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犁地、壘畦、引水……初夏時節,走進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大山村,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們干勁十足。
“選種、育苗、管護、收購,我們有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指導,至于價格,菜農也不需要考慮,只管埋頭把菜種好。”大山村黨支部書記張英明樂呵呵地說,村里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蔬菜種植模式,與廣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的200畝蔬菜銷售訂單,不僅盤活了全村的撂荒地,還能讓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們的收入增加,一舉兩得。
而在利州區寶輪鎮范家村,與廣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簽下訂單協議的蔬菜基地早已一片青蔥,正迎來第二茬收購。“這種訂單式種植實現了農產品從以前的農戶等著銷售到現在商家等著收購的轉變,不僅更加適應市場需要,還避免了盲目生產賣不出去。”村黨支部書記杜詩平高興地扳指頭算了一筆賬,今年蔬菜基地將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萬余元的收入,解決20余位村民就近務工,實現人均增收1萬余元。
“我們公司產品以蔬菜加工為主,每年在外地收菜的員工有100多人,為降低原材料成本,我們加緊在利州區建蔬菜供應基地。”廣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蔬菜項目部經理蘇發說,公司作為綠色食品加工重點企業,自落戶利州以來,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對青菜、豇豆、蘿卜、小葉芥菜等原材料一直保持著穩定的需求量。
“發展特色農業,老百姓還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如何搭建起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橋梁,保障老百姓‘旱澇保收’,這才是關鍵點。”利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來,利州區以建設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為牽引,加快創建綠色食品工業名城,著力建設成渝地區綠色食品原料供給地,以訂單農業的方式科學規劃和建設蔬菜供應基地,走出一條企業帶基地、聯農戶、拓市場的產業化經營路子,不僅給村民吃下種菜的“定心丸”,還滿足了企業發展需求,實現了農企雙贏。目前,利州區訂單蔬菜種植面積達1萬畝。(記者 戚原 通訊員 郭桂花)
上一篇:名記羅馬諾今天在其YouTube頻道中談到了奧斯...
下一篇:艾柱哪個牌子好呢_艾柱哪個牌子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