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訊(記者劉俊華 實習生姜弈靈)62歲的易淑華是黃岡團風縣的農婦。20日下午,她在地里割水稻時,不幸惹到馬蜂群,遭到兇猛圍攻。因當地衛生院無力救治,轉到解放軍武漢總醫院治療。
目前,易淑華出現肝腎衰竭、橫紋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礙等癥狀,生命垂危,正在醫院急診重癥室接受治療,每天費用需2萬元。至少需要7天以上的救治,才能確認是否脫離危險。
醫院負責救治易淑華的主治醫生方慶,專門從事蜂蟲蜇傷診療多年,他說攻擊易淑華的馬蜂,是我省境內毒性最強的“殺人蜂”,并介紹了我省馬蜂毒性的種類和防范措施。
收割水稻遭遇憤怒馬蜂
據易淑華的女兒熊櫻介紹,他們一家是團風縣但店鎮熊家咀村民。父母在家務農,她和哥哥各自成家在外地工作。
20日下午,易淑華到離家不遠的地里收割水稻。在割到一處田埂邊時,突然草叢中驚起一群馬蜂,向她圍攻。
刺痛難忍的易淑華大聲呼救,幾十米外的村民聞聲趕到,一邊用衣服和毛巾幫忙驅趕蜂群,一邊護著她逃跑。等到跑回家中,易淑華才發現臉上、脖頸、胳膊等露在外面的地方,被馬蜂蜇傷了50多處。
易淑華的兒子熊立接到家里電話,得知母親被馬蜂蜇傷,連忙趕回家。他看到母親傷處腫痛,十分難受,于是將母親送往鎮衛生院就治。
衛生院的醫生為易淑華涂抹了一些外用藥,并開服了一些止痛藥,讓她觀察一下。醫生說,此前也有被馬蜂蜇傷的村民,做過一些簡單處置后,并無大礙。
熊立稱,在當地農村,有些人專門采集馬蜂窩,售賣給中藥店。馬蜂窩被采走后,無家可歸的蜂群會臨時棲身于草叢中。母親在割水稻時,無意中觸動了蜂群。
子女網上搜病例馬蜂錯成蜜蜂
當晚8時許,易淑華回到家里,依然覺得疼痛難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