車型為新一代緊湊級和中級純電車型,包括新的 EQA、EQB、EQC 等。

    純電專屬平臺的車型逐漸交付,意味著傳統豪強正在摘掉「油改電」的標簽,第二回合已經結束。

    新的回合似乎更「龐大」一些,除新產品、新平臺之外,BBAV 也在營銷、充電網絡等方面進行布局。

    寶馬計劃啟動直營模式,放棄經銷商網絡,未來消費者可以直接從制造商處預訂新車,無需通過經銷商。

    若計劃順利推進,寶馬將成為首個放棄經銷商模式的傳統品牌。

    MINI 品牌直營模式將于 2024 年啟動,寶馬品牌則于 2026 年啟動,但寶馬還沒有公布更具體的進度表。

    奔馳則計劃在全球自建充電網絡,目標是 2030 年前在全球建設超 1 萬根大功率充電樁。

    今年,奔馳將率先在美國和加拿大部署大功率充電網絡,后續拓展到歐洲、中國和其他主要市場。

    奔馳的自建充電站單站提供 4-12 根樁,最大充電功率 350kW,充電 1 分鐘可補能 20 英里(約合 32km)。

    2027 年的階段目標是,奔馳北美充電網絡將建成 400 多個充電中心,提供 2500 個充電樁。

    奧迪也在去年 11 月宣布,將在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 27 個國家推出全新充電服務「 Audi charging service」,2023 年 1 月 1 日正式啟用。

    充電服務將由 800 個充電供應商提供,共計約 40 萬根充電樁。其中包含 1900 根高性能充電樁,將安置在主干線上,最大充電功率 350kW。

    此外,奧迪中國也推出了品牌專屬充電站,去年 11 月的規劃是 2022 年首批充電站在國內 20 個城市上線,最大充電功率 360kW。

    燃油霸主正在發力,甚至可以說已經很用力了,但現在和新勢力對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車型方面,國內新造車們的產品已經開始鋪滿各個價位,覆蓋了從 10 萬元以下到 40 萬元以上的市場,吃掉了一些市場份額。

    即使只看單個車企,以蔚來為例,也在布局多個子品牌,包括阿爾卑斯和螢火蟲。前幾天,還有傳言稱蔚來將聯手初創公司至星,打造百萬級別電動汽車,對標路虎攬勝和奔馳 G。

    增加細分市場產品的同時,新勢力車企們也正在邁入純電下半場,聚焦智能、續航、技術和 OTA,這恰恰是傳統豪強們目前還不夠卷的領域。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點是,國內的電動車企也在對汽車平臺進行更新換代,目前來看,新勢力的新平臺進步也很明顯。

    當傳統豪強和新勢力都「更上一層樓」后,會呈現怎么樣的局面呢?

    從紙面上的數據和規劃來看,過去一年 BBAV 的成績并不算差,在電動化時代的「謀變」決心已經堅定,只是落地需要時間。

    而現在正是用時間換市場的節點,因為新勢力車企們一度表現得非常激進,卷到極致。

    最后,因為 BBAV 的一些規劃不是一年半月可以落地的,那么留一個問題,你覺得 BBAV 2023 年推出的新產品,能打出差異化、提振銷量嗎?

    (完)

    上一篇:雷丁汽車的實名舉報,背后很無趣

    下一篇:元旦高速免費從什么時候開始?春節高速免費時間怎么算的?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午夜福利717|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