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車交強險購買數顯示,2022年度汽車終端零售銷量全國城市排行中,上海市以74.08萬輛位居第一,北京以55.55萬輛位居第二,成都第三,廣州第四。日前,2022年上海市最暢銷車型公布。
特斯拉旗下兩款車型Model Y和Model 3進入前三,分別為36901輛、15620輛。眾所周知,上海工廠是特斯拉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個工廠,位于上海臨港片區,包括整車生產區、試驗區、零部件生產區及聯合廠房(維修車間)等四個區域,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據了解,上海工廠承擔著特斯拉內銷外供的重任,特斯拉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約60%在國內銷售,其余部分出口到澳大利亞、歐洲、日本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因此,Model Y和Model 3能夠位居上海暢銷車型前三并不意外,因為特斯拉本身就是上海本地企業,再加上其四季度大規模降價補貼政策的實施,也促進了當地銷量的增長。
除了特斯拉外,TOP20榜單中大部分車型也是上海本地企業生產,例如上汽榮威的RX5/i5/i6?MAX等,其中銷量最高的是榮威RX5,該車型于2022年8月推出第三代車型,全年在上海市銷量為15025輛。除此之外,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多款車型也進入榜單,其中大眾帕薩特為11714輛,途觀L為10912輛,朗逸為10128輛,而上汽通用別克旗下僅微藍6銷量超過萬輛,為10709輛,GL8全年在上海市銷量僅8740輛。
(資料圖片)
作為中國以及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宋、漢、秦、唐、海豚等車型也進入榜單。需要注意的是,宋家族旗下車型被拆分計算,其中宋PLUS僅次于Model Y,在上海市全年銷量31944輛,宋Pro為9422輛,如果按照家族產品計算,比亞迪宋的銷量則明顯高于Model Y。此外,漢全年銷量15284輛,秦PLUS為15130輛,唐為10877輛。
從榜單來看,僅三款傳統豪華車型進入前20?,分別為寶馬3系、寶馬X3以及奔馳GLC,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寶馬3系,為8657輛。
眾所周知,江滬浙地區是我國汽車工業的重點地區,有著完善的汽車產業鏈布局,其中上海市是集合進出口、銷售、研發于一體的中心城市,同時是中國高端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核心中樞,圍繞上海市的長三角汽車產業供應鏈,在我國汽車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2022年3月,江滬浙地區嚴峻的防疫形勢再次對汽車產業鏈產生影響,多家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停工或減產。
作為產業鏈長、協同性強的汽車工業,持續多日的疫情確已對其造成了一定影響。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狹義乘用車銷量926.1萬輛,同比下滑7.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24.7萬輛,同比增長122.4%。從各大車企表現來看,一汽-大眾同比下滑15.9%,上汽大眾下滑27.3%,東風日產下滑21.9%,長城汽車下滑17.5%,上汽通用五菱下滑19.0%……
5月,上海發布《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其中就包括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6月,《上海市促進汽車消費補貼實施細則》發布,自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將為符合一定條件的個人消費者給予一次性10000元購車補貼。
除了地方性政策,全國性的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也對上海的汽車銷售起到了促進作用。該政策5月31日正式發布,對購置日期在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得益于政策支持,2022年上海汽車銷量為74.08萬輛,同比增長0.55%,與2021年基本持平,但卻是前四城市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其中北京同比下滑4.98%,成都下滑2.54%,廣州下滑0.63%。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個有著較悠久歷史汽車產業的城市,雖然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但目前上海汽車行業還以傳統燃油車為主,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等還是以銷售燃油車為主,利潤大多來自燃油車。
2023年已然開始,新能源補貼退場、特斯拉大幅降價、比亞迪仰望品牌推出百萬元級SUV……這些考驗汽車業同行品牌定位和利潤率的大事件接踵而至,更加激烈的競爭就在眼前。
汽車人的平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