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時40分,成都110接警稱,12名大學生被困趙公山2100米處。報警人稱,5男3女體力不支中途被困,1男1女受輕傷。隨后當地警方組織全力搜救。凌晨3點多,8名被困大學生被找到,另4人已跟隨專業登山者登頂。
報警人稱,由于對登山路況預期不足,12名大學生中5男3女體力不支,無法繼續登頂,中途被困,其中1男1女登山過程中受輕微傷,導致其他人心理動搖。搜救民警迅速準備食物,以備學生補充體力。
有網友稱:在趙公山遇見過該群大學生。據網友@黃帝沒皇后哦稱:快到山腳遇見一群大學生模樣的驢友,那時已經三點,徒步到半山都要兩多小時,他們上山太晚了。
今日凌晨2點,成都都江堰當地派出所電話已被學生家長打爆。被困學生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身在四川廣元、北京等地的學生家長知情后,心急如焚,不停地聯系都江堰當地派出所,請求公安機關全力組織救援,將其子女安全帶回。
凌晨3點多,經過成都都江堰警方全力組織搜救,救援力量在趙公山2100米處成功找到8名被困大學生,并帶去了食物。據了解,12名大學生中另外4人已跟隨專業登山者登頂。目前,@平安都江堰正帶領被困學生有序下撤,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將于清晨5、6時下山。
大學生被困趙公山,大學生冬游登山注意事項:
1、參加戶外運動一定要有嚴格的組織程序,否則就不要參加。
尤其是網上自發組織的戶外運動,由于大家之間互不認識,在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很難做到相互幫助,而且活動缺少行政審批和法律責任程序,如果出了事故,參與者很可能連基本的保險賠償都沒有。
2、要選擇短程登山路線。
因為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確認日落時間,一定要保證4時以前下山。選擇當日登山路線時,日出后出發為標準,選擇往返大約6-8小時的路程比較合適。為了預防緊急情況發生,一定要準備頭頂燈。因為冬季氣候變化無常,如果感覺天氣有異常,一定要迅速下山,盡量避免單獨下山,最好與登山經驗豐富的高手同行。
3、裝備準備一定要徹底。
冬季出行,保暖最重要!冬季山上寒冷。因為寒冷的空氣和積雪,與其它季節相比,人體大約多消耗10-20%的能量。因此,要穿著輕便且能防風、防水、保溫、透氣的功能性登山服。棉制品服裝不適合冬季登山。因為棉制品服裝,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涼了以后,體溫會急劇下降,會使身體處于低溫狀態。牛仔褲和燈籠褲也要盡量避免,因為濕后不易干。登山鞋也要選擇防水、透濕、保溫功能好的到腳腕以上高綁鞋,同時要選擇厚底鞋,以便安裝防滑鞋釘。為了防冰面路,要準備防滑釘。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釘,以免傷害膝關節。此外,要走長段的雪道時,最好穿著可防雪卷入的保溫效果好的下口緊的登山褲。
4、事故要事先預防。
要沿著雪道上的腳印前行,沒有腳印時,要用鞋底全力壓地面行進。沿坡度較大的坡面下山時,步幅要減小,上體要稍微彎曲。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時發生。因此,下山時,要把身體重心放在腳后跟上,如果整個腳底踩在地面上的話,很容易滑倒。背包在摔倒的時候,可起到防止頭部或腰部受傷的緩沖作用,因此一定要攜帶。
5、登山準備。
輕而大的物品放在背包下面,重的放在上面。上山的時候,鞋帶要放松,下山的時候,鞋帶系緊。
休息時間安排:爬1小時,休息5-10分鐘,在陡坡上,每20分鐘休息1-2分鐘。為了維持體溫,最后多穿幾層薄的衣服,以保證活動方便。
6、山行守則。
出發前一定要確認天氣預報,早出發,早下山。讓體弱者走在前面,在感到饑餓之前,勤吃零食。緊隨領隊,不要單獨行動。垃圾一定要帶回來扔到指定位置上,同時禁止使用火源。要合理活動,不要太過激動,不要損壞樹木等大自然。
7、山行禮節。
擺脫日常,去山上散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此,登山的時候,注意不要防礙他人,不要做不文明的事情,一路要關照他人。
8、山行的時候,要利用登山路。
如果不走登山路而不注意踩到松石使石頭滑落的話,后面的人可能會發生危險,因此,最好利用已有的登山路,一排行進。此外,不要大聲喧嘩,保持安靜,不要妨礙別人。要關照他人,保護公共設施,防止破壞自然環境。
9、不要堵塞登山路。
山行的時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擋在登山路上安裝防滑鞋釘或系鞋帶。甚至有些人擋在路口吃飯。我們在登山的時候,要避免別人因為我們受到影響,要保證登山路暢通無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區重整裝備或休息。
10、我先讓行。
經過登山路的狹窄處的時候,要讓可能會踩到落石的下山人先行是一種慣例。但是,一般情況下人數多的隊伍與人數少的隊伍相會時,讓大隊伍先行為原則。
11、打招呼。
在登山路上見到登山客而互相讓路的時候,最好打招呼問候。一般說“你好”、“一路順風”、“加油”等,大隊伍移動的時候,由前面的人代表打招呼,其他人只要以微笑或點頭的方式代替即可。但是,對氣喘吁吁上山的登山客,則不要打招呼。
12、不要超越領隊。
山行的時候,有的人喜歡走在領隊的前面。這樣不好。即使放慢自己的速度,也不要離開隊伍。如果等不及休息自己先走的話,領隊就會擔心。選擇休息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景觀非常好的地方,因此,要安下心來,等候登山速度較慢的一行伙伴一同出發。
13、登山要領。
登山意味著不是走平地,而是長時間走彎曲的山路。平時不運動,然后突然就像做極限訓練那樣登山的話,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因此,平時要多做簡單的散步等運動,登山的時候,慢慢地調節自己的速度。
(1)速度、步幅: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
(2)調節速度:在平緩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里20-25分鐘的速度較好。
(3)調節步伐:登山開始后,30分鐘至1小時是最累的時段。30分鐘以后,神經、血液循環速度、體溫、新陳代謝等身體變化開始出現。此時,調控失敗的話,肌肉力量下降,關節沖擊加大,身體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所以登山20-30分鐘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裝備以后再出發較好。
(4)調節體溫:山是溫差非常大的地區。隨著高度增加,體溫也會急劇下降。有報告顯示,每上100米,體溫就會上升0.6度。風力對體溫的影響也很大。風速每秒達1米時,體溫就會減低1度。不僅是冬季,夏季也要準備防寒服。
(5)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過大),腳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積最大,以避免滑落,身體不要過于彎曲,以免增加腰部壓力,盡可能保持身體平直。
(6)下坡路:下山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登山的時候,大多數事故都發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時候,因為受加速度的影響,腳與鞋容易脫離,使腳部受傷,或產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緊鞋帶,安全下山!
上一篇:緬甸蟒被村民水煮 這樣虐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會痛心嗎?
下一篇:髖關節不穩定 女孩左腿短11厘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