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換帥救得了豐田嗎?

    2023-02-01 19:52:46 來源:騰訊網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夢清

    在豐田蟬聯三年全球汽車銷冠之際,掌門人豐田章男宣布卸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豐田官網消息,現任社長豐田章男將改擔任“有代表權的會長的職位;雷克薩斯負責人佐藤恒治成為新任社長”。該人事變動將于4月1日生效。

    這一決定非常突然,很多業內人士感到詫異。

    鈴木汽車的董事長鈴木俊宏表示,豐田章男發表了很多汽車行業和日本工業的言論,一個擁有如此熱情和發表如此多評論的人突然退出,“我想知道日本會發生什么”。

    鈴木俊宏的話意味深長。

    過去幾十年,豐田汽車和日本經濟緊密捆綁在一起,豐田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的縮影。從這個角度上說,豐田換帥的影響遠不止一家公司,對整個日本都牽連甚廣。

    在宣布卸任之際,豐田章男的言辭透露著公司已處于不破不立的處境。他坦言自己是“老一代”,感到“造車局限性”,有必要在“新的時代”引退。

    他甚至還對周邊人士透露,“豐田最大的經營風險是我一直擔任社長”。

    這一幕似曾相識,2008年時豐田遭遇58年來首次虧損,豐田章男上任社長,最終帶領豐田成為全球第一的車企。

    如今豐田再遇危機,再次更換社長,能否再度拯救豐田于水火之中?這甚至已經關乎到日本未來的國運。

    豐田走到頭了

    如果僅從銷量上看,2022年的豐田,依然風光無限。

    全年汽車銷量超過1050萬輛,已經三年蟬聯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德國大眾(830萬輛)多出了220萬輛。

    光這多出來的銷量,就比現在風頭正盛的比亞迪或者特斯拉一年的銷量還要多。

    而在過往的十多年間,豐田的營收與凈利潤也是逐步攀升。

    到2021財年(2021Q2-2022Q1),豐田的營收與凈利潤都達到了史上的巔峰,分別為2793.4億美元和57.1億美元。

    圖說:豐田歷年的營收與利潤

    在豐田章男的領導下,豐田取得的成績不可謂不輝煌,那為什么豐田章男稱自己老了,要退位讓賢?

    從整體上看,豐田在全球的銷量還是老大,但拿出放大鏡仔細來看,豐田在一些重要市場的地位出現了動搖。

    首先是占據豐田全球第一大市場的美國,2022年日本在該市場的銷量同比下滑9.6%,雖然同期美國汽車銷量也有所下滑,但同比僅為7.9%。與此同時,通用在這一年反超豐田成為美國市場銷量第一的車企。

    2022年豐田在美國的勢頭不太樂觀,而美國在2023年將有很大的可能遭遇經濟衰退。每一次經濟衰退,都會伴隨著市場大宗消費品需求的疲軟。也就是說,今年豐田在美國的日子或許還會比2022年更難過一些。

    其次是與美國同樣重要的中國市場,2022年豐田在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比2021年減少0.2%,降至194.06萬輛。雖然下降的幅度不多,但這是豐田在中國市場10年來首次銷量下跌。

    從細處來看,豐田在中國市場的三架馬車,兩輛已經嚴重失速:

    雷克薩斯在2022年的累計銷量為18.39萬輛,同比下滑近19%;

    一汽豐田在華銷售75.17萬輛,同比下滑12.7%(未發布,計算可得);

    唯有廣汽豐田在華銷售汽車100.5萬輛,同比增長21.4%,這才穩住了豐田在國內的大盤。

    但這在中國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因為2022年以來,豐田在國內的口碑遭遇了嚴峻的挑戰:

    先是落地價超過200萬的“豪華大面包”雷克薩斯LM,碰撞后沒有一扇門能正常打開,導致車內一人葬身火海;

    豐田埃爾法在與國產的嵐圖夢想家碰撞后,A柱的根部被撞成麻花,B柱完全變形,車上三個假人幾無生還的可能.......

    接二連三地出現問題,也讓豐田的安全與可靠的口碑,在中國遭遇滑鐵盧。這也是豐田的雷克薩斯在中國連續暢銷17年后,首次出現銷量下滑,而且是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實事求是的說,過去3年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都帶來影響的情況下,豐田能夠穩坐全球銷冠的位置,的確很厲害,這也與其全球化的分散布局有關,但現在這些重要市場都在不同程度遭遇了挑戰。

    這其中既有全球主流的燃油汽車市場陷入增長乏力的影響,也是因為電動車勢如破竹的發展正在逐步蠶食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而豐田最大的危機,正是在于電動車的銷量慘不忍睹。

    2022年全年,豐田的純電動銷量僅有2.44萬余臺,這在豐田年銷千萬臺的體系內不值一提。

    迄今為止,豐田在中國這個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最激烈的地區,還沒有推出一款真正的代表作產品。

    2022年推出的“豐田驗證碼bZ4X”,被稱為年內最愚蠢的電動車;而與比亞迪合作的bZ3暫時還未見到廬山真面目。

    如今的豐田,表面看著風光,但危機已經四伏。

    諾基亞的教訓還歷歷在目,2006年,諾基亞春風得意的時候,在全球市占率達到了70%,試問當時誰能敵手?而不過五六年的時間,諾基亞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經不足5%,最后的結局是被迫賣身。

    誠然,2022年仍然是豐田的喜獲豐收的一年,但這也很有可能成為豐田在燃油車時代最后的絕唱。

    都怪章男?

    毫無疑問,無論是從電動車銷量,還是從品牌聲勢來看,豐田在電動車領域的反應確實是慢了。作為掌門人的豐田章男,似乎是難辭其咎。

    首先,豐田痛失特斯拉這個“大寶藏”。

    2010年,就在豐田章男正式接手豐田后的第二年,豐田與特斯拉達成了合作。

    當時豐田向特斯拉注入了5000萬美元的資金,并將其在加州的一個工廠轉讓給了特斯拉,使其可以量產純電版RAV4。

    但兩者在RAV4上的合作磕磕絆絆,兩年后生產出來的RAV4也根本賣不動,甚至都沒有實現當初定下的“3年內賣出2600輛”的目標。

    這讓豐田內部對走純電動車的路線產生懷疑,時任豐田會長的“普銳斯之父”內山田武給純電動車判了死刑,后來豐田也迅速終止了與特斯拉的合作。

    到了2016年,豐田拋售了特斯拉的全部股票。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代表了當時的豐田對電動車決絕的態度。2017年,豐田章男的一次講話頗具代表性,要堅持發展混合動力。

    而在近些年的很多場合,豐田章男都曾炮轟過電動車。

    2020年末,在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的年終發布會上,豐田章男表示,電動車被過度炒作,根本不環保,支持者沒有考慮過發電產生的碳排放和電動汽車轉型的成本。

    而面對日本政府提出的到2035年禁售燃油車,豐田章男又帶頭第一個反對。他說,若政府強制禁止燃油車,會造成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

    直到去年年底訪問泰國期間,豐田章男還表示:

    “涉足汽車行業的人基本上是沉默的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人想知道電動汽車是否真的可以作為單一選擇。”

    雖然外界嘲諷豐田章男是電動車界的“頑固派”,但換個角度來看,近年來豐田章男發表的這些頗具爭議的言論,恐怕更多還是出于自家利益的考慮。

    畢竟豐田絕大部分的收入及利潤都來自燃油車,如果時代迅速而徹底倒向電動車,豐田無疑會是最大的受害者。

    大船掉頭難,難就難在這里。

    雖然豐田遲至2021年年底才宣布 all in 新能源,但在2019年,豐田就在內部成立全新的部門,主攻新能源汽車研發,豐田章男親自掛帥。

    2020年豐田就推出了基于油改電的電動車型,到2022又推出了豐田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純電車豐田bz4x,雖然這兩炮先后都啞火了,但豐田的底蘊豐厚,迭代車型之快,仍然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豐田章男雖卸任社長一職,但出任了豐田的會長,而且還是有代表權的的會長。

    此舉意味深長,日本SBI證券公司高級分析師遠藤功治認為:“豐田章男很可能繼續以會長身份深度介入公司運營,對繼任社長佐藤來說,今后幾年可能是一段學徒期。”

    而豐田章男此番退讓,恐怕也是要跳出來,更多從戰略層面去把握公司發展的方向。

    日本的危機

    從更宏大的角度來看,此番豐田遭遇的危機,也是日系車企的危機。

    據日本國內的一項排行榜顯示,豐田連續14年位居日本企業品牌價值榜首,它也是日本國內唯一營收超過2000億美元的汽車公司,可以說是日本汽車產業皇冠上的明珠,緊隨其后的是本田、日產、鈴木等車企。

    豐田作為日本車企的行業龍頭,在全球的日子不好過,緊隨其后的小弟們就更難捱。

    在美國市場,本田汽車的銷量同比暴跌32.90%,是美國汽車市場跌幅較大的主流車企之一,日產汽車同比下滑25.40%,三菱同比下滑15.90%,馬自達同比下滑11.40%,斯巴魯下滑4.70%。

    而在中國市場,2022年本田在華的銷量同比下滑了12.1%,降至約137萬輛,連續兩年下滑;日產汽車同比減少22.1%,降至約105萬輛,銷量連續4年下滑。

    此間,日產的高檔車品牌謳歌也在今年初正式退出中國市場,同時一汽豐田還傳出將工廠賣給比亞迪的消息,等等。

    過去幾十年,憑借著日本電子產業,以及汽車產業兩大產業的繁榮發展,日本在全球的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但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的電子產業逐漸淪落,只剩下了汽車產業獨挑大梁。

    甚至說,當今汽車產業的興衰,關乎著日本的未來國運,也不為過。

    2013年,日本通過了《日本再復興戰略》,以舉國之力發展氫能。而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也都將氫能車視為下一代汽車,不遺余力地去投入、去發展。

    但可惜天不遂人愿,特斯拉的橫空出世,一舉加速了世界向電動汽車轉化的進程,中途還殺出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飛速崛起,以及歐洲國家對電動汽車的追隨。而日本車企在氫能車領域所耗費的巨大投入,至今都無法產業化商業化。

    當下,伴隨著電動化在全球掀起的浪潮,汽車產業已經開始重新洗牌。2021年中國汽車產業出口量首次超過200萬大關,一舉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2022年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又超過了德國,僅次于日本。

    如果只算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量,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國。

    日本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提出了一個觀點:到2023年,德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超越日本。

    日本的經濟被人口規模及國土面積是其十倍的中國超越,還沒有什么,但若被人口、國土均不如自己的德國反超,日本受到的震動,將是巨大的。

    熊野英生也分析了日本GDP將被德國超越的原因,其中關于產業發展的因素,他提到不妨看看汽車產業。日本、德國的汽車產業都很強大,也是各自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是否轉型成功,或將成為日德GDP之爭的勝負手。

    今天的豐田,輝煌中顯露著危機,但更多的日系車企,則是頹勢已顯。日本政府恐怕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上一篇:特斯拉降價,福特賠錢跟降,大眾不跟|環球快播報

    下一篇:宣稱“加水就能跑”的汽車公司破產,名下資產上架拍賣-世界滾動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高清在线mv|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