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雷丁汽車集團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現任縣委書記王驍,稱其為彰顯政績,逼迫雷丁汽車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約47億元。民營企業家實名舉報縣委“一把手”,立即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并登上微博熱搜。當地政府也第一時間回應,已成立省市聯合調查組,調查核實相關情況。
【資料圖】
這起“舉報事件”,不僅讓名不見經傳的雷丁汽車走入公眾視野,也讓曾經紅遍全國的“老頭樂”低速電動車成為熱門話題。從曾經的“老頭樂”全國冠軍,到如今瀕臨破產,雷丁汽車的困境指向了一個行業現實:“老頭樂”越來越難樂。
曾經是“老頭樂”市場銷冠
在舉報事件之前,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雷丁汽車的名字。然而,這家來自山東濰坊昌樂縣的電動車企業,曾有個紅極一時的拳頭產品——“老頭樂”。公開信息顯示,雷丁汽車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是以電動自行車起家的濰坊比德文電動車有限公司。2008年,由于判斷低速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廣闊,比德文控股集團創立了雷丁汽車品牌,主要生產三輪、四輪低速電動機動車(俗稱“老頭樂”)。
靠著“老頭樂”市場的紅利,雷丁汽車一路快速增長。在其最輝煌的時期——2016年至2018年間,雷丁電動車銷量分別為15萬、21萬和28.7萬輛,連續三年蟬聯全國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彼時,雷丁汽車董事長李國欣風光無限,2017年6月,他在中國嘉德2017春拍上以3.45億元拍下黃賓虹的名畫《黃山湯口》。
與此同時,山東也涌現出大批低速電動車企業。從2009年至2017年,山東共生產低速電動汽車219.06萬輛,成為全國有名的“老頭樂之都”。
不過,雷丁汽車在2018年進入轉折點。由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監管上也處于灰色地帶,企業野蠻生長,工信部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按照“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總體思路,停止核準或備案低速電動車投資項目,停止新建低速電動車企業、擴建生產廠房等基建項目,停止新增低速電動車車型,包括雷丁汽車在內的一眾“老頭樂”開始退出市場。
轉型艱難,“老頭樂”為何難樂?
除了政策影響,一些曾經將四輪低速電動車產品納入新能源汽車補貼行列的地區,也逐漸停止對其補貼,使得“老頭樂”生產企業更加舉步維艱。有的被迫關閉,有的則嘗試轉型升級。
雷丁汽車即是后者。2018年和2019年,雷丁汽車先后收購陜西秦星汽車和四川野馬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燃油乘用車和客車的生產資質。
拿到資質后,雷丁在2019年接連推出i3、i5和i9三款電動車產品,但2019年的銷量只有3387輛,上市一年便停售。2021年,雷丁汽車又打造出了雷丁芒果系列產品,主攻A00 級純電微型車市場。
然而,該系列產品的市場反應仍不及預期。據統計,雷丁芒果在2021年的銷量為3.04萬輛,2022年1-11月銷量僅為1.79萬輛。而其競爭對手之一的五菱宏光MINI EV,光是2022年11月的銷量就高達6.86萬輛。
去年下半年,有經銷商爆料雷丁廠家已發不出車,一些經銷商準備退出銷售網。位于杭州上城區江城路的雷丁汽車浙江車智匯店,是雷丁汽車在杭州唯一的經銷商。該店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店里已經兩個月沒有現車賣了,什么時候有車,廠家沒有消息。為了生存,現在公司已改賣其他汽車。
正因為面臨困境,雷丁汽車急需融資,又因昌樂縣官方不愿繼續擔保,資金無法到位,于是便有了創始人舉報縣委書記的故事。
舉報事件如何收尾不得而知,但雷丁的現狀卻折射出“老頭樂”企業的轉型可能沒那么容易,因為低速電動車市場的龐大需求早就被傳統車企瞄上,五菱宏光MINI EV、長安Lumin糯玉米、奇瑞冰淇淋等相繼參戰,它們在產品力、資金實力、供應鏈上都更具優勢,留給雷丁們的也許只是寒冬。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唐登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