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走到行業變革的“十字路口”,在新舊交替的當口,車市原有格局與規則被打破。不管是產品、技術、性能還是品質,都呈現出新特點和新趨勢。
盡管如此,對于消費者來說,買輛放心車輛的訴求從未改變,誰都想買輛問題少,相對完美的好車。那么,哪些車型缺陷少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2022年全年汽車召回榜單正式出爐,累計召回乘用車4481938輛,較2021年同比下降48.68%。接下來,就看看哪些汽車品牌與車型正式上榜。
特斯拉位居排行榜NO.1
從榜單上可以看到,在40個上榜品牌中,登頂的汽車品牌是特斯拉。2022年,特斯拉總共進行6次召回,涉及的車輛達到791502輛。這一數據意味著什么?2022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交付71.29萬輛,而車輛的召回數量超過了銷量,雖然,召回車型中包括進口車型,那也足以說明,特斯拉產品頻率相當高。
而且,召回產品中所涵蓋的車型也很廣泛,包括國產Model3、Model3高性能版、Model Y、進口Model 3、Model S、Model X,品牌旗下的主銷車型皆在其中。
究其原因,是因為特斯拉旗下產品還是問題不斷,主要涉及電機逆變器故障、中控屏無法顯示等問題。確實,在2022年,特斯拉因質量問題,多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沖上熱搜榜,也遭遇品牌信任危機,使得品牌的人氣指數下滑不少,甚至出現增長疲態。
此后,特斯拉多次發起價格調整,試圖通過降價挽回銷量與口碑。今年,特斯拉再次官宣最高降價4.8萬,打響新能源車市的價格戰,那么,這是治根又治本的辦法嗎?
德系品牌的“神話”被打破
在國內汽車市場,德系車型一直是高皮質與性能的代名詞,“德系品質”也是德系品牌的金字招牌。但在2022年乘用車品牌召回數量排名中,德系車召回數量沖到了榜首,成為榜單上的第一名,達到1199735輛,占比達到26.76%。同時,奔馳、寶馬、保時捷等品牌也出現在榜單上。
其中,寶馬品牌,召回次數達到7次,召回車型數量達到58833輛,涉及車型包括寶馬3系、寶馬5系等明星車型。去年,這兩款車型在315之前遭到大面積投訴,希望他們盡早排除相關隱患,把缺陷消滅在出廠之前,不要年年都出現在召回榜單。
此外,保時捷也榜上有名,作為保值率榜單上的“搶手貨”,保時捷在2022年發起3次召回,涉及車型的數量達到14818輛,明星車型保時捷Cayenne和保時捷Taycan都進行了召回。
德系車的召回問題涵蓋各個方面,包括車身零部件、座椅/安全帶、車機系統/軟件、發動機、變速箱、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等占比較高。
此外,自主品牌召回數量位居第二,整體數量達到1116598輛,占比達到24.91%。這其中,召回“大戶”要數五菱品牌,召回數量達到609779輛,問題車型主要是五菱宏光S和五菱宏光S3。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的手動變速器零件制造尺寸超差,導致擋位保持力不足,極端情況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奇瑞、東風風神、東風小康等品牌也出現過召回事件。
汽車召回別變成“亡羊補牢”
對于汽車來說,“缺陷”是召回的前提。對于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的汽車產品來說,想要實現百分之百零缺陷,并不現實。
汽車專家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少量車型出現小瑕疵或缺陷,且發現車輛問題后,主動進行召回,并不能說車輛品質低劣,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未雨綢繆主動召回的行為可視為廠家負責的表現。
可是,車市還有一部分汽車品牌,缺乏責任心,考慮到自身的召回成本、口碑等元素,即使車輛出現問題,影響實際使用,也不愿承認產品缺陷,而是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推脫,車主溝通無望之后,只能四處投訴,維護權益。而這種被動召回更像是“亡羊補牢”,“殺傷力”極強,不僅影響車主正常用車,也使得品牌信譽度受損。
因此,在汽車召回這件事兒上,車輛出現缺陷或者問題,進行召回并不是“大問題”,被汽車廠家視而不見讓產品“小缺陷”演變成“大問題”。
鬼斗車觀點:在車市中,“汽車召回”四個字一直是很敏感的話題。很多時候,汽車召回需要辯證看待,召回并不代表產品絕對不足,不召回也并不代表此車型不存在質量問題,對汽車消費來說,關注的問題不應該光是召回事項,而召回背后車企的責任心,有擔當的汽車品牌才能越走越遠。對此,你怎么看,給鬼哥留言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