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保時泰”嗎?
眾泰旗下多款車型對保時捷進行“像素級”模仿,市場上數度傳出保時捷起訴眾泰的消息。
現在,眾泰早已經不在江湖,但國產廠商與外資廠商在商標、外觀等方面的糾紛卻從未停止。
(相關資料圖)
近日,德國慕尼黑地區法院裁定,蔚來ES6和ES8車型名字侵犯了奧迪S6和S8的商標權,中外車企商標糾紛延續到了新能源時代。
雙方都“有理”,蔚來能否“過關”?
奧迪起訴蔚來車型商標侵權一案,最初發生在2022年6月份。奧迪認為,蔚來ES6和ES8侵犯了奧迪S6和S8的商標權,理由是蔚來ES6、ES8這樣的名字,容易被人認為是奧迪S6和S8的純電動車型。
奧迪此舉有一定的法律依據。公開資料顯示,奧迪早在1995年就注冊了“S6”的文字商標,此后該商標的保護期多次延長,目前已經延長到了2025年。此外,S8的文字商標也被奧迪以同樣的方式獲得。
與此同時,蔚來汽車2016年在德國和歐盟申請了ES6、ES8、NIO ES6、NIO ES8商標,并且最終獲準注冊。但根據歐盟和德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即使某產品商標已經獲準注冊,先注冊商標權利人也可以對后注冊商標權利人提起侵權訴訟。
這是奧迪在這起案件中獲得初審勝利的根本原因,從法律層面上來說,奧迪的確占有一定的優勢,但蔚來也并非毫無反擊之力。
首先,S6、S8這類商標并不具有顯著性,而且S6、S8是轎車,蔚來ES6、ES8是SUV,雙方并沒有多少相似性。
其次,奧迪持有的S6、S8文字商標并沒有那么大的保護范圍,消費者看到ES6就誤解為ES8,這種事情在現實中存在的幾率很小。
但商標方面的糾紛歷來復雜,蔚來進入歐洲市場時間不長,海外運營經驗不足,而德國又是奧迪汽車的主場,因此蔚來即便有反擊手段,可能也會面對奧迪的各種盤外招。
奧迪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奧迪汽車這樣的操作,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采取一切手段打壓競爭對手,成功了最好,失敗了也無所謂。
蔚來汽車均價在40萬元人民幣左右,對奧迪高端車型構成了直接威脅,奧迪當然要利用主場優勢,給蔚來制造點麻煩。
但奧迪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蔚來目前在歐洲的知名度比較低,如果這種商標糾紛繼續鬧下去,很可能會提升蔚來在德國的知名度。
而且,就算奧迪最后真的告贏了蔚來,蔚來也未必會倒,奧迪孱弱的電動車業務也未必就能支棱起來。
結束語
國內的野馬公司擊敗福特公司,拿下了中文“野馬”的商標,它的車大賣了嗎?所以,奧迪還是好好想想怎么做好電動車吧,案件勝訴與否,都改變不了它與蔚來之間的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