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今日精選:特斯拉:我打骨折,你跟不跟?

    2023-01-31 10:44:17 來源:騰訊網

    最近新能源汽車行業里的大新聞,莫過于“特斯拉把自己打成了骨折”。

    不到三個月,特斯拉Model 3降價5萬塊,從28萬降到23萬,Model Y降價5.7萬,從31.7萬降到26萬。

    頻繁的調價,已經讓特斯拉被調侃為一種“金融產品”。自2019年在中國生產銷售以來,Model 3調價13次,Model Y調價10次。2022年3月,Model Y就在十天內連續漲價3次。之前高價提車的特斯拉車主,如今已經哭暈在廁所,有網友表示,“朋友陪我去特斯拉維權,看價格低就買了一輛?!?/p>


    (資料圖片)

    那么,面對一哥特斯拉的瘋狂降價,其他車企都有什么反應呢?

    一邊,奔馳、寶馬、小鵬、蔚來、AITO問界、福特電馬等多家車企,紛紛推出各類政策直接或變相的補貼降價,降幅在8千—5萬不等(奔馳EQS最高降幅達到23.76萬)。

    而另一邊,比亞迪、大眾、騰勢、長安、奇瑞、上汽榮威、哪吒、睿藍等多家車企卻不降反漲,漲幅在1千—8千不等。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為啥大家選擇如此不同?

    其實漲價的事情好理解,畢竟國家2023年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相當于給車企增加了成本,那大家稍微漲點價也是合情合理,但是這時候出來一大批不漲反跌的車型,就讓很多人有點看不懂了。

    難道是你們之前利潤太高,賺消費者的錢太多,所以終于良心發現了?還是就因為特斯拉這個一哥降價,大家跟著一哥走就行了?

    我們團隊認為,最核心原因并不復雜,就是四個字,供需關系。

    01

    汽車市場的寒冬來了

    需求減弱

    首先,市場的需求在減弱。汽車是耐用消費品,人們對汽車的價值有著較為固化的認知,因為總價較高,所以即便是微小的折扣也會給人心理上較強的沖擊。2009年的時候,國家對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直接刺激當年汽車銷量上漲426萬輛,同比增加46.1%。而在今年對汽車市場更強力的補貼刺激之下,全年乘用車市場零售也才增加30萬輛左右,同比僅增長1.8%。

    從上海新車牌照拍賣的投標人數,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22年1月有超過20萬人參與拍賣,而到了2023年1月已經降低到了12萬人,近乎腰斬。面對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其實老百姓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周遭的寒氣,大家的消費意愿在不斷下降,可能這才是核心原因。從這個視角來看,當前車市可能才剛剛步入寒冬,需求下行將會是一個長期問題。

    產能增加

    其次,車企的產能在提升。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市場上不斷涌現出各個新品牌,同時各大車企也都在加速擴建產線,保證交付能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年產能已經翻了3倍,比亞迪也在國內外同時投資新產線,造車新勢力中蔚小理也度過了產能不足的階段,且仍在規劃建設或擴產新的生產基地。

    再看看特斯拉的交付周期,截至1月13日,上海特斯拉Model 3 的交付周期只有4天,而此前動輒就要等上1—2個月。從這個數據就清晰地看出,特斯拉當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這就像豬肉漲價時農戶紛紛養豬,豬是多了,但是吃豬肉的人卻并沒有變多。所以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來看,新能源車可能已經是供大于求的狀態,汽車的交付周期也才會越來越短。

    消費降級

    那么說到這里,細心的讀者又要問,汽車市場都已經這么糟糕了,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車企在漲價呢?

    再仔細觀察一下漲價的品牌,基本上漲幅都不大,因為這些漲價的車型基本上都是在25萬以下的價格區間,而降價的汽車基本上都在25萬以上的價格區間。這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們的消費在降級。

    原本預算25萬—40萬買車的消費者,現在都想去買10萬—25萬的車,所以價格較低的車需求增加,價格較高的車需求減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特斯拉已經打“骨折”的情況下,這些國內的車企還紛紛漲價。

    而降價的車企也大概率是因為已經看到了2023年的寒冬即將來臨,所以要盡量先下手為強,把那些還擁有優質購買力的用戶提前變成自己的訂單用戶,盡可能地降低客戶離開自己尋找其他車企的機會。

    更新太快

    大家更愿意購買25萬以下的車,除了消費降級,另一個原因是,汽車的使用周期和購買周期發生了變化。

    這幾年進入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井噴期,就和手機一樣,2019年還感慨44W充電好快,2020年120W快充就出來了,結果前兩天市場上放出消息,2023年就要普及240W超快充電。

    新能源車的技術現在也卷了起來,從百公里加速6s、5s,一直到前段時間最新發布車型已經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僅2s,再看純電續航也從曾經的200km、300km,一直到現在的超過800km。

    所以,由于新能源汽車各種車型更新換代很快,比以前出一款新車的速度大大提高,人們也在各種車型中挑得眼花繚亂。兩年前買的車,在現在的很多更便宜的車面前,可能還像個弟弟。

    再疊加電池損耗的擔憂,用戶慢慢也意識到,現在一輛汽車的預期使用周期從過去的十年變成了現在的五年,甚至有很多人兩三年就要換一輛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買一輛20萬左右的車,過幾年就換,就比買一輛30—40萬的車開個十年,或許更劃算。

    這種體驗至上的用戶心態,也促成了這兩年開始的汽車租賃市場。比如蔚來和領克在歐洲推出的訂閱服務,就是迎合了當地消費者高頻換車的需求,而極氪等企業也在國內初步開始嘗試汽車訂閱模式。

    02

    價格戰拉開序幕

    靜待行業洗牌

    站在今天,我們回看曾經智能手機的發展歷史,其實和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2014年,智能手機市場還主要是被蘋果、三星、索尼、諾基亞等外國廠商占據,而國產手機如小米、OPPO、VIVO等在這個時候依靠著性價比快速跑馬圈地,并通過性價比戰爭,讓傳統手機品牌徹底被淘汰。

    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當年的手機市場又何其相像,新冒出的各種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深入人心,而馬自達、斯巴魯、現代、起亞等名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已經不怎么能再被聽到。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額利潤吸引到了太多目光,大量的資金涌入了新能源汽車賽道,除了已經崛起的新勢力,蘋果、小米等公司也早就發布了造車計劃,而當行業的市場增量空間不斷收縮之時,龍頭企業將會展開價格戰逼殺小企業,再趁機以低價收購,直接搶占這些小企業占領的碎片化市場份額。

    最近一些新能源汽車小企業的日子就很難過,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縣委書記事件的背后,折射的其實就是新能源車企業面臨的困境。

    一開始,這些小企業還能以概念吸引到資本,而今潮水褪去,競爭逐漸升級,誰在裸泳,誰行誰不行,市場立見高下。

    新能源汽車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行業,但是目前看來,市場已從藍海轉向紅海,在搏殺的過程中市場必然迎來一次新的調整,這時各大企業紛紛使出“七傷拳”,自己可能會傷筋動骨,但是把實力較弱的企業一波殺光后,搶來的市場份額也不少。

    就是不知道洗牌過后,有多少企業能活下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讓我們靜靜等待汽車行業春天的再次到來。

    (觀點 /?江雁 主筆?/?孫鵬)

    上一篇:水大魚大,還怕寧王?

    下一篇:比亞迪凈利破百億創“歷史之最”,零補貼時代還能賣得過特斯拉嗎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