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月1日往往是各大造車新勢力品牌公布交付量的日子,傳統車企由于受到經銷商模式的影響反饋銷量的速度較慢,且受到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規則限制,一般都要延遲到每月8日左右,等待產銷快報的公告發布才會發布銷量。
但這個月,作為傳統車企同時也是上市公司的比亞迪,卻在趕在1日發布了上個月的銷量數據,比肩新勢力,這也是迪廠第一次在每月1日發銷量,某種意義上來說,比亞迪此舉的背后可能是想主動在效率層面和新勢力看齊。
2023年,比亞迪官方雖然沒有對外公布過銷量目標的數據,但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報道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將今年比亞迪的年銷量目標定在400萬輛,這顯然是一個極其激進的數字,畢竟即便是問鼎銷冠,且同比增幅超過150%的2022年,比亞迪全年批發銷量也只有區區186萬輛而已。
但從今年1月的銷量數據來說,比亞迪只銷售了15萬輛新車,雖同比增長57.8%,但考慮到比亞迪這個400萬輛的年銷目標,似乎表現還是不算理想。不過這也和整個行業1月淡季有關,一方面是春節因素導致整個市場需求低迷,另一方面,去年12月取消的國補政策提前透支了消費需求,同樣造成了1月銷量下滑。
從市占率上看,1月比亞迪占整個新能源市場份額的40%以上,這個數據對比2022年全年31.76%的市占率來說,還是高了不少的,換句話說,在整個行業普遍下行的情況下,比亞迪依然守住了更多的基本盤。
具體來看,1月比亞迪插混車型銷量7.88萬輛,純電車型銷量7.13萬輛,占比基本屬于一半一半的水平,其中王朝網方面,秦家族銷量1.4萬輛,漢家族銷量1.2萬輛,唐家族0.9萬輛,宋家族4.98萬輛,元家族2.3萬輛;海洋網方面,海豹銷量0.66萬輛,海豚銷量1.7萬輛,驅逐艦05銷量0.5萬輛,護衛艦07銷量0.5萬輛,整體來看,海豹的銷量不算太理想,這與特斯拉國產車型主動降價有著較大關系,一直以來海豹的核心競品之一就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后續海豹如果想繼續保持暢銷,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市場手段才行。
除了市占率再創新高以外,從1月的銷量數據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另外兩大亮點。
一個是出口車型的銷量暴漲,1月比亞迪共計出口超過1萬輛新車,出海戰略已經初見成效,放眼全球視角來說,雖然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單一市場,但內卷持續加劇,市場基本盤已經很難繼續增長也是不爭的事實,想要更加快速地提高銷量,出海已經成為了每一個中國車企的必選項,目前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受到了眾多合作伙伴的歡迎與支持,也和不少國家或地區的頭部經銷商達成了合作,2023年可能是比亞迪海外銷量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另一個亮點在于騰勢的快速崛起,1月騰勢品牌銷量達到了驚人的6439輛,環比增長7.3%,考慮到目前騰勢只有D9一款車型,而且騰勢還是一個在市場上持續多年摸爬滾打,屢次重新出發屢次失敗的品牌,這一次比亞迪重拾騰勢再次煥發新生之后,似乎和此前真的有了不小的變化,D9作為一款并不容易走量的MPV車型,售價也不算很低,能夠實現月銷超過6000輛的成績,意味著已經能夠在MPV銷量排行榜中排名前五沒啥問題,今年騰勢還將推出好幾款新車,包括更容易走量的SUV車型,可以說,騰勢也可能成為支撐起比亞迪今年銷量增長的關鍵角色。
整體來看,1月超過15萬輛的銷量雖然相比400萬輛的年銷目標來說,顯然過低了,但從市占率、海外市場以及新品牌騰勢的整體情況,加上1月客觀存在的市場環境,比亞迪后續的潛力依然很大,2023年繼續坐穩全國銷冠問題不是很大,但至于400萬輛這個目標,可能還需要后續繼續觀察幾個月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