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陜西渭南21歲女孩琪琪(化名),被銀環蛇咬傷送往醫院,后被醫院宣布腦死亡。17日,琪琪的母親齊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天上午,我女兒永遠離開我們了。”
齊女士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從琪琪被蛇咬傷直到去世,只給她留下了一句話:“媽媽我被蛇咬了,快送我去醫院。”查看女兒手機后齊女士才知道,幾日之前女兒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向一個廣東清遠的賣家購買了劇毒銀環蛇。
“這種劇毒活體動物怎么能在網上售賣,快遞公司又怎么允許運輸這種危險動物?”齊女士說,她要為女兒的死討要一個說法。
死者母親
開始以為是小蛇咬的
查看女兒手機發現其網購銀環蛇
齊女士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7月9日下午6時許,忽然接到女兒的電話。電話里,女兒氣息微弱地說:“媽媽我被蛇咬了,快送我去醫院。”
齊女士趕緊將琪琪送往渭南市第三醫院搶救。據當地媒體報道,醫護人員在琪琪左手食指第二關節指側發現疑似被蛇咬傷的紅點。渭南市第三醫院的一位主治醫生說:“女孩送來后,一度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經過搶救才恢復心跳,但仍需上呼吸機,喪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11日,女孩被轉到了省醫院。”
齊女士說,當時并不知道女兒是被劇毒銀環蛇咬傷,女兒被咬傷當天,自己先用創可貼對傷口進行過簡單處理,傷勢嚴重后才給她打了求救電話,“我以為就是我們這邊的小蛇咬的,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劇毒蛇咬的,我肯定直接把女兒送到省醫院,請醫生注射銀環蛇的血清。”據報道,一開始渭南市第三醫院為琪琪注射過從西安調取的抗毒血清,但效果并不明顯,詢問家屬后才得知是被銀環蛇咬傷,由于沒有銀環蛇抗毒血清,多方聯系協調從上海找到血清,10日晚給女孩注射后無明顯好轉。在腦死亡幾天之后,琪琪在17日上午離世。
齊女士說,她查看了女兒手機,發現琪琪曾在某二手交易平臺APP上購買了銀環蛇,“我看到那個賣家給她說這蛇有劇毒,女兒說自己用來泡酒。”
在她眼里,琪琪從小就喜歡小動物,“但我們從來不知道她會養蛇!”
10日,琪琪家人報案時提到銀環蛇不知去向。據媒體報道,華州區森林公安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在琪琪家附近搜索,但沒找到。當日下午,一環衛工在琪琪家附近一垃圾箱旁發現一條死蛇,隨即報案。警方到達現場后,確定就是銀環蛇。目前,未接到附近其他市民被銀環蛇咬傷病例。
快遞員
收件時不知是蛇
派件時未發現有警戒標識
根據齊女士提供的快遞單號,紅星新聞記者查到,裝有毒蛇的包裹是在7月3日下午由廣東清遠發出、7月6日上午琪琪簽收的。
將包裹派送至琪琪手里的快遞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天派送這個裝有毒蛇的包裹時未發現任何異常與警戒標識,“就和我每天派送的幾百個普通包裹一樣,我根本不知道里面裝的是毒蛇。”
廣東清遠發件的快遞員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7月3日自己去收件時,賣家遞給他一個已經裝箱的盒子,“是盒子套盒子,我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這名快遞員說,賣家是自己的老客戶,平時經常找自己郵寄醬油等食品,所以3日寄東西的時候自己也以為是食品,“他沒有告訴我是寄的毒蛇,如果我知道里面裝的是毒蛇,我根本不會收件的。”
疑似賣家
承認賣過一段時間蛇
但否認是自己賣蛇給死者
據齊女士提供的信息,紅星新聞記者與賣家王某取得聯系,對方稱自己賣過一段時間的蛇,但否認自己是將劇毒銀環蛇賣給琪琪的賣家。紅星新聞記者質疑為何留下的發貨信息都指向他時,他仍堅稱自己從未收過琪琪交易銀環蛇的錢。他稱,自己確實有交易過銀環蛇,“我賣銀環蛇都是現場交易,不會從網上賣給她。”
王某否認曾賣蛇給琪琪,稱自己在網上只售賣過倉鼠、土撥鼠一類的動物。記者提到,中國郵政法明確規定,通過快遞郵寄活體動物屬違法行為。對此,王某回應:“總不能寄空運吧,一個土撥鼠才多少錢?我們這個行業都是這樣。”
對王某的否認,琪琪的家人很憤怒。琪琪的表姐馬女士從琪琪手機里曾查到銀環蛇賣家的二手交易平臺賬號,主頁上有不同種類蛇的售賣信息和買家的好評。馬女士佯裝買蛇者與之對話,對話記錄顯示,在琪琪已經被銀環蛇咬傷后,對方仍稱可以出售傷人的銀環蛇。琪琪在購買銀環蛇后與賣家的聊天記錄還顯示,琪琪曾向對方索要快遞單號等信息。
馬女士稱,她在事發后向賣家索要了微信賬號,請朋友加了賣家微信。她看到賣家在朋友圈發布了琪琪被毒蛇咬傷的新聞截圖,并提醒其他買家:“希望沒有飼養毒蛇經驗的朋友不要找我拿毒蛇,尤其是銀環五步這些超級毒的。”
記者調查
二手交易平臺仍在售賣活體蛇
賣家:銀環蛇“成體600元,苗子200元”
據當地媒體報道,渭南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一負責人介紹,銀環蛇屬于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只有經相關政府部門批準,有經營許可才能買賣。私自買賣,包括網絡交易都屬違法,郵寄更不允許,而且銀環蛇有劇毒,不能將它當寵物飼養。根據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活體動物禁止郵寄。
紅星新聞記者查看琪琪購買銀環蛇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發現該平臺上仍然有不少賣家出售各種活體動物,包括活體蛇等。記者詢問其中幾位賣家,均稱可以通過普通陸運郵寄。其中一位賣家說,可以售賣銀環蛇。當記者表達購買意愿時,這位賣家主動提及了琪琪所遭遇的“銀環蛇事件”,稱“新手不賣”。在看到記者說有飼養經驗,這位賣家隨即報價,銀環蛇“成體600元,苗子200元”。 “現在平臺上不能發與蛇相關的東西,一發就下架、被封(號)。” 該賣家說。
隨后,紅星新聞記者與琪琪購買銀環蛇的二手交易平臺以及賣家使用的陸運快遞公司取得聯系。涉事二手交易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稱,目前已經知道了琪琪的遭遇,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會在適當時間給出相關聲明。涉事快遞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嚴格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除此之外未再回應記者任何提問。
渭南市華州區公安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琪琪被銀環蛇咬當日,警方就接到了琪琪家屬報警,華州區公安從救助的角度出發,立即為琪琪開通綠色通道,保證血清的運送等工作,但案件本身,由于涉及動物交易,應當屬于林業公安具體偵辦。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當地林業派出所已對此事介入調查。
據渭南市華州區林業局官方微信賬號森林華州發布的消息,7月11日,該區森林公安派出所通過區公安局網監大隊調查,查明銀環蛇是從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一家網站購買,隨即將此情況通報給當地森林公安部門,請求查處。林業部門提醒市民,馴養繁殖野生動物必須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私自買賣,包括網絡交易都屬違法,郵寄更不允許。(記者 沈杏怡)
特別提醒
這些“奪命”寵物別亂網購!
這起悲劇的曝光,也向我們揭露了網絡買賣活體動物的冰山一角。
近年來,網購日趨發達,甚至連活體寵物也開始通過網絡線上交易。在不少電商平臺和貼吧里,除了常見的貓狗、兔子、烏龜、鸚鵡等,還有一些商家發布售賣活體蝎子、蛇、蜥蜴等寵物的信息,其中不乏保護物種和有毒物種。
有毒藍環章魚網上竟有售
藍環章魚被民間稱為“全世界最毒水生動物”之一,一旦被它咬傷后,人可在幾分鐘內斃命,目前醫學上仍未有解毒方法。然而,在電商平臺上卻可以輕易找到售賣的店家,店家還明確表示自己售賣的是活體的藍環章魚,并表示“有沒有毒性無法考證,不要用手直接抓就行。”
網購的寵物狗多無免疫證
如今,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寵物狗,由于很多網絡交易平臺缺乏對商家身份資質的核實和認證,所以網上混雜不少狗販、狗串串,他們或以次充好,或販賣病狗。
另外,一些店鋪為讓寵物賣上好價錢,還會給寵物做美容、整形,比如給蝴蝶犬漂白,把貴賓犬、泰迪燙毛染色,還有的假造血統證。缺少正規免疫措施和質檢,網購這些“走樣”的寵物,存在著極大風險和安全隱患。
網上買賣野生保護動物違法
緬甸蟒蛇、球蟒、綠鬣蜥、野生輻紋龜等野生保護動物,近年來利用論壇、微信、QQ等網絡平臺收購、出售野生保護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也越來越多。
記者了解到,馴養繁殖野生動物必須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私自買賣,包括網絡交易都屬違法。(央廣)
新聞觀察
加強制度監管 別讓網絡買賣活體動物泛濫
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體動物。然而,有些店鋪和快遞公司私下達成默契,有的快遞員知道里面是活體寵物,但還是收快件,只是在之后的運輸過程中,其他快遞員是不知情的。還有賣家稱,他們事先將寵物包裝好,有的快遞員上門取件,也不會查得太仔細,可以蒙混過關。值得注意的是,活體動物如果包裝不妥,其排泄物等會對其他快遞造成污染,如果其在運輸過程中死亡,也會妨害公共衛生。而且在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生逃脫事故,還可能帶來咬傷人、傳染疾病等風險。
另外,一些在網絡上販賣活體動物的商家都明確表示,他們出售的活體動物都沒有打過免疫疫苗,也不能提供檢驗檢疫證明,那么這些活體動物是否有毒,是否攜帶各種病菌,消費者都無從得知,不管是用來當寵物,還是做其他用途,都存在極大的風險。
電商平臺作為第三方,也不能免除其監管責任。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副秘書長李偉建議,電商平臺應對售賣活體動物的商家加強審核和管理。她提到,部分商家考慮利益,不考慮買家有沒有飼養經驗,動物是否適應新的地理環境等。“蛇、蝎子這類動物本身不適合做寵物,這類動物也沒有任何證明,無法判斷是否有毒、攜帶病菌等,不建議購買。”
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制度監管,不能任由網絡買賣活體動物的行為泛濫成災。(綜合新京報、央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