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每一個汽車人來說,是一個充斥著動蕩與變局的特殊之年。這一年,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重大考驗,疫情肆虐之下,缺芯少電、資金短缺、產能不足、新能源補貼退潮等因素疊加,讓眾多車企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尤其對于那些已經“掉隊”的車企,維持“生計”都顯得異常艱難。比如以下兩個品牌,它們的年銷量甚至還不及一線品牌月銷量的零頭,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資料圖】
上汽大通MAXUS:
銷量不足5萬輛,路在何方?
提到雷克薩斯,你一定不會陌生,但是邁克薩斯,又有多少人能熟悉呢?其實邁克薩斯,就是上汽集團旗下的MAXUS的英譯。如果沒有雷克薩斯在前,邁克薩斯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但關鍵的問題是,邁克薩斯之前,還有雷克薩斯,一字之差,兩個品牌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關聯,不知道是廠家對于自己的產品太過自信,還是所謂的“崇洋媚外”。一個類似雷克薩斯的名字,就能讓上汽大通變得高貴且炙手可熱嗎?從市場反饋來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熟悉這個品牌的都清楚,上汽大通MAXUS是上汽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目前共有MPV、SUV、皮卡、輕客、新能源車、房車、專用車7大類,雖然在商用車領域的表現較為不錯,但在乘用車領域里,市場反響平平,銷量表現也極其掙扎。數據顯示,在2022年上汽大通MAXUS乘用車累計銷量僅有47209輛。要知道,上汽大通MAXUS在乘用車領域的產品陣容非常強大,除了SUV系列、MIFA新能源系列,還有MPV系列,但旗下除D90 Pro、G50和G10三款車型月銷量能過千輛以外,其余產品銷量最高不超過600輛,可以說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你說尷不尷尬?
當然了,銷量不行也不能全怪上汽大通MAXUS的命名,同樣還有質量問題,比如G50因車漆生銹、車門異響、變速箱異響換擋延遲、發動機氣缸進防凍液、發動機抖動熄火等產品質量問題屢遭顧客投訴。很顯然,上汽大通MAXUS的英文命名遭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質疑,同樣其產品質量也遭到了質疑,再加上產品冗余,缺乏焦點、品牌形象混亂、營銷乏力等,逐漸使得上汽大通MAXUS在乘用車領域里的影響力大大縮水。如果以上問題不及時解決的話,未來隨著品牌力日漸下滑,銷量持續下挫,將讓上汽大通MAXUS陷入更艱難的境地。
江鈴福特:掛福特LOGO
也難逃銷量節節敗退的現狀
說起福特汽車,很多人就只知道長安福特,其實除了長安福特以外,福特汽車在國內還有另外一個合作伙伴——江鈴福特,當時江鈴福特主要負責的是商用車市場,所以從知名度上來看,遠不及長安福特。隨后,江鈴福特也開始將產品線轉戰到乘用車市場,但其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從近一年來的銷量來看,看似江鈴福特銷量漲勢喜人,其實是建立在較低基數之上的,即使是在巔峰時期,月銷量也才八千多輛,從沒有破過萬輛門檻。數據顯示,2022年江鈴福特累計銷量僅48294輛,還不及某些合資品牌月銷量高。要知道,目前江鈴福特的產品并不少,尤其在SUV市場江鈴福特實現緊湊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的全面覆蓋,但能“打”的卻并沒有。
江鈴福特銷量的下滑除了品牌力孱弱外,更多的還是由于其產品品質低下造成的。對于江鈴福特產品,很多人更傾向于將其總結為“貼標”車型,說白了就是,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比如領界無論是從外觀設計還是內飾打造,與江鈴自主品牌下的馭勝S330極為相似,并且在動力方面也未采用長安福特旗下車型搭載的1.5T發動機,而且質量問題也不斷暴露。隨后又推出了一款中大型SUV領裕,但仍無法擺脫“貼標”車型的形象,再加上產品本身不算優秀,在售價上也不占優勢,上市后銷量持續拉胯,而且一直萎靡不振。
在口碑不高,市場熱度不高的形勢下,江鈴福特又推出了一款中型SUV領睿。雖然領睿掛著福特的車標,但是和福特并沒有太多的關系,尤其是其搭載了1.5T發動機,被消費者視為小馬拉大車,而且與領界那臺代號為JX4G15C6L的1.5T發動機,在序列號上非常接近。自上市以來,領睿月銷量從未超過5000輛,但這已是江鈴福特的產品序列里銷量最好的車型了。對江鈴福特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2022年年初,為了讓品牌更全面地從商用車向乘用車進行轉型,江鈴汽車和福特汽車共同出資成立了江鈴福特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挑戰者”的DNA定義自己作為“合資新勢力”的標簽,但現實情況卻先給其潑了盆涼水。市場競爭就是這樣殘酷和公平,江鈴福特想要銷量更好,得好好研究國內消費者的心理。
車叔總結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消費者和市場對于汽車的品質、技術、個性化等都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場競爭必將更加激烈,而那些產品落后、沒有核心技術和創新意識的品牌逐漸被并購或淘汰出局,就如以上兩個品牌,如果還不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時代想要拋棄你,可能一聲招呼都不會打。當然,市場格局如何變化,現在還很難輕易下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2023年是大浪淘沙的一年,躺平就會出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