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你摘取每周最重要的行業數據要聞
(相關資料圖)
市場
424億元
6月我國化妝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1%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6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42億元,同比增長3.1%。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6月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424億元,同比增長8.1%;上半年化妝品零售總額為1905億元,同比下滑2.5%。
歷經三個月的下跌,6月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終于回暖,創上半年最高增幅,但增長率仍為5年來最低值。
725.4億元
上半年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進口量下滑9.5%
7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6月全國進出口海關數據。2022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出口總值1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進口總值8.66萬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進口總量為204148噸,同比下滑9.5%,進口金額為725.4億元,同比下滑5.7%。
6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3.77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進口33443.9噸,同比下滑12.86%;進口金額為118.8億元,同比下滑2.38%。
資本
14億元
韓國科瑪收購當地最大包材商
近日,韓國最大的化妝品、醫藥品專門制造商韓國科瑪收購了韓國化妝品包材龍頭企業衍宇包材株式會社55%的股份,該筆收購預計達286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韓國科瑪表示,本次收購將加強無錫科瑪與湖州衍宇工廠的聯合,從化妝品的研發生產到包材的開發,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2007年,韓國科瑪正式布局中國化妝品ODM市場,曾為雅詩蘭黛、蘭芝、歐萊雅、香奈兒、資生堂等數百個知名品牌化妝品代加工。2019年,湖州衍宇工廠正式投產。
IPO
90.7億元
名創優品港股敲鐘
7月13日,名創優品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發售價每股13.8港元,募集的資金凈額約4.8億港幣(約合人民幣4.1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名創優品GMV總計約人民幣180億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綜合零售商。2021年,名創優品營收90.7億元,凈利潤4.8億。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在全球共計約10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5045家名創優品門店,在中國有3168家名創優品門店,在海外有1877家門店。
11次
萬香科技IPO被否
7月14日,萬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會,未能通過審核,主要原因系董事長李春南和管理團隊曾涉及行賄事項、高管團隊因外匯投資登記被罰以及企業因氣體污染物排放超標、海關申報違規、消防違規等被行政處罰11次。萬香科技創立于2001年,并于2020年12月25日向深交所提交招股書。
據悉,萬香科技產品銷售目前已覆蓋全球六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于香精香料、日化、食品飲料等行業和領域,合作企業包含芬美意、奇華頓、高露潔、寶潔等。
品牌
470億
珀萊雅2024年目標營收破86億
7月9日,珀萊雅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 》,擬向101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210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0.75%,總價值為3.25億。根據《激勵計劃》,珀萊雅授予價格為78.56元/股,預計需攤銷的總費用為1.63億元。據悉,珀萊雅今年市值超470億,2024年目標營收破86億。
這是繼2018年之后,珀萊雅第二次推行股權激勵政策。多位證券分析師稱,珀萊雅此次再推行激勵政策,將進一步驅動業績快速增長。
數十億
Tom Ford或將出售
據外媒報道,由Gucci前創意總監Tom Ford創立的奢侈品牌Tom Ford有意尋求出售,已聘請投資銀行高盛負責相關事宜。據悉,Tom Ford的估值達數十億美元。出售協議中還將包括與Tom Ford本人共同參與設計的權利,但品牌目前暫未做出最終決定,仍可能選擇保持獨立。
2006年,Tom Ford與雅詩蘭黛集團合作開發旗下美妝業務Tom Ford Beauty,2011年推出彩妝產品線及常規護膚產品,該品牌美妝業務目前已突破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的銷售大關。
監管
微量
廣東藥監提醒警惕含“金”化妝品
日前,廣東藥監發布提醒,消費者購買含“金”“鉑粉”成分化妝品時,應當理性消費,警惕商業噱頭,不宜拜“金”主義。據悉,在化妝品中添加“金”“鉑粉”的,需要對相關原料進行安全性風險評估。市場上部分產品名稱含“金”“鉑金”的化妝品虛假夸大產品功效;實際添加量極其微量,且原料在產品中產生的功效作用與產品功效宣稱不相符。
黃金、鉑金在化妝品中是否具有護膚相關功效,國內外均無相關權威試驗數據或文獻報道予以證實。
兩個
“藏豬脂”等化妝品新原料完成備案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增兩個化妝品原料備案信息,分別是帝斯曼維生素(上海)有限公司的“芐基磺酰基D-絲氨酰基高苯丙氨酸脒基芐胺乙酸鹽”和四川鹿鳴丘高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藏豬脂”。前者主要使用目的為皮膚保護劑與保濕劑,可用于各種皮膚化妝品,安全用量為0.001%;后者適用于化妝品油相基質原料,可廣泛用于膏霜、乳液、清潔、防曬、彩妝等各類化妝品,安全使用量≤95%。
據悉,“藏豬脂”是新規頒布后,首款完成備案的動物原料,由藏豬的板油及皮下脂肪經加工提煉而成,主要成分為甘油三酯。
第二個
華熙生物新原料完成備案
日前,華熙生物新原料“水解透明質酸鈣”完成備案,這是華熙生物今年完成備案的第二個新原料。據悉,“水解透明質酸鈣”為化學原料,目前已進入監測期,原料使用目的為皮膚保護劑、保濕劑,可用于各類化妝品,安全使用量≤2.0%。
2022年4月23日,華熙生物完成008號新原料“水解透明質酸鋅”的備案。據介紹,“水解透明質酸鋅”是行業首個完成備案的“HA+鋅”透明質酸類新原料。
114.66萬元
DHC因銷售不合格化妝品再被罰
企查查顯示,DHC關聯公司上海蝶翠詩商業有限公司日前新增一條行政處罰信息,蝶翠詩公司因銷售不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的化妝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監局沒收違法所得114.66萬元。據悉,蝶翠詩公司進口的“男士保濕平衡霜”、“男士保濕平衡爽膚水”,經檢測均含有“羥乙磷酸四鈉”成分,該成分屬于化妝品限用組分。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這已是蝶翠詩公司近年來吃下的第5張罰單,合計罰款近212萬元,處罰原因涉及虛假宣傳和超范圍添加限用成分,DHC尚未針對此事作出正面回應。
10.26萬元
未經授權外包生產,三家企業同時被罰
近日,廣州市市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廣州市美肌源化妝品有限公司因不具備條件委托他人生產特殊用途化妝品的違法行為,被罰10.26萬元,其委托生產方廣州市萬千粉絲化妝有限公司因虛假標簽被罰11.19萬元。同時,廣州市富寶日用化工有限公司也因為受到美肌源的委托,生產標簽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化妝品行為被罰款1.2萬元。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委托生產化妝品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委托取得相應化妝品生產許可的企業,并對受委托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監督,保證其按照法定要求進行生產。
898個
福建149家企業化妝品備案被取消
日前,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擬取消普通化妝品備案的公示,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擬對營業執照已被注銷(市場主體資格終止)的福州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9家企業的普通化妝品備案產品取消備案,共涉及898個產品,公示期自2022年7月13日至2022年8月11日止。
被取消備案的產品涉及彩妝、個護、護膚等多個品類,包括洗手液、護發素、洗面奶、面霜、精華、面膜、眉筆、口紅等。
END
點這里,上品觀APP了解更多資訊
責任編輯: